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業透露選擇90後青年女導演標準 A計劃開花結果

阿里影業透露選擇90後青年女導演標準 A計劃開花結果

《被陽光移動的山脈》劇照

日前,阿里影業A計劃影片《空中樓閣》入圍了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項目創投,無獨有偶,去年,同樣是A計劃扶持的青年導演作品《被陽光移動的山脈》榮獲了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編劇獎。

那到底什麼是A計劃呢?它跟青年導演有什麼關係呢?

阿里影業透露選擇90後青年女導演標準 A計劃開花結果

蘭洋、魯巖、李海華(從左到右)

6月17日,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論壇結束後,阿里影業三位製片人就A計劃項目回答了記者提問。

阿里影業A計劃負責人李海華首先對A計劃進行了簡要的描述,她說,A計劃核心是聚焦一千萬以下,青年導演第一部或者第二部處女作影片。該計劃始於2015年,主要通過投資、製作、推廣和發行青年導演(包括華裔導演)電影作品,挖掘和培養和扶持青年電影導演。

她介紹,在青年導演選拔上,阿里影業聚焦兩個維度,第一是看導演的完成度,第二是看劇本的成熟度。“在數量上不設上限,今年就有十幾部的體量,至少一年能沉澱下3、4個優秀的青年導演”

據瞭解,A計劃影片《我的青春都是你》就是按照這個標準選拔出的90後女導演。

阿里影業透露選擇90後青年女導演標準 A計劃開花結果

據悉,今年下半年阿里影業將上映五部A計劃影片,分別是《被陽光移動的山脈》、《海上浮城》、《追·蹤》、《在碼頭》、《我的青春都是你》,其中《被陽光移動的山脈》獲得了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編劇等6項大獎,《海上浮城》獲得了第44屆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最佳新銳導演”提名,影片獲得了“中國星”大獎。

除了前期對青年導演的挖掘與培養外,後期在資源整合配置、提效宣發上,阿里影業也是下足了功夫。

阿里影業製片人魯巖介紹,阿里影業在內容架構上實行五大工作室並行的工作機制,A計劃由其中一個工作室獨立承接,重點挖掘培養青年導演。另外,四大工作室承接成熟導演項目,同時接受A計劃人才輸送。在規模上,阿里影業也是重金打造,為每個工作室配置獨立的人才、預算、開發、決策等資源。“每個單一工作室的規模都不亞於一個獨立公司的體量,同時阿里影業作為互聯網公司,也是最早踐行製片人概念的”。

據瞭解,一些A計劃導演起初是跟優酷合作拍攝網劇,經過幾年沉澱後,開始轉向阿里影業拍攝電影,電影起步可能是藝術片,一兩部後,轉向類型片,繼而是商業片。

與此同時,阿里影業還會與阿里文學密切合作,為優秀導演挑選合適的IP,改編成劇本,投入拍攝。

阿里影業製片人蘭洋透露,為了助力青年導演小成本電影宣發,淘票票特意打造了一站式宣發平臺“燈塔”項目,通過對用戶及影片的全鏈路數據化分析,實現票房的高效轉化。

除了阿里系自有平臺聯動外,圈內資源“高效調度”也是阿里影業扶持青年導演的一大重要舉措。

蘭洋表示,近年來,阿里影業先後邀請了賈樟柯、柴智屏、許宏宇、侯志堅、杜篤之等著名導演、監製、剪輯、音樂、聲效等大咖,指導青年導演,協助他們完成影片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