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油畫》24寫意專輯入編藝術家——鄂圭俊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鄂圭俊

1942年出生於青海省。曾就讀於青海文化藝術學校。1987年從中國美術家協會青海分會調往上海油畫雕塑院。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屆理事、上海油畫雕塑院藝術委員會委員。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曾參加20世紀中國油畫展、“綿繡中華——進行中的新世紀中國美術 ”等近40項全國性的群展。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駐守心靈的淨土

——鄂圭俊的油畫藝術

範迪安 |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鄂圭俊先生的作品結集出版,使我們有機會了解他多年以來藝術成果的整體面貌,令人高興也足值可賀!在當代中國油畫界,鄂圭俊先生的形象是時顯時隱的。熟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油畫發展歷程的美術界同仁都知道,早在1980年代,鄂圭俊的油畫就以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探索創新的面貌在畫壇引人注目。他於1984年創作的《春的腳步》以青海土族“六月六”的花兒會為題材,表現了土族青年在春的原野上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畫面充滿了歡快的視覺節奏,瀰漫通幅的綠色尤其洋溢出活躍的生機,折射出1980年代中國社會在改革初期湧動的蓬勃氣象,而在他的造型上大膽運用的形式結構,特別吸收融匯西方立體主義的造型手法的創新意識,則展現了他的藝術敏感與探索勇氣。這幅作品無論思想性還是藝術性在當時的畫壇都引起強烈的共鳴。它被收藏於中國美術館之後,每逢組織反映1980年代的中國藝術的展覽,總會再一次特別展示。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自然”系列 03-5

140cm×155cm

2003年

但是,鄂圭俊先生又是為人低調的,雖然在畫壇早已有名,長期以來他實際的心情還在於沉默地駐守於自己的藝術家園,這又使他的身影似乎遠離了畫壇。這本畫集的出版,為我們更多瞭解和認識他的藝術顯然是必要的,也是及時的。今年正逢改革開放30週年,整個社會都將從方方面面回顧改革之路為中國社會帶來的巨大變遷與歷史性進步,美術界的回顧也會同樣展開,我們會看到,在改革開放中國美術的履程中,像鄂圭俊先生這樣的畫家,走的是誠實和堅實的步伐,創造的也是真誠和實在的藝術。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自然”系列 03-6

鄂圭俊先生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少數民族畫家,他從少年學畫到青年時代以美術工作謀生,經歷了許多生活的磨難,甚至形成了他不善言辭、樸素沉穩的性格,但是他的藝術秉賦和才能卻是充分的,即使是在物質條件匱乏的時期,他也能沉浸在專注的藝術感受和表達中,畫出有靈氣和內涵充實的作品。他從一個電影院的美術雜工走向專業畫家的道路,很能證明他對藝術執著的追求與不懈的努力。鄂先生能書能畫,工油畫,又兼擅版畫,這使得他的繪畫技法能夠在跨領域間靈活借鑑和轉換,或以書入畫,或以畫寫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讓他能夠在廣袤的藝術領域中自由馳騁遊弋。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自然”系列 04-2

81cm×100cm

2004年

鄂圭俊先生出生併成長於中國西部的青海省,這很直接地為他的油畫藝術尤其是早期油畫藝術提供了天然的繪畫素材和個人觀照。青海湖畔的神秘與靈動,青藏高原的渾厚與崇高,乃至莊嚴的宗教寺廟、古代遺址和紛繁多樣的少數民族風俗民情都成為鄂先生作品的靈感來源,加之其土家族的文化身份更容易認同並接納這些自然靈魂進入他的藝術視野。不僅如此,淳樸、淡泊而悠遠的中國西部風土特徵也孕育了他的豁達、純粹的個人氣質,這從他的作品中亦能感受得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鄂先生從美麗寧靜的青海走入現代化的大都市上海,毫無疑問,這種遷徙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他生存空間的轉換,也引發了他藝術感受和個人關注的變化,促成了他藝術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變法”。正如丹納所說,一個藝術家的藝術特徵與他的生活情境以及社會的時代文化總是分佈開的,鄂圭俊的藝術正說明了這一點。他的藝術歷程中的每一個腳步幾乎都能他生存空間的特徵中找到緣起。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然大”系列 13-2

80cm×100cm

2013年

總體來說,鄂圭俊的油畫作品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可稱之為“建構自我”,這一時期他主要專注於少數民族風情面貌的描述和表達,畫面工整,平塗的油畫技法加強了畫面的二維平面效果和裝飾性,但從中依然能看出鄂先生紮實嫻熟的油畫基本功以及融民間文化素材入現代油畫技法的語言特點。實際上,這一階段更多的突破在於油畫技法本身。可以說,鄂先生是這一代中國油畫家對形式的自覺者。他畫的主題和題材雖然不離西部和民族的風情,但他借題發揮,重在探索如何將自己的視覺感受用現代形式語言表達出來。從青海到上海的空間變遷,讓鄂先生的藝術在與民族風情的距離性沉思中得到積澱和昇華。他放棄了對象本身的具象描繪轉而更加註重畫面的形式美感以及藝術家個人情感的表達,從而使作品的韻律、節奏和寫意特徵也更加明確、穩定,並在不斷的試驗與實踐中進入其藝術歷程的第二個階段——“超越自我”。於此階段,隨著鄂先生個人經歷的不斷積累以及生命意念的不斷錘鍊,他能夠超越藝術家本體的侷限性,用更寬闊的視野和胸懷去領悟世界,感受藝術,從而創造出更能打動人心且具韻味的藝術形式。用他自己的話說那便是“使觀者除視覺上的和諧外產生寧靜致遠的精神心理,同時,又在創作過程中追求感官的單純意象表達和整體感染力。”縱觀鄂先生的油畫藝術,他首先探討了油畫技法本身的民族化進程,致力於中國油畫形式語言的研究和實踐,之後他又用心於油畫語言與中國傳統繪畫的嫁接與共生,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然大”系列 13-3

依我拙見,鄂先生藝術歷程中的第二階段可看作代表其個人藝術風格和成就的成熟期,這一時期的作品無論是畫面的整體結構風格還是意境情緒的視覺在場都具有了明確的特徵。鄂先生試圖將頗具現代意味的油畫技法與中國傳統的文人關懷結合起來,他巧妙地運用畫面的構圖分割來呈現自己對中國古人的“高遠”、“深遠”、“平遠”的研究和闡釋,這在中國油畫界是少見的。用現代的油畫表現語言來淋漓盡致地呈現中國傳統繪畫中特有的意境不僅需要對中國文人畫的深厚理解,更需要從油畫語言中遴選出合適的表達方式並加以實踐與融合。從“大自然”系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鄂先生在這方面的努力。在這一系列作品中,畫面被自覺地分割成幾個部分,鄂先生依舊用平塗的技法,但是通過色彩的變換遠近的透視效果人物顯然已經被區分出來。另外,畫面中的人物已經被消解了,只剩下似寫實又具寫意特徵的空曠寧靜的風景和留給觀者的天人合一的感受。更為可貴的是,鄂先生在尋求作品所折射出的文人氣息時並不是以犧牲畫面的形式美感為代價,相反他真正做到了“優美”與“崇高”的完美結合。鄂先生大膽地將相近的色調並置在相同的分隔區內,不僅沒有削弱畫面的,反而使整體顯現宇宙間自然的特徵,或者說這正是大自然的顏色。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線條使得畫面擺脫了因被分割而產生的尷尬的獨立而成為一個整體,這些都體現了鄂先生在油畫技法的方面深厚造詣。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然大”系列 14-2

150cm×160cm

2014年

翻開20世紀中國油畫史,以少數民族為題材進行的創作並不罕見,很多藝術家也在此題材的研究創作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細究其作品,就可發現鄂圭俊先生的少數民族題材作品獨有的個性。與其它漢族藝術家不同,鄂圭俊先並不是將少數民族的風情和風俗當成一種文化解讀,也不僅僅是一個畫家對中國少數民族葆有的無限好奇或驚歎,那恰恰是他對自己養育自己的一方水土的真摯情感的表達,因此,他能夠天然地藉助藝術家本體的經驗來進行此類題材的創作,亦能準確地把握其文化的特徵和內涵。筆者更願意把這看成是一種純粹的表達,在這種純粹面前,一切詞藻都會失語。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然大”系列 16-2

80cm×100cm

2016年

鄂圭俊的繪畫藝術帶給人們一種於傳統與現代、形式與內容、東方與西方間相生相融又極具個人特徵的視覺體驗。他既注重作品的畫面構圖、色彩、肌理變化等油畫語言帶來的形式美感,更對作品呈現出的生活氣息和情感關懷錶現出極大的興趣,此間用心用力幾十年,逐漸形成鄂圭俊獨有的油畫藝術特徵,這不僅為學界研究20世紀中國油畫歷史提供了很好的視角,也使他的藝術在當下的“世界的圖像化”格局中佔有了一處不可多得的芳草地。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然大”系列 16-3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然大”系列 17-2

150cm×160cm

2017年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然大”系列 17-4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然大”系列 17-6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然大”系列 17

50cm×60cm

2017年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鄂圭俊

“大然大”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