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國進攻鄰國,他派軍隊佯攻敵國首都,敵主將慌忙回救並被俘

古代人打仗非常注重戰略,因此後人在史書中可以看到很多有關古代戰術的描寫。古時候雖然科技不發達,但是這些指揮作戰的將領們是相當有頭腦的,他們經常會用智慧來贏得勝利。

敵國進攻鄰國,他派軍隊佯攻敵國首都,敵主將慌忙回救並被俘

在戰國時期,就發生過一場很是經典的戰例,對戰雙方是當時的齊國和魏國。這兩國的將領都是當時有名的人士,曾經在戰場上叱吒風雲。魏國的主將是龐涓,這個人是一個狠人,曾經在魏國本土將自己的同門師兄弟孫臏殘害,割去了膝蓋骨。

孫臏在被救回齊國後,就憑藉遠見卓識被齊王看中了,留在了田忌的麾下做事。不久後,齊國接到了趙國的求救信息,於是派出他兩人前去救援趙國。當時龐涓是魏軍的主帥,他將趙國打的體無完膚,眼見馬上就要吃掉趙國首都邯鄲了,忽然前線傳來了快報,說齊軍正在準備攻打魏都城。

敵國進攻鄰國,他派軍隊佯攻敵國首都,敵主將慌忙回救並被俘

其實在齊軍這邊,孫臏並沒有打算真的去進攻魏國的都城,而是派出了小股疑兵前去進攻魏都城周邊的地區,造成了齊軍要進攻大梁的趨勢。

當時,龐涓正在集中精力進攻趙國都城,眼見著邯鄲即將淪陷,田忌本來的打算是火速趕往戰場和魏軍正面交戰,因為當時齊魏兩軍的實力相差無幾,基本持平。而且,如果齊軍及時趕到了,還可以和趙軍合力打擊魏軍,說不定還能取得優勢,扭轉戰局。不過,田忌最終還是採取了孫臏的建議,沒有去主動進攻龐涓,而是在魏都大梁和龐涓大軍的沿途設置了眾多伏兵。

敵國進攻鄰國,他派軍隊佯攻敵國首都,敵主將慌忙回救並被俘

而另一方面,齊軍則搶在魏軍有大動作之前搞出了要進攻大梁的假象,龐涓得知後,慌忙得命令大軍往回撤,想要救援大梁。結果在回程的途中遇到了小股齊軍的“阻撓”,打了片刻,這批齊軍故意敗下陣來,紛紛要逃,龐涓見狀,以為齊軍戰鬥力也不過如此,心中有了一些打算。

龐涓為了能夠快速趕回大梁,他命大軍捨棄了大部分的輜重,輕裝行軍,這樣,便能快速地趕回去救援了。結果,在途中遇到了埋伏已久的齊軍伏兵,被殺的措手不及,就連龐涓也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局面。由於之前制定的回救計劃被徹底打亂,魏軍一時間不知所措,只能倉促應戰,混亂中,龐涓被齊軍拿下。

敵國進攻鄰國,他派軍隊佯攻敵國首都,敵主將慌忙回救並被俘

這是一個十分漂亮的連環套路,讓龐涓防不勝防,可以說,“圍魏救趙”這種戰法在後世也得到了很廣泛的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