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節|長沙麓山國際團委書記余理:「行走的團徽」釋放大能量

青年節|長沙麓山國際團委書記餘理:“行走的團徽”釋放大能量

(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團委書記餘理接受星辰在線專訪。)

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共青團長沙市委和長沙市學生聯合會共同發文,號召實施“行走的團徽”主題教育活動,全面推廣“戴團徽,亮身份”的好做法。

在長沙,其實早就有這樣一位時刻戴著團徽的“80後”團委書記,當其他“80後”“90後”捧著手機刷著朋友圈,焦慮地思考自己是否正在被同齡人拋棄時,這位團委書記正胸前佩戴著團徽,熱情耐心地給初三學生上物理課、旁徵博引地給初二學生上團課、幽默風趣地給初一學生上隊課、睿智熟稔地帶領高中生處理團委日常事務……

這位團委書記,正是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的團委書記餘理。

忙碌的餘理總是爽朗地笑著,每一個走近他的人,都會覺得他像一個“行走的太陽”,能將燦爛的陽光播撒進每個人的心裡。在餘理自己看來,他正在做“行走的團徽”,不僅團徽時刻佩戴在胸前,更要傳遞一種信仰、一種能量。

從教十年,餘理教過小學科學、高中通用技術、初中物理、國際部雙語物理,做了四年少先隊輔導員和五年團委書記,去年又成為長沙市名團幹工作室主持人。對於任重道遠的教學任務和繁雜“無形”的團(隊)工作,以雷鋒為唯一偶像的餘理堅信:“我做的點點滴滴,都是一次次正能量的輸出。如果有臺能量探測儀,你會發現:當你的能量光點如此耀眼,分佈如此之廣時,此生無悔!”

青年節|長沙麓山國際團委書記餘理:“行走的團徽”釋放大能量

(麓山國際“行走的團徽”活動,學子將團徽帶到世界各個角落。)

行走的團徽

隨時隨地佩戴團徽,傳遞精神力量

“小夥子,你戴的這是什麼呀?”

“媽媽,這個叔叔衣服上的是什麼?”

……

近幾年,戴著團徽走出學校的餘理,經常會在生活中聽到類似的問題。剛開始,餘理也會有些不好意思,漸漸地,他會大方地回答“是團徽”,對小朋友他還會額外補充一句:“你長大後表現優異也可以成為共青團員。”

佩戴團徽的習慣,始於餘理成為老師之後。2008年,從湖南師範大學畢業後,餘理進入麓山國際實驗學校小學部,擔任科學老師。一年後,工作充滿熱情、想法和創意的餘理,成了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同時兼職學校團幹。從那時起,團徽成為餘理工作中時刻相伴的“夥伴”。

2013年,餘理擔任麓山國際團委書記後,這個“小夥伴”更是開始走進他的生活。即使是冬天,羽絨服的價格都比較昂貴,團徽會將羽絨服戳出兩個明顯的小洞,餘理也堅持佩戴,因為“衣服再貴也沒有信仰貴”,因為“團徽不僅僅是一枚徽章,更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能量,它能鞭策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有精神追求的人”。

在餘理的影響下,現在的麓山國際校園裡隨處可見胸前佩戴著團徽的學子。這些學子臉上的自信與從容,和餘理的熱情爽朗相呼應,彷彿在校園中升騰著無數耀眼的光環,引領著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他人的標杆。

剛剛過去的寒假,一枚枚“行走的團徽”更是隨著麓山國際學子的腳步,走出校園、走出長沙、甚至邁出了國門。當一張張以團徽為主體的照片傳來,餘理感受到的是學生團員們發自內心的一種心理認同,是他們對共青團精神的掛念與繼承,是“行走的團徽”聚沙成塔的精神力量。

青年節|長沙麓山國際團委書記餘理:“行走的團徽”釋放大能量

(麓山國際學子參加今年雷鋒月主題團(隊)活動。)

信仰的團徽

小學時做大隊長,感受到崇高與使命

“你的偶像是誰?”

面對這個問題,你腦海閃過的名字是當紅“小鮮肉”、科學大咖、還是商界巨儒?

如果面對這個問題,餘理腦海中始終只會存在一個名字——雷鋒。於是許多人都會好奇,餘理的紅色能量源來自於哪裡?

餘理的一顆紅心,似乎生來就已註定。在他的記憶裡,當別人聽著兒歌長大時,他學唱的第一首歌是爸爸教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後來,身為黨員的父親又陸續教了餘理許多紅歌。

進入小學後,對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心存深深嚮往的餘理,成為了班裡第一批少先隊員之一,後來又成為“三道槓”大隊長。那時餘理就覺得大隊長的工作很崇高、很有使命感,可以將學校的活動與黨、國家的召喚結合在一起。

小學三年級時,餘理代表學校參加長沙市的一個演講比賽,他講的《雞毛信》生動傳神、情感豐富,最終獲得了一等獎。餘理至今還留著那次比賽的獎品——一個筆記本,那是他獲得的第一個市級比賽的獎章,也是從小接受的信仰給他留下的第一個光輝印跡。

沿著灑滿星光之路,餘理讀初中時成為第一批加入共青團的優秀學子之一,讀大學時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這一脈相承的信仰,不斷引領著餘理從心出發做更優秀的自己,迎接更美好的成長。

青年節|長沙麓山國際團委書記餘理:“行走的團徽”釋放大能量

(五彩麓山楓走到哪裡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成長的團徽

推動團工作變“實”,昔日學子感懷心靈的洗滌

“什麼是團工作?團工作要做些什麼?”

任職麓山國際團委書記五年來,餘理時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他也知道有一種對於團工作的說法是“說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累起來不要”。面對這樣的困境和誤解,餘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團工作由“虛”變“實”,並體現在麓山國際學子的風貌與成長中。

去年4月,共青團長沙市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召開,會上的唯一一個學生候選委員是麓山國際的崔煉為。分組討論時,面對各級領導和老師,崔煉為從容不迫,不僅能主動挑起話題,而且發言條理清楚,表達自然流暢,讓所有人刮目相看。出色表現的背後,是崔煉為曾任麓山國際團委辦公室副主任所接受的歷練。作為競賽生,崔煉為還在2016年11月的全國化學奧賽決賽中奪得金牌,高考後他如願收到了北京大學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像崔煉為這樣優秀的學生,餘理可以如數家珍地說出許多,同樣讓他珍視的,還有麓山國際學子現在每天會主動佩戴團徽,以及言語中流露的對黨、國家、家鄉、學校的熱愛,因為“在這個價值多元、信息爆炸的時代,青少年的思想引領顯得特別重要與寶貴”。

因此當有的學校將團(隊)活動與德育工作、將主題團(隊)日與班會混在一起時,餘理會通過一些有儀式感的事情,去強化團(隊)的形象與“味道”。比如,在主題團(隊)日活動開始前,全體團(隊)員起立齊唱團(隊)歌,同時教室電子屏上展示團(隊)旗。

除了這些具有儀式感的細節,餘理更是大膽創新,將學校的團(隊)活動、社團活動、志願者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有機整合,推動“五彩麓山楓”成為譽滿三湘的立體化團學品牌。每年寒暑假,麓山國際都會進行大規模的“五彩麓山楓”假期實踐活動,活動以紅、綠、藍、橙、粉五個顏色、五大板塊開展實踐,活動內容涵蓋愛國主義教育、志願者服務意識培養、閱讀寫作習慣培養、職業體驗教育以及興趣特長等內容,全面地讓學生在假期提升了綜合素質。

與此同時,麓山國際的學生志願服務活動成為常態,全校近百個團支部的兩千餘名團員利用碎片化時間,在校園、社區開展各種志願服務,受到了老師、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他們與公益組織合作,在全市開展“保衛母親河——探訪上游一公里”水質調研活動,劉耀陽、姜羽洋、劉文娟等麓山國際學子開始頂著烈日,在裕湘紗廠、徐家湖壩、龍王港三處湘江排水口進行水質採樣,並檢測、記錄氨氮量、含氧量等各項指標,對沿岸的汙染情況與違規排汙現象進行觀察。調研結束後,他們向時任長沙市長、現任長沙市委書記的胡衡華寫了一封信,提出保護湘江水質的建設,並附上了調查檢測報告。

讓同學們備感欣喜的是,胡衡華讀過他們的信後,委託相關部門特邀他們參加了長沙市政府組織的“湘江守望志願者面對面,我們一起來參與”實踐活動。後來,劉耀陽作為湖南省唯一當選的高中生,被評為2015年全國“最美中學生”,2016年憑藉出色的文化成績和綜合素質,考入香港科技大學。姜羽洋也如願考入清華大學。

正是這些活動的影響與引領,餘理成為許多團幹部成長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在他過30歲生日時,他教過和正在教的學子們在紛紛送上祝福的同時,不約而同地感謝他“讓我們接受了心靈的洗滌、信仰的樹立”。一聲聲祝福、一句句感謝,讓餘理瞬間感受到了團(隊)工作的價值。

青年節|長沙麓山國際團委書記餘理:“行走的團徽”釋放大能量

(設立在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校內的長沙市名團幹工作室。)

榜樣的團徽

主持名團幹工作室,期待團工作百花齊放

“每天這麼忙、經常加班,你是怎麼扛過來的?”

目睹、瞭解過餘理工作狀態的人,都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協調各方工作,並時刻展現出活力的。只是在餘理看來,他做的每件事都不是“扛”,而是他心甘情願的付出。值得高興的是,他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

聚是一團火,當“五彩麓山楓”釋放出越來越多的正能量時,麓山國際在2016年新年迎來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來自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的信件。傅振邦為麓山國際的共青團工作“點贊”,希望他們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當“五彩麓山楓”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時,當團委書記的工作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時,餘理也迎來了從教路上的新挑戰。

去年,長沙市教育局在成立了一批名校長工作室、名師工作室之前,還成立了一個名團幹工作室。這是湖南首個市級名團幹工作室,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的名團幹工作室。這個名團幹工作室設在麓山國際,主持人正是餘理。去年5月4日,長沙市教育局局長盧鴻鳴和共青團長沙市委書記葉妙共同為工作室授牌。對餘理來說,這既是無尚的榮譽,也是無限的責任和工作量。

一開始,餘理也擔心自己會不會應接不暇,團委的事情本已經繁雜,他當時還教著兩個初二班的物理(現在教一個初三班級的物理)。壓力之下,餘理認真思慮之後,堅定地對自己說:“Yes,I can do!”

這份堅定源自於他希望將麓山國際好的經驗和模式推薦到更多的學校和地方,源自於他對學生幹部的培養和信任,更源自於他對教育的思考與探索。

自2008從教以來,餘理教過小學科學、高中通用技術、初中物理、國際部雙語物理,而且任教的各個學科的教學成績都非常優異。可以說,餘理教過的學生年齡從6歲到18歲的都有,他親歷了孩子們在基礎教育階段接受教育的全過程。因此,他對於學生在各個階段的身心發展需求和素質提升拓展有著清晰的脈絡和全盤的思考。

受益於這些大跨度的教學經歷和教育思考,餘理清醒地認識到:在文化學習之外,團(隊)工作對孩子成長的引領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影響,也因此他對團(隊)工作始終熱忱、一絲不苟。

作為團(隊)工作者,餘理收穫榮譽無數,先後被評為“湖南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湖南省最美基層團幹”“湖南省青年崗位能手標兵”等,麓山國際也先後獲得“湖南省五星級優秀少先隊集體”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等稱號。

現在,餘理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外,把更多的精力給了名團幹工作室,對於校內的團委書記工作,他堅持每週日晚上參加部長例會,週一至週五的中午有時間的話,他還會參加部門例會。雖然加班幾乎成為每天工作的常態,但餘理說:“沉浸其中了,就會特別喜歡這份工作,幹起來都是有滋有味的,怎麼會覺得累呢。”

青年節|長沙麓山國際團委書記餘理:“行走的團徽”釋放大能量

(麓山國際的國旗班少年做“行走的團徽”。供)

去年,餘理還迎來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禮物”——兒子。兒子出生那天,餘理第一次將兒子抱在懷裡時,胸前同樣佩戴著團徽,他與兒子的第一張合影就烙著團的印跡。餘理還給兒子的小名取為“團團”,如果將來還能有一個女兒,他也早已想好名字——青青。

都說人生路上,既要低頭看路,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也要抬頭看天,仰望星空樹立遠大理想。在餘理眼裡,“團(隊)工作就是幫助學生抬頭看天,為成長中的學生種下一顆顆信仰的種子的過程”,因此他甘願不斷輸出自己的能量,形成更大的輻射能量,在長沙教育團建新徵程中添上絢爛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