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財富研究工作坊:空置稅會是壓垮香港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作者 | 夏春、邢一帆(諾亞全球宏觀 研究工作坊)

諾亞研究工作坊 核心觀點

1. 空置稅一定程度上可以打擊開發商的捂盤惜售行為,但以過往經驗來看不能扭轉房價上漲趨勢,成本增加不會阻止投資者買房的腳步,並且空置稅對二手房價並無影響。

2. 政府多項房屋政策有利於部分香港居民置業,但如果土地供應沒有同步增加,會擠佔私人住宅供應,推動價格繼續上漲。

3. 港股IPO熱潮將會催生新的房地產投資者,我們預計下半年樓價將會上漲5%,今年最優貸款利率和基準利率將會上調,警惕每年持續加息、市場流動性縮緊、港元貶值等利空因素帶來的影響。

房價連續上漲的根本原因是貸款利率低和土地供應少

香港房價連續上漲25個月,住宅市場2018年以來持續活躍,一季度價格同比上漲15%,今年前四個月住宅成交平均每月約5,400宗,同期樓價累計上漲7%,整體比1997年高峰值高出117%。同時,居民槓桿一季度達71%,超過1998年最高水平,這顯示出樓價已經大幅超過居民負擔能力。

房價持續上漲有兩個核心原因:

1. 抵押貸款利率較低,2009年以來均位於2.5%以下,今年一季度低至1.86%,雖然基準利率自2016年有所提高,但仍處於歷史低位,加息對貸款利率的影響還沒有顯現。

2. 香港開發土地進展緩慢,2017年規劃私人住宅用地26平方公里,僅佔總土地規劃面積的2.3%。

土地供應少導致土地價格高,許多開發商如華懋、新鴻基、南豐等,現金充沛,不需要通過快速銷售回款,希望房價高漲後再賣獲高利益,就會捂盤惜售,正是這種現象助推了房價上漲。

諾亞財富研究工作坊:空置稅會是壓垮香港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以過往經驗來看空置稅不能扭轉房價上漲趨勢

為了穩定房價,打擊開發商的捂盤惜售行為,6月29日,香港政府宣佈徵收一手房空置稅,讓一手私人住宅單位儘早推出市場。具體來講,已落成單位如果在過去12個月內,有超過6個月的時間並未作居住或出租用途,便會被視為空置單位,有關業主須繳付額外差餉,金額為該單位的應課差餉租值的兩倍(200%),大約等於樓價的5%。政府計劃2018~2019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以修訂《差餉條例》,額外差餉會在有關修訂條例獲立法會通過後生效。

早在此次徵收空置稅之前,歷屆香港政府為了穩定樓市出臺了許多針對性的房屋政策。2010年2月調高2,000萬以上豪宅印花稅率至4.25%,同年11月向6個月內、6-12個月及12-24個月轉售的物業,開徵15%、10%和5%的額外印花稅,收緊按揭成數。

2011年6月進一步收緊按揭成數,1,000萬以上物業按揭降至五成,然而2005~2012年間住宅樓價上升84%。2012~2017年間,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增加私人住宅和居屋供給,爭取讓更多居民買得起房,然而五年間房價仍舊上漲57%。自2016Q2以來房價更是連續25個月上漲,為史上最長上漲週期。

往屆政府的印花稅和按揭政策在短時間內減緩房價上升速度,但很快市場就消化了額外的成本,長期來看效果不佳,這是因為香港樓價上漲的一個根本原因在於土地供應量少,每年新單位供應量只佔全港家庭總數的0.7%,不能滿足旺盛的置業需求,加上外來資本尤其是內地資本進入房地產市場,導致房價居高不下。我們預計此次徵收一手房空置稅也並不能扭轉樓價上漲趨勢。

諾亞財富研究工作坊:空置稅會是壓垮香港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空置率是指某一時刻空置房屋面積占房屋總面積的比率,商品房空置率合理區間為5%~10%,表示供求平衡,有利於國民經濟健康發展。香港私人住宅空置率自2003年以來呈快速下降趨勢,去年空置率降至3.7%,目前大概有9000套空置房,僅佔總存貨的3%左右,其中,1,000萬以上豪宅空置率大多處於8%以上,徵收空置稅主要影響到豪宅價格,而買得起豪宅的人也不會因為額外稅收而放棄投資。

空置稅在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溫哥華、英國等已經很普遍,但額外稅收並沒有阻擋投資者腳步,儘管價格上升,只要看好當地經濟和房地產前景,買房需求仍舊旺盛,總體來說沒有必要徵收空置稅。

解決樓市問題還需增加土地供給

從下圖可以看出,自2016年房價大漲以來,二手房交易量遠遠高於一手房,一季度一手房成交843套,二手房成交4,582套,是一手房成交量的5倍還多,究其原因是購房需求增加,而一手房供給嚴重不足。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顯示,6月18日至6月24日 私人住宅樓價與上週相比上漲1.03%,與上月相比上漲2.62%。

諾亞財富研究工作坊:空置稅會是壓垮香港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從根源上解決房價過快上漲的最好辦法就是增加新房供應,滿足居民的購房剛需,二手房市場也會隨之降溫。但是就現在來看,政府意圖擠佔私人樓宇供應來增加居屋供應,如果土地供應沒有相應增加,會造成私人住宅價格上升,事與願違。

政府官員表示,短期內私人樓宇供應會減少,並未有增加土地供應,只是“左手交右手”,未來政府會視乎土地來源及市場需要,推售私人房屋用地,以達到每年1.8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目標。我們希望政府可以儘快推出“私轉公”地皮明確的時間表,否則很難估算對私人樓宇的影響性。

預計下半年樓價仍會上漲,IPO熱潮催生一批新的房地產投資者

進一步來看,香港開發商資金充裕,樓價升勢也不會冷卻太快,更重要的一點是內地新經濟、新業態的明星企業紛紛扎堆赴港上市,先是有小米和映客即將分別在7月9日/12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後又有美團點評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在此之前海底撈已於今年5月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IPO熱潮將會催生一大批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他們很有可能第一時間將賺到的錢投入房地產中,我們預計下半年樓價將會上漲5%。

最優貸款利率和基準利率將隨著美聯儲持續加息而上調,警惕其他利空因素

要想了解香港未來樓市的發展情況,我們需要把目光從空置稅移到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上,這些才是影響樓價的重要因素。

隨著美聯儲從2015年底正式開啟加息週期以來,香港金管局也已經跟隨美聯儲腳步連續5次上調了基準利率。目前來看加息對樓市影響不大,香港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7%,失業率進一步下降到2.8%,經濟向好、就業健康都利於樓市,加息速度遠沒有超過經濟增長速度,不會對樓市產生抑制影響。

但是隨著加息進程的不斷推進,未來香港的最優貸款利率也可能在時隔10年之後再度進入上行週期。中金宏觀組預計今年港元最優貸款利率上調100個基點,而3個月HIBOR則有望升至2%。目前來看美聯儲加息對樓市影響不大,但如果最優貸款利率上調,則會增加居民的還貸成本,新增加貸款利率提升,削弱購房需求。

諾亞財富研究工作坊:空置稅會是壓垮香港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6月以來恆生指數累計下跌7%,上證綜指累計下跌超過10%,市場流動性縮緊,人民幣對美元貶值3.4%,港元對美元貶值1.2%。這些利空因素會放緩樓價上漲速度甚至出現下跌,況且香港樓價已經瘋狂上漲了這麼久,該是時候喘一口氣調整一下了。

總結來說,我們認為空置稅不會成為壓垮香港樓價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任務會由美聯儲接下來的6次加息完成。

諾亞財富研究工作坊:空置稅會是壓垮香港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本文首發諾亞財富研究工作坊,更多原創研究請關注諾亞研究工作坊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ID: Noah_Research),原文標題《市場動態 | 空置稅會成為壓垮香港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嗎?》,作者諾亞財富研究工作坊夏春、邢一帆,轉載請聯繫首發處獲取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