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媒責怪足協:忽略土倫杯對中國足球是個損失

魯媒責怪足協:忽略土倫杯對中國足球是個損失

虎撲6月8日訊 孫繼海率領的U21國青在本屆土倫盃賽事中慘淡收場之後,山東媒體《濟南時報》撰文認為由於足協的不重視,導致土倫盃賽事淪為雞肋,但一次次的慘敗對於中國足球長遠發展並非好事。

中國足球在土倫杯(國際希望隊足球賽)上也曾留下過美好的回憶。2004年土倫杯,憑藉著毛劍卿的一劍封喉,中國隊出人意料地以1-0戰勝巴西隊獲得季軍。2007年土倫杯,中國隊小組賽2-1戰勝荷蘭和加納,以2勝1平的戰績取得小組頭名出線,半決賽在點球大戰險勝科特迪瓦,決賽以1-3不敵法國獲得亞軍,創造了中國隊征戰土倫杯的歷史最好戰績,那支風光無限的中國隊中,有陳濤、於海、曾誠等日後成名的球星。

然而,在2007年之後,中國隊在土倫杯上便徹底喪失競爭力,只剩下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加上本屆土倫杯4戰不勝,中國球隊已經連續17場不勝了,前後經歷了漫長的11年時間。

在過去11年裡,中國隊為何在土倫杯上呈現斷崖式下滑?一方面,中國足球在國字號層面成績有目共睹,從青年隊到成年隊全面潰敗,實力一年不如一年。在過去兩年中,土倫杯甚至都沒邀請中國隊參加。另一方面,即便本次是時隔兩年再度受邀,中國足協也壓根沒重視,派出的是U21選拔隊這樣沒編制的球隊參賽。換句話說,這只是一支U21國青三線隊。

本屆參加土倫杯的球隊,又被稱作中國U21選拔隊,是常備但又沒有正式編制的球隊(所以一直是選拔隊稱號,沒有升格為國家隊),比賽時不穿國字號球衣,而是身穿刻有某酒廠字眼的球衣參賽,可見純粹以鍛鍊球員為目的。當然,沒有編制還是其次,這支U21選拔隊也並非正牌的U21國青隊,有實力的球員基本不在之列,比如前幾天大名單中的張源、林良銘、黃紫昌等人,都無法跟隊去到土倫杯,年初大名單中的劉若釩、黃政宇、南松、楊立渝、胡靖航等人,也是無法招入。

孫繼海擔任主帥的U21選拔隊一直處於“海選”的狀態,每期集訓的隊員都不一樣,更沒有長時間在一起配合,前去土倫杯的隊員大多是三線球員,成耀東帶領的U19國青的實力都比這支“拼湊隊”強。如此一來,土倫杯上U21選拔隊慘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足球后備人才的斷層,中國足協又從思想上不重視,造成了土倫杯逐漸成為足協眼中的“雞肋”賽事。然而,土倫杯在國際青年足球中的地位相當高,中國隊一次次參賽均以慘敗收場,嚴重打擊了青年足球人才的自信心,對於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並非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