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練」教師資格證&教師招聘考試

教 師 招 聘

1.在知覺世界時,人們總是把少數事物當成知覺的對象,把其他事物當成知覺的背景,這是 ( )

A.知覺的選擇性

B.知覺的整體性

C.知覺的理解性

D.知覺的恆常性

2.欣賞“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意境時,運用的是( )

A.記憶表象

B.創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3.發散思維的程度由變通度、流暢性和( )的能力來揭示。

A.求同性

B.求異性

C.反應性

D.獨特性

4.一般認為,教育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是從1903年《教育心理學》的出版開始,該書的作者是( )

A.詹姆斯

B.桑代克

C.斯金納

D.布魯斯

5.在有幾種可能解答的問題情境中,小紅傾向於深思熟慮且錯誤較少,則他的認知方式是( )

A.場依存型

B.發散型

C.衝動型

D.沉思型

  • 參考答案

1.A【解析】知覺的選擇特性是把知覺的事物背景和對象區別開來。因此,答案選A。

2.C【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據語詞的描述或圖像的示意,在頭腦中形成相應形象的心理過程。因此,本題選C。

3.D【解析】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創造性思維(發散思維是其核心思維)具有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三個特徵,對創造性的測量也重在考查這些特徵。因此,本題答案選D。

4.B【解析】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學》,標誌著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桑代克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因此,本題答案選B。

5.D【解析】根據處理信息的速度和準確度,將認知方式分為沉思型和衝動型,沉思型認知方式的學生在碰到問題時不急於回答,傾向於深思熟慮,用充足的時間考慮、審視問題,權衡各種問題解決方法,評估各種可替代的答案,然後從中選擇一個滿足多種條件的較有把握的最佳答案,因而錯誤較少。衝動型認知方式的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問題是,往往根據問題的部分信息或未對問題做透徹的分析就倉促做出決定,反應速度快,但容易發生錯誤。因此,本題答案選D。

教 師 資 格

1.從歷史上看,人類進入( )之後,出現了古代學校。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現代社會

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專著是古羅馬教育家( )編寫的。

A.蘇格拉底

B.亞里士多德

C.柏拉圖

D.昆體良

3.“長善救失”、“教學相長”的教學思想是首先在( )中提出的。

A.《論語》

B.《孟子》

C.《學記》

D.《勸學篇》

4.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基礎上,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的人是( )。

A.弗洛伊德

B.盧梭

C.赫爾巴特

D.誇美紐斯

5.最早提出“寓學習於遊戲”的教育家是( )。

A.蘇格拉底

B.誇美紐斯

C.柏拉圖

D.盧梭

  • 參考答案

1.【答案】B。解析:奴隸社會時期的夏朝就最早出現了學校。

2.【答案】D。解析: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專著是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編寫的《雄辯術原理》,也稱《論演說家的教育》。

3.【答案】C。解析:“長善救失”、“教學相長”等教學思想均出自《學記》。

4.【答案】C。解析:科學教育學之父是赫爾巴特。

5.【答案】C。解析:柏拉圖是“寓學習於遊戲”的最早提倡者。

「每週一練」教師資格證&教師招聘考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