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4股「歪風邪氣」幾乎村村都有,讓農民沒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說到農村,逃不過的一個詞就是“人情味”。雖然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但是樸實的人們在一起過日子,互幫互助。

農村這4股“歪風邪氣”幾乎村村都有,讓農民沒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們的日子也逐漸富裕了起來。但是人們心中對農民的印象卻變了,感覺他們和以前不一樣了。

農村這4股“歪風邪氣”幾乎村村都有,讓農民沒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之所以這樣,其實是因為一些歪風邪氣在經濟大潮下刮進了農村,讓農村在道德情感上、社會心理上、行為習慣上、是非標準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農村這4股“歪風邪氣”幾乎村村都有,讓農民沒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首先表現就是不顧自身條件的攀比日益嚴重。

從前,誰家辦紅白喜事,整個村子都來一塊幫忙,而且是免費出工出力。現在,紅白喜事講究排場,講究面子,場面越做越大,沒用的東西越來越多,彩禮錢也越來越多,娶媳婦越來越貴,貴,好找對象也行,問題是找個好對象也難。人心越來越難測,這裡面都是嚴重的攀比造成的。事情辦完,心裡一直叫苦,“娶不起,死不起”成了風靡一時的詞兒。

農村這4股“歪風邪氣”幾乎村村都有,讓農民沒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其次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謀利益,拿好處。

以前,村裡有什麼榮耀都是集體的,有什麼貢獻也是全村人的,村幹部是全心全意為全村人服務的,好吃懶做、名利燻心的人是沒有人看得起的。現在卻變了,關係戶能通過關係拿到很多普通人拿不到的好處,普通農民依法辦事卻被層層刁難,幾個部門間來回踢皮球。

農村這4股“歪風邪氣”幾乎村村都有,讓農民沒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第三就是農村的各項補貼發放不透明,不公正。

國家為了讓農民過得好,為了讓農村發展,實施了精準扶貧政策,給貧困人口發補貼,給貧苦戶修繕房屋的補助款。可實施起這部分人卻有人拿不到補貼。這種負面信息造成了很壞的影響,農村風氣也被汙染。

農村這4股“歪風邪氣”幾乎村村都有,讓農民沒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最後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發展不均衡,導致了有些農民提前走上了致富路,而有些農民卻還依舊貧苦,出現了貧富的兩極分化,並且差距越來越大。以前,村民相互之間都會熱心幫助家裡貧困的人,現在卻是過得不好的人被嫌棄甚至看不起。富人卻能用他們的資源,越過越好,人緣也越混越好,不少人都試圖和他拉上關係。

這幾種風氣下,農村“變了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