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葉兒粑,吃一次就會上癮的民間小吃

葉兒粑,四川特色傳統小吃,在四川懷遠地區比較著名。懷遠的葉兒粑因其色潔似乳,味道香醇可口,不沾盤、不沾筷、不沾牙,被稱作“三不沾”葉兒粑。葉兒粑用糯米麵包餡,外面還裹著新鮮綠色粑葉,包裹葉兒粑的葉子都是新鮮的柑橘葉子,吃的時候有淡淡的柑橘的清香。葉兒粑攜帶方便,老少適宜,保存時間長,加熱幾分鐘就可以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味綠色食品,為四川名小吃之一。

四川葉兒粑,吃一次就會上癮的民間小吃

葉兒粑有著上千年的發展歷史,在傳統習俗中,人們逢年過節,特別是端午、中秋、春節都愛吃葉兒粑。隨著時代的發展,雖然現在會做葉兒粑的人越來越少,但懷遠人對於葉兒粑這種傳統小吃的喜愛卻並未減少半分。葉兒粑對於懷遠人早已超過了小吃本身,每當辭舊迎新之際,這道傳統小吃與濃濃的親情一起,化成那道家家戶戶最為醇厚的年味。

四川葉兒粑,吃一次就會上癮的民間小吃

傳說,葉兒粑是太平天國李秀成的大將陳太平,在躲避追兵抓捕的過程中,一位農民為了躲避追兵盤查給他送吃的,而發明的一種美食,當時被稱為艾饃,經過歷史的洗禮,被當地人將配方升級,才有了今天的葉兒粑。

四川葉兒粑,吃一次就會上癮的民間小吃

如今葉兒粑作為四川地區的傳統小吃,每逢過節,葉兒粑都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葉兒粑看上去色綠形美,吃起來細軟爽口。在早些時候每當過節時,小朋友們就央求自己的媽媽做葉兒粑吃,因為通過媽媽那雙巧手做出來的味道,總能讓孩子們停不下嘴,這種讓人回味無窮的味道,直到孩子們長大,外地求學回來,想念的依舊是媽媽做的葉兒粑。

四川葉兒粑,吃一次就會上癮的民間小吃

製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工序也是非常的復繁雜,僅僅原料配方多達十多種。葉兒粑分甜的和鹹的兩種,甜的餡是豆沙加上核桃等果仁,大多在表面加了紅糖,這樣更好吃。鹹的則是肉末加點芽菜。

四川葉兒粑,吃一次就會上癮的民間小吃

源於對選料的研究,葉兒粑有糯米粉、肉餡或者是豆沙、橘子葉做成,糯米要用當地的井水洗淨,泡上兩天才能使用,再用石磨慢慢磨成粉,濾幹水分後,就製成糯米粉了。那時候沒有絞肉機可以用,只能一刀一刀地將肉餡剁成肉末,這樣剁出來的肉餡,還能讓汁水不會流失,保證肉質鮮美。最後,一定要選用最新鮮的橘子葉,才能讓清香更加濃郁,養分被充分吸收掉。

四川葉兒粑,吃一次就會上癮的民間小吃

接下來就是調餡包葉兒粑了,將包好的葉兒粑用橘子葉包好,一個個放入鍋中,只需十五分鐘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葉兒粑了。等到開鍋的那一刻,也是小朋友們最興奮的時刻了,拿著熱氣騰騰的葉兒粑,邊吃邊吹著熱氣。時隔多年以後,會做葉兒粑的人們越來越少了,也很難吃到這種熟悉的味道,清香滋潤,醇甜爽口,仍然是記憶中的味道。

四川葉兒粑,吃一次就會上癮的民間小吃

老號營免費為企業宣傳,歡迎各企業與之合作;更多中華老字號文化,敬請關注老號營;如有轉載,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