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中常有的選秀女是如何進行

秀女,清制,於旗屬女子年十四而合條件者,由八旗都統造冊,送戶部奏請引閱,以備妃嬪之選,或指配近支宗室,謂之“秀女”。

清朝選秀女是從順治皇帝開始的,從八旗女子中挑選出中意的少女作為內廷的后妃,順治皇帝的這一作法從此代代相傳,成為清宮的一個制度。

電視劇中常有的選秀女是如何進行

秀女選拔分為八旗秀女和包衣三旗秀女,前者每三年挑選一次,後者每年挑選一次,分別由戶部和內務府主持。

清代因入選女子皆是旗人而不同於以往歷代封建王朝,旗人是清朝獨有的,因此,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後宮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獨有的。

清朝後宮制度可分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分級。清代的后妃制度是在明代后妃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到了康熙以後,後宮的位號就有了具體的規定:一共分了八個等級,其中皇后一名,皇貴妃一名,貴妃兩名,妃四名、嬪六名,另外,地位比較低的貴人、常在、答應等不限人數。清朝選秀女是從順治皇帝開始的,從八旗女子中挑選出中意的少女作為內廷的后妃,順治皇帝的這一作法從此代代相傳,成為清宮的一個制度。《清會典事例·宗人府·覺羅冊籍》:“皇考高宗純皇帝 每次挑選八旗秀女時,派王等於聖祖仁皇帝 派衍二十近支宗室內查明應進綠頭牌者指配。

電視劇中常有的選秀女是如何進行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族的過程中,創立了八旗制度,清入主中原後,旗人又有八旗和內務府包衣三旗的區別。八旗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共二十四旗,這是清政權賴以統治的主要支柱;內務府包衣三旗則是清皇室的奴隸,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儘管清初將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女子都稱為秀女,但挑選的方法和她們在宮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

八旗秀女,每三年挑選一次,由戶部主持,入選的都是八旗女子,首先是滿旗女子,蒙旗其次,有一定功勳的漢旗則排在最後。可備皇后妃嬪之選,或者賜婚近支(即三代以內、血緣關係比較密切的)宗室;

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選一次,由內務府主持,選秀範圍則來源於官職比較普通家庭的女子,中選女子並不作為嬪妃之備,而是留在宮中作為宮女和侍女,在宮中年齡達到25歲方可出宮嫁人。其中雖然也有一些人最終被逐漸升為妃嬪,但承擔後宮雜役的,都是內務府包衣之女。

電視劇中常有的選秀女是如何進行

八旗秀女閱看時,必須著旗裝,嚴禁時裝。而且,“美女禍國”從來都是帝王和他們的大臣們翻雲覆雨的護身符,因而“好色”也是極不名譽的。清代冊封皇后、妃、嬪的冊文中常常見到的是寬仁、孝慈、溫恭、淑慎,“誕育名門”、“祥鍾華閥”等等。而這其中,門第又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參選的秀女要成為清宮后妃,要想住進這金碧輝煌的宮殿,必須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考察和挑選。

首先,各旗一般要嚴格審查秀女屬於哪個旗,年齡有多大。因殘疾而不能入選的,由族長層層上報到都統,也就是這個旗的旗長,說明原因,報戶部上奏皇帝后,才可以免除應選,自行婚嫁。如果違犯了這一規矩,就要被追查治罪。旗選送的秀女,要提前送到京城。由於眾多秀女的家庭背景不一,官宦人家尚有車輛,而兵丁之家只能僱車乘坐。在選秀女的前一天,她們乘坐的騾車由本旗的基層長官參領和領催排定次序。日落時騾車開始出發,入夜時分進入地安門,停在紫禁城的北門神武門的外面,等待宮門開啟以後,選送的秀女,仍然按照上車前排好的次序下車,然後由宮中的太監領著她們進入順貞門。皇宮的御花園、體元殿、靜怡軒等處都曾是選秀女的場所。

電視劇中常有的選秀女是如何進行

選秀女時,通常是五六個秀女站成一排,由皇帝、太后親臨現場挑選。如果看中了誰,就留下她的名牌,叫做留牌子,沒選上的將名牌丟棄,就叫撂牌子。。經複選再度被選中的秀女,還有兩種命運:一是賜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一是留於皇宮之中,隨侍皇帝左右,成為后妃的候選人。如果成為后妃的候選人,手續會更為複雜,初次“引閱”之後,屢屢“復看”,有“記名”的,這是被選中留牌子的;有“上記名”的,這是皇帝親自選中留牌子的。最後,還要經過“留宮住宿”進行考察,在留宮住宿的秀女中選定數人,其餘的都撂牌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