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我們身邊都有一個楊超越

作者: 依珂 迎關注依珂時間(ID:yikeshijian)

01

《創造101》的熱度,堪比北京的暑熱。外加上還有一個一天能上七次熱搜楊超越

《創造101》一分鐘我都沒看過,但是的確最開始知道的是王菊。

公司裡面很多90後的小盆友,天天為王菊大呼小叫的同時,然後對楊超越diss不停。

後來得知,楊超越無學歷(初二輟學),無才藝(沒有樂感,據說跳舞像划水)愛哭

但是這樣的人還能在這樣的一個音樂選秀的節目留下來,並且走到了最後,以第三名的名次,組團出道。

比賽結果一公佈,又是一片熱議,褒貶不一。王菊落選,其實,這樣的結果沒什麼意外。

在某種程度上,楊超越出道,是一部分人的“人心所向”。

一個楊超越的粉絲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的時候這樣說,“從妹妹身上,看到了一個平凡人的真實、懦弱。我們每個人都有那一面的,只是沒有人這麼承認罷了。”

偶像是什麼?

心理學研究表明,偶像崇拜是源於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補償。某些人就會利用偶像崇拜來得到補償——把偶像的榮耀視作自己的榮耀。

簡單的說,某些粉絲要想追求即使是我很平凡也依然能實現我的夢想,但是自己又做不到。

於是他們會崇拜某些這樣的偶像,以此獲得心理上的補償。 沒錯,楊超越就是這樣一群人,甚至是一大群人的偶像。

所以,這樣就能想明白了,如果真要做個對比的話,在這個社會上一定是弱者比強者多,而且多很多。

所以才有很多人都希望能像楊超越一樣,即使什麼都不會,也有可能站在舞臺中央,星光熠熠,被萬眾矚目。

《創造101》,被diss成沒有創造。與其說創造,不如說製造,來的更準確一點。

02

楊超越不是101個女孩子中哭的最多的,但是她是觀眾知道哭的最多的。

創造101:我們身邊都有一個楊超越

而且楊超越本身就是流量,一天上七次微博熱搜,“楊超越車禍現場”、“實名 diss楊超越 ”、“楊超越回應走音”。​

​這樣的流量擔當恐怕令很多成名已久的明星都羨慕不已的吧,我說的不僅僅是汪峰。

所以,那麼她成功出道,自然一點都不意外。既然是電視節目,劇本一定是會有的,“我是全村的希望”,這個臺詞是設計過的。

創造101:我們身邊都有一個楊超越

設計的有多好,傳播度已經說明了一切。我覺得楊超越能走到最後,這句臺詞至少有一半的功勞。

這樸實的一句,喊出了多少人的心聲的,我聽到這話,我都想給她投票。

真的,人家都是全村的希望了,你們這些城裡人,好意思不幫人家一把嗎?絕對不好意思,必須得幫。

但是,另外一個話題性也很強的女孩王菊,就截然不同了。

這是我們身邊經典的戲碼,一個男生要和A女孩分手,因為要和另外一個B女孩在一起。

理由是我離開A女生,她能活,但是我離開B女孩,她不能活,她需要我照顧,所以我要和她在一起。

所以,想照顧楊超越的人,一定是很多,事實上證明不僅很多,而且都很賣力。

有媒體報道,有人為楊超越花費近10萬

不僅如此,據楊超越經紀公司的老闆說,他就是“爸爸粉”,看到楊超越第一眼就怦然心動,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塊寶,

“不會唱歌不會跳舞沒關係,又哭又鬧也沒關係,只要她開心快樂就好”。

爸爸粉一般不對“女兒”、“兒子”提高要求,在“爸爸”眼裡,孩子開心快樂就好,下面這個楊超越的“爸爸粉”也是這個心態。

​他們喜歡的“女兒”、“兒子”一般都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年紀小,看起來就懵懵懂懂的。一個是天生長得好看,有一張看了就讓人心疼的寶寶臉。

03

Diss楊超越的人是因為好很多人覺得不公平,包括王思聰。

你啥都不會,就是長得好看,賣慘,你憑啥擠走了那麼多比你有實力,比你還努力的人啊。

這話沒錯,必須贊。但是,你忘記了人家的規則,以點贊數或投票數決定選手的排名。

簡單說一下投票規則你就明白了。節目是騰訊的,粉絲可以通過騰訊視頻會員、微視、小紅書等多個渠道為喜歡的選手投票,但這些渠道每天可投的票數有一定限制。

如果想再單獨為某位選手投票,就需要購買選手定製會員卡,一張價值18元的楊超越的定製騰訊視頻會員月卡,就可以額外再投121票。

看見沒,買一張定製騰訊視頻會員可以額外再投121票

這比起其他渠道一個號每天只能給同一個選手一個贊要多很多。據說101決賽11人一共獲得13億點贊。

看懂了吧,這個不是《中國好聲音》,也不是《hi,這是街舞》,真得需要真刀實槍的較量,這個就是流量節目。誰的粉絲出錢多,誰就能出道。

據AI財經社消息,一個驚人的數據是,在微博上吳宣儀的粉絲用不到59分鐘就集齊了一百萬元。

根據粉絲估算,僅決賽期間,各家粉絲眾籌的金額就超過千萬元。知著網消息稱,截至23日中午,據不完全統計,粉絲眾籌總額已超3000萬

誰有人砸錢,誰就能出來,所以這就是一個砸錢的遊戲而已,規則又簡單又粗暴。

如果你當音樂選秀節目看,你會覺得不公平,現在瞭解了規則,你就會覺得公平的很。

不要在一個拼流量的節目裡面講實力了,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04

我看到決賽中楊超越的名字,我第一個反應想到的是范冰冰。

的確,也真的是很巧。第一期節目裡面,導師誇楊超越有點像趙薇,她直接說,我喜歡金鎖。

靠粉絲捧紅的藝人不在少數,鹿晗是,范冰冰也是。但是鹿晗除了好看,是有實力的。

鹿晗以韓國EXO組合出道的,接受過系統的聲樂訓練,當4年練習生之後才出道,而且舞蹈功底深厚,絕不會是出現什麼車禍現場。

范冰冰就不一樣了,能想起來的除了代言的廣告,我實在想不起來范冰冰有什麼能拿得出手證明實力的代表作。

說真的,但是范冰冰是混的很好的,在娛樂圈不靠作品卻能一直當紅的,也只有她了。人家拍的廣告,登上封面的雜誌,可是比她的影視作品多多了。

范冰冰就是流量本身,隨便一條新聞不是頭條就是熱搜榜。這一點楊超越,非常像范冰冰。難怪楊超越喜歡她,這也是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一種折射。

既然是靠流量說話,咱們就別不厚道的苛求范冰冰和楊超越的實力了。

畢竟,看實力的獎項,飛天呀,金鷹呀,白玉蘭啊,這樣的大獎還是實至名歸的讓有演技的孫儷,周迅,馬伊琍,劉濤等這樣的大女主拿了呀。

這不是很公平嗎?

節目組根據觀察八個勤奮C位中並沒有楊超越的身影。

05

說到前面,我需要仔細想,才能想起來的那個像楊超越的身邊人。我費了很大力氣想起來一位。

我之前在雜誌社工作的時候,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小姑娘,剛畢業2年來到我們雜誌社,做編輯助理。

基本的編輯技能比較差,但是小姑娘比較乖巧,無公害的樣子,即使有時候出的低級錯誤,我們也不好意思兇人家。

一次出特刊,時間緊任務重,快下印刷廠的時候,發現了她出現了一個嚴重的錯誤,要重新換圖。

還好是美術編輯在印刷之前及時發現了,要不後果可能會導致雜誌停刊。

事後總結會上,小姑娘開始是流眼淚,後來是小聲的啜泣,最後的是泣不成聲。以至於會議進行一半,只能中止。

當時,大家不約而同的想法是,人家都哭成那樣了,就別再繼續了,也別再懲罰人家了。小姑娘也算是幸運的留了下來,繼續在編輯部裡面工作。

那個雜誌,平臺非常好,班底也很強,主編,副主編都是從一線雜誌過來的,要求自然是很高,但是很鍛鍊人,只要用心學,每個人都會成長很快。

後來,我跳槽到了另外一個雜誌社,之後也陸續的能聽到同事晉升,跳槽到別的雜誌高就的消息。但是卻再也沒有聽說過這個小姑娘的消息了。

一次前同事聚會中,大家偶然提到了這個小女孩,因為工作能力她後來離開了雜誌社。

很多人覺得可惜,她當時那麼年輕,而且在一個好的平臺上如果用心完全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成長為一名業內很有實力的編輯。

06

其實這樣的人,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會有那麼幾位。有時候是我們的認識的人,有的時候是我們的下屬。

但是統一的特點是,能吸引別人眼球,但又很弱勢,讓人想要幫助她,照顧她,但是你對她這樣的感覺會很短暫。

如果她一直都不能成長起來的,沒有人會對她一直有耐心。

畢竟愛哭和賣慘這個事,沒啥含金量,很容易效仿和複製,相信捧她們上天的爸爸粉,也會很快的喜新厭舊的。

幸運這個東西,不是天天都有的。命運贈送的禮物,暗中都標記好價格了。

楊超越,在某種程度上符合了這場遊戲的規則。但是以後能走多遠,就不得而知了。

業內人士對楊超越的未來充滿擔憂:對於楊超越,按正常規律,她應該再訓練兩年才能達到出道標準,現在成名是雙刃劍。出道意味著會被用出道標準要求,成長時間也會被壓縮。

“如果不能在保持熱度的時間內達到專業水準,她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誰知道,粉絲把她投到這樣的高度,不是一種暴力呢?”

順便說一句,據說范冰冰,現在也在被國稅局調查。

楊超越比賽結束了,有時間推薦你看看劉曉慶那版的《武則天》,那裡面的女主演才是真正的女強人。

不努力,就有回報,哪有那麼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