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世起,讀我華夏

從創世起,讀我華夏

談起寫作,還是覺得青春時感慨良多,隨著年齡的增長,些許感動便沒有那時的銘心刻骨,我把這種狀態歸之為默然,白雲蒼狗,變化無常,我們已被世事磨得沒了思想,寫著寫著,便驚出一身冷汗——這真的是我嗎?

寫作本是將作者的思想通過文字傳表,但當我們寫出的文字蒼白無力,泛泛而表時,便預示著我們的思想僵化,對萬物默然處之了!這時我們腦中空空,或許只能隨波逐流了!

最近在看一本名叫《重生之我為書狂》的小說,大概意思是一位網絡作家重生到傳統文化嚴重缺失的平行空間,依靠金手指(超強記憶力)循序漸進的將我華夏文化,傳播到那個空間,最終成為那個空間唯一超越上帝的人。在這裡聊起這本小說的意義在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像我華夏神話故事,我們大多知其一二,天皇、地皇;夸父;燧人;女媧;雷公、伏羲;祝融;神農;黃帝;嫘祖;蚩尤;刑天;倉頡;堯;舜;禹—;共工;后羿;嫦娥等,我們能侃侃而談的又有幾個;先秦文化,諸子百家,傳至今世,失傳者甚巨。從古至今,泱泱華夏,驚才絕豔之人不勝枚舉。

前幾日在文章裡寫到,最近書荒,今日方解:以時間為軸,從創世起,讀我華夏,盡我餘生!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出自屈原《天問》)

這是我的回憶,也是我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