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豬北移,做好防汙了嗎?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 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進駐黑龍江省開展

督察“回頭看”,並統籌實施農業農村汙染治理專項督察。督察發現,近年來,黑龍江省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但相應的監管機制不到位,環境汙染和風險突出。

——肇東市龍頭企業汙染嚴重

江西正邦集團是一家以養豬為主的大型農牧企業。近年來,根據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畜牧產業的政策,在肇東、青岡、巴彥、富裕等縣市啟動了百萬頭生豬產業化項目。根據群眾舉報,6月10日,督察組對該企業在肇東市建設的兩家年產10萬頭的生豬養殖場進行了檢查。

養殖場環境髒亂差。現場檢查發現,大量豬糞在場地內隨意堆存,周邊溝渠臭氣熏天,蠅蟲成群。兩家養殖場汙水處理設施均處於停運狀態,高濃度廢水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到汙水暫存池內,但9個暫存池有5個防滲膜已多處破損,廢水滲入地下。

南豬北移,做好防汙了嗎?

汙染防治設施失效。按照環評要求,養殖場採用水泡糞工藝,每天產生糞便約30噸,尿液加沖洗水380噸,糞尿通過汙水廠處理後達標排放;每天產生固體廢棄物約3.8噸,外運周邊農戶作為有機肥使用。但長期以來,企業汙染防治措施名存實亡。2018年5月,肇東市環保局對該企業檢查時發現,汙水處理廠從2018年2月起擅自停止運行;汙水暫存池防滲膜破損嚴重,並向周邊草原偷排大量高濃度廢水,廢水化學需氧量濃度高達3700mg/L。當地雖對企業進行了處罰,但直至督察進駐時,企業超標排汙仍然進行。

——望奎縣示範項目成為擺設

綏化市望奎縣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畜牧業產值佔據農業產值的“半壁江山”。為解決日益突出的畜禽糞汙問題,2013年5月,黑龍江省有關部門要求當地配套建設畜禽糞汙處理中心項目。下沉督察期間,督察組對望奎縣畜禽糞汙處理中心進行了現場檢查。

畜禽糞汙處理中心被棄置。督察發現,糞汙處理中心廠區內近8米高的沼氣發生器沒有一絲畜禽糞便的影子,沼液沼渣儲存車間亦是空空如也,顯然已停運多時。據調閱資料,該處理中心僅在2014年9月進行過試生產,隨後以當地冬季氣溫過低為由,從2015年8月起停運至今。

畜禽糞汙嚴重汙染環境。距離畜禽糞汙處理中心不足500米處,數百噸豬糞堆滿了路邊狹長的土溝,混雜著豬尿的灰黑色汙水連綿50餘米,蒼蠅遍地、惡臭四散,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農村環境整治示範項目成為擺設。為了糞汙處理中心項目建設,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投入450萬元,省級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投入140萬元,縣級配套310萬元。如今,糞汙處理中心落滿灰塵,近千萬元財政專項資金“打了水漂”。

——哈爾濱有關區縣監管不力

這次“回頭看”進駐伊始,督察組就接到群眾舉報電話,反映養殖汙染問題嚴重。

督察組對有關情況進行抽查,發現巴彥縣興隆鎮寶成養殖有限公司存在嚴重汙染問題。該公司於2011年建成,年存欄生豬近千頭,未建設任何汙染防治設施,場區大量糞汙直接滲坑排放,養殖場內臭氣熏天,環境十分惡劣。

督察認為,近年來,“南豬北養”漸成趨勢,國內大型畜牧業企業相繼佈局東北地區。但黑龍江省部分地區執法監管缺位,導致畜禽糞便隨意堆存、汙水隨意排放等現象大量存在,人民群眾意見極大。對此,督察組要求黑龍江省有關地區應未雨綢繆,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切實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確保畜禽養殖業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內容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