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全國唯一雙重資質園區,經開區TOP1,高新區TOP5

園區特色

1

.全國唯一既是經開區,又是高新區的產業園區。

2.2017年全國經開區綜合考評TOP1,全國百強產業園區TOP3,高新區排名位列全國第五。

園區概況

一、總體介紹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曆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017年,蘇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442.82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0350元,高新技術企業達4469家。2018年1月,蘇州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8位。

蘇州工業園區:全國唯一雙重資質園區,經開區TOP1,高新區TOP5

二、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位於蘇州古城區東部,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面積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下轄四個街道,常住人口約80.78萬。

三、區位優勢

蘇州工業園區以發達的高速公路、鐵路、水路及航空網與世界各主要城市相連。軌道交通20分鐘到達上海、60分鐘到達南京,與滬、寧、杭融入同城軌道化生活。在蘇州市新制定的城市總體設計中,明確了蘇州工業園區在“雙城雙片區”格局中的“蘇州新城”地位,即把園區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總部經濟和商務文化活動中心之一。

蘇州工業園區:全國唯一雙重資質園區,經開區TOP1,高新區TOP5

四、榮譽資質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50億元,同比增長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7.8億元,增長10.3%,佔GDP比重達13.5%;進出口總額858億美元,增長15.5%;實際利用外資9.3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476億元;R&D投入佔GDP比重達3.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5億元,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萬元,增長7.7%。在全國經開區綜合考評中位居第1,在全國百強產業園區排名第3,在全國高新區排名上升到第5,均實現歷史最好成績。

產業特色

一、產業體系

蘇州工業園堅持引進和培育並舉,大力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形成了“2+3”特色產業體系(“2”:電子信息、機械製造等兩大主導產業;“3”: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納米技術應用等三大特色新興產業)。累計吸引外資項目4800多個,實際利用外資300億美元,9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了156個項目。主動對接“中國製造2025”,大力發展智能製造,促進“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積極推動製造業向“製造+研發+營銷+服務”轉型,推動製造工廠向企業總部轉型,目前擁有各類外資研發機構161家,經認定的省級總部機構39家、佔全省20%。

蘇州工業園區:全國唯一雙重資質園區,經開區TOP1,高新區TOP5

二、新興產業

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納米技術應用等三大新興產業去年分別實現產值615億元、350億元和500億元,增長28%、30%和36%,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在全國高新區中排名第一,納米技術應用產業被譽為全球八大微納製造領域最具代表性區域之一,同時,百度、華為、滴滴、科大訊飛、蘋果、微軟、西門子等都在園區設立了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研發或創新中心,園區正在加速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

蘇州工業園區:全國唯一雙重資質園區,經開區TOP1,高新區TOP5

蘇州工業園區:全國唯一雙重資質園區,經開區TOP1,高新區TOP5

三、產業發展方向

● 主導產業:(電子信息製造、機械製造)將積極向高端化、規模化發展。

● 現代服務業:以金融產業為突破口,發揮服務貿易創新示範基地優勢,重點培育金融、總部、外包、文創、商貿物流、旅遊會展等產業。

● 新興產業:以納米技術為引領,重點發展光電新能源、生物醫藥、融合通信、軟件動漫遊戲、生態環保五大新興產業。

四、載體建設

園區已累計建設國際科技園、創意產業園、生物科技園、中新生態科技城、納米產業園等科技載體超300萬平方米。此外還啟動建設了文化藝術中心、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綜合保稅區、陽澄湖旅遊度假區等其他創新區域載體。

園區積極推廣園區發展經驗,在江蘇省宿遷市、南通市進行園區合作開發建設。

● 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推進產業梯度轉移,通過實施先進製造業、服務業等城市功能的綜合開發,力爭將蘇州宿遷工業園區建設成為產業轉移的聚集區。項目落地以工業為主、勞務用工以本地為主。

● 蘇通科技產業園。蘇通科技產業園是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重要合作項目和蘇州南通兩市跨江聯動合作項目。積極吸引更多新加坡企業參與開發、更多高科技項目投資發展。

政策環境

一、人才激勵政策

1.對引進的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領軍、高層次和緊缺骨幹等人才,經每年評審後,可給予3~5萬元(含稅)每年的薪酬補貼,累計補貼原則上不超過3年。

2.薪酬補貼政策重點支持人工智能、納米技術應用、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對新引進的優質項目和重點團隊,可由招商、經發等部門定向給予薪酬補貼,執行3年。

3.建立多層次人才獎勵體系。對在園區就業且在園區繳納個人所得稅並形成園區地方財力的各類人才,可按上年度實繳入庫的工資薪金部分的個人所得稅總額,分別申請享受以下獎勵政策:

(1)上年度實繳入庫稅款總額在5萬元以下並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人才,取得購房資格並在蘇州大市範圍內首次購買自住房,辦理商業住房貸款後,可按商業貸款和公積金貸款利率差額(最高不超過1%)給予貸款貼息優惠,累計貼息不超過5年,逐年兌現。

(2)上年度實繳入庫稅款總額在5萬元(含)至50萬元之間的,取得購房資格並在蘇州大市範圍內首次購買自住房,根據購房前三年所繳個人工薪收入所得稅的情況,按三年累計繳稅額的25%給予一次性獎勵,專項用於購房。

(3)上年度實繳入庫稅款總額超過50萬元(含)的,按其實繳稅額的20%給予獎勵,用於改善居住條件。

蘇州工業園區:全國唯一雙重資質園區,經開區TOP1,高新區TOP5

二、眾創空間獎勵和扶持

1.授予“蘇州工業園區眾創空間”稱號,給予20萬元開辦補貼,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省、市相關政策支持。

2.提供物理空間服務的,面積500平方米以下、500平方米(含)-1000平方米、1000平方米(含)-1500平方米、1500平方米(含)以上的,分別給予15萬元、20萬元、25萬元、30萬元的裝修補貼。

3.提供物理空間服務的,給予不超過30元每平米每月的房租補貼,補貼面積不超過2000平方米。由科信局每年根據年度考察評估情況確定,補貼期限不超過三年。

4.所孵化項目落戶在園區,自注冊之日起2年內一次性獲得市場投資200萬元(含)-350萬元、350萬元(含)-500萬元、500萬元(含)以上的,且實收資本到位,完成驗資及工商變更,分別給予該眾創空間5萬元、8萬元和10萬元的輔導獎勵。

蘇州工業園區:全國唯一雙重資質園區,經開區TOP1,高新區TOP5

三、技術企業改造支持

1.鼓勵製造業企業開展設備技術改造、製造相關的信息化系統升級或售後服務智能化改造,項目經核准、備案,年度設備投資達到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或方案設計與軟件投入達到1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項目實施滿一年,最高給予設備或軟件投入10%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購買註冊在園區企業(商貿企業除外)的硬件設備、集成方案或軟件進行技改,且金額佔企業當年技改總金額比例超過70%,項目實施滿一年,最高給予所採購設備、集成方案或軟件投入15%獎勵,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

2.鼓勵製造業企業採用融資租賃方式開展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對採用融資租賃設備方式獲取設備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改造,且上年設備租賃費總額達50萬元及以上,經認定,最高按企業上年度實際發生設備租賃費的20%給予獎勵,單個企業最長補助3年,每年最高補助不超過300萬元。

3.企業註冊資本增資1000萬美元(等額人民幣)及以上(以實際到賬為準)主要用於技改、擴產,三年內實現年度主營業務收入較增資年度增長超過1億元、2億元、5億元、10億元,分別給予企業50萬~300萬元一次性獎勵;在申報技術改造、科技項目、節能項目時給予優先支持;企業增資達5000萬美元(等額人民幣)及以上,需向行政審批部門申請核准、備案的,均以“綠色通道”方式予以優先辦理有關手續。

4.對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認證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5萬元、15萬元的獎勵,對獲得省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認證的企業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同一企業認證升格給予差額部分獎勵。

前景展望

下一步,園區將進一步以世界眼光和國際標準,在更高座標系中提升發展標杆,確立更高的目標定位,在夯實全面小康基礎上,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積極謀劃現代化建設,展現發展的創新性、探索性、引領性。力爭到2030年,園區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進一步攀升,達到或接近主要發達國家水平,勇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杆,勇當建設具有時代特徵、江蘇特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標杆,努力在全市建設“四個名城”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走在推進“兩聚一高”新實踐、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最前列。

一是打造創新源地。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紮實推進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構建完善國際化、開放型創新體系,深入實施創新產業引領、原創成果轉化、標誌品牌創建、創新生態建設等四大工程,突出人才首要地位,集聚整合更多國際高端創新要素,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加強科技成果對接轉化,不斷鑄就創新發展新動能。

二是打造產業高地。深刻認識“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判斷,深入實施轉型升級戰略,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區域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以智能裝備高端突破、製造業智能化轉型、企業品牌和質量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快推動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兩大主導產業邁向中高端。重點培育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納米技術應用等三大未來主導產業集群,努力打造具有園區標誌、領跑全國乃至全球的產業地標,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

蘇州工業園區:全國唯一雙重資質園區,經開區TOP1,高新區TOP5

三是打造民生福地。圍繞“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推動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施好各項民生實事項目,積極構建富民增收長效機制,健全完善具有園區特色的公共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打造宜居勝地。堅持多規融合、以人為本、共建共享、綠色低碳、智能智慧的理念,不斷豐富提升城市功能內涵,改善城市環境面貌和人居環境質量。大力實施“生態優化行動計劃”,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外人文交流,打響“創新之城、非凡園區”品牌。

蘇州工業園區:全國唯一雙重資質園區,經開區TOP1,高新區TOP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