他是奸臣還是功臣,爲了報自己的家仇,他爲大清朝收復了台灣島

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大清朝二萬餘人,五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福建泉州出海直插澎湖列島。清軍水師僅用六個小時就拿下澎湖列島,接著對臺灣島舉行大規模登陸作戰。三天的時間就收復臺灣全島,鄭氏家族統治臺灣的歷史宣告結束。指揮這場戰鬥的主帥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人公施琅。

他是奸臣還是功臣,為了報自己的家仇,他為大清朝收復了臺灣島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施琅這個人,施琅從小不愛讀書,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應試科舉出人頭地。可是施琅卻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他拜名師學習劍術,讓施琅讀八股文他腦袋都會疼。但學習兵法書籍施琅痴醉入迷,個人的偏好也讓施琅日後成為了優秀的統兵帥才。施琅這個人先後兩次投靠清廷,按照現在的說法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他是奸臣還是功臣,為了報自己的家仇,他為大清朝收復了臺灣島

第一次施琅隨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投靠清廷,一六四六年鄭芝龍按照清廷意思,派遣李成棟率施琅去廣東順德一代剿匪,施琅所部很快消滅了匪軍。李成棟妒忌施琅的才幹怕日後取代他的地位,於是就加害施琅,逼得施琅轉投鄭成功的隊伍。最初,施琅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幾次打破了清軍對鄭成功所佔的廈門偷襲。鄭成功還是比較器重施琅。

他是奸臣還是功臣,為了報自己的家仇,他為大清朝收復了臺灣島

可是就因為施琅與鄭成功寵臣曾德發生矛盾,曾德自持鄭家對他的寵信。處處壓制施琅,再則利用鄭成功對施琅的猜忌解除了他的兵權。鄭成功也逐漸對施琅不像以前那麼信任了。施琅心灰意冷,曾德步步緊逼企圖逼死施琅。作為武將的施琅一氣之下殺死了曾德。寵臣被殺鄭成功一陣大怒下令捉拿施琅斬首,施琅在舊友的掩護之下逃離臺灣島。鄭成功抓不到施琅氣急了,把施琅全家三十二口人都殺光,連嬰兒都不放過。

他是奸臣還是功臣,為了報自己的家仇,他為大清朝收復了臺灣島

當施琅得知全家都死在鄭成功之手,下定決心要消滅鄭成功為死去的家人報仇。其實施琅的名聲清朝的統治者早有耳聞,清朝當時缺乏善於水戰的統兵將領,施琅的投靠使清軍如獲至寶。這是施琅第二次投靠清王朝,沒過幾年康熙皇帝把施琅升任福建水師提督,全權指揮對臺作戰。施琅終於有復仇的機會了,他加緊訓練水師兵將。施琅從小在海上長大,海上經驗非常豐富。清廷加大了對水師部隊人力財力的投入。為施琅收復臺灣島奠定了有力的基礎,施琅很快收復了臺灣島讓臺灣迴歸大陸。由於鄭成功早死了施琅並沒有為難鄭氏家族後人,反而讓朝廷善待他們。

他是奸臣還是功臣,為了報自己的家仇,他為大清朝收復了臺灣島

站在明朝後裔這邊來說施琅就是個賣主求榮的奸臣,可是在清朝這邊來看施琅就是棄暗投明,收復臺灣島的功臣。看到文章的讀者們發表一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