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家裡有個會做飯的奶奶是啥體驗?

有奶便是年

·

淡雅靜

奶奶是我們全家上下年味兒最重的。

像祖祖輩輩一代傳給一代人那樣,奶奶在過年的前一個月便開始張羅過年的大小事務,比起人們所說的傳統風俗,更多的是一種刻入骨血的本能。我總是在奶奶身邊,才能在物質的滿溢中、在信息的充盈中吸一口純正的年氣兒。

過年,家裡有個會做飯的奶奶是啥體驗?

奶奶總是在數九寒天裡挑一個相對溫暖的日子擦玻璃,我們年復一年的勸她,請一個專業擦玻璃的家政團隊,乾淨又省事兒。奶奶總是跟我們強調:“不用糊窗戶紙已經很方便了。”是了,連那時尚且年幼的我都記得糊窗戶紙有多麻煩。爺爺奶奶還住在老家的時候,家裡窮,一大個窗戶上只有兩塊小小的玻璃用來透光,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細碎的小木格子,木格子之間只能拿紙糊起來,奶奶每次過年都會買些花花綠綠的紙,熬一大鍋漿糊,男人們貼對聯,女人和孩子蹭著順便糊窗紙,舊的窗紙被換下,已經褪色的紙上帶著沉積了一年的灰塵,這便是辭舊迎新。新換好的窗戶顏色鮮豔,年就在這些紅與綠之間,悄悄埋進人們的心頭。

過年,家裡有個會做飯的奶奶是啥體驗?

聽媽媽說奶奶年輕時,是給村子裡的大小事宴當過掌勺的,是村子裡的廚藝代表。不知是不是這個緣故,我家過年的吃食總要比遠親近鄰豐富精細些。關於食物的準備要從集市上的採辦開始,大到豬、羊,小到糖、果。奶奶在琳琅滿目的攤位前駐足觀摩,用獨到的眼力在攢動的人群中嚴格把控著食物的質量。緊接著便是緊鑼密鼓的食物製作,以油炸杏仁兒這道菜來說,在前期的準備工作裡要把杏仁的外殼一個一個的用斧子敲碎,同時還要保持杏仁的完整,之後要把杏仁煮一遍再泡水,泡好後要把杏仁的褐色外皮搓掉。我這種低端手藝人負責做的就是搓皮,杏仁泡久了,皮肉早已分離,中間鼓鼓的漲滿了水,我總能出其不意的擠弟弟一臉杏仁水。我們邊搓邊搶著個頭大的杏仁吃,這時候奶奶總會帶著一身滷肉的香氣,恐嚇我們沒有炸過的杏仁吃多了會中毒。聽爸爸說,他剛記事起,就連米麵也都是在生產隊的石碾石磨上加工的,那時候的物資匱乏,好多現在司空見慣的吃食都是要自己製作的。奶奶除了如今還在做的滷肉、酥雞、燜肉、八寶粥外,還要蒸饅頭、蒸年糕、壓粉條、炸糕、生豆芽、做豆腐、炒炒米、擀豆麵、煎茶食……每一種吃食的備辦都伴隨著炊煙裊裊,熱氣騰騰。

過年,家裡有個會做飯的奶奶是啥體驗?

奶奶年紀漸長,體力已大不如從前,我常勸她不要做這些勞心勞力的事了,在飯店裡吃也一樣是過年。奶奶總是笑著答應,說自己也做不動了,然後又不肯服輸的在年三十的飯桌上變出層巒聳立的盤碗疊嶂來。我嗔怪她不知愛惜身體,奶奶亦堅定的表示,過年就是要般般數數都要有,缺一個都不算過年。我想這就是奶奶的信條吧,雖然我不知道什麼足以支撐她,讓能夠她年復一年嚴肅認真地對待過年,許是對曾經度過的貧苦生活的告慰,許是對祖輩世代沿襲的敬畏,或者更多的只是出於對親人兒孫質樸的疼愛。

我何其有幸,能在窗明几淨的家裡吃一頓熱氣騰騰、滿含心意的年夜飯,屋外天寒地凍,人們回味著一年又一年的酸甜苦辣。我依偎在奶奶的身旁,心滿意足地深吸一口年氣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