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應該規避哪些誤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收入也隨著增長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但是從不懂到似懂非懂,期間漏洞百出,如何才能合理分配自己的資金,避免竹籃打水一場空,以下有幾點要避免。

一、放在“最保險”的地方

有些人認為,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沒有什麼地方是“保險”的,不管什麼東西,只有拽在自己手裡,才最有安全感,尤其是錢!

經常看到新聞,某地的老李,將辛苦掙的幾萬塊錢埋在自家的地底下,十年過去了,把錢挖出來,發現面目全非,很多都黴爛了。某地的一對夫妻,將十萬元現金放在自家的櫃子裡,一場大火付之一炬。

類似的案例實在數不勝數,把所有積蓄拽在自己手裡,很明顯不是一個理智的決定。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能會面臨,錢幣遭到破壞以及錢幣貶值的風險。

理財,應該規避哪些誤區?

二、傾其所有

基金、股票、證券以及P2P網貸平臺,這些都是合理有效的理財方法,但是切忌“全部投入”!

經濟學家阿爾文·費雪(Irving Fisher, 1867-1947)發明了可顯示卡片指數系統,他用自己的全部積蓄購買了一家公司股份,大危機爆發後,股票一下子成了廢紙。他也從一個有錢人一夜之間變得一貧如洗。

三、跟風隨大流

我們都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免不了落入俗套。看著別人炒股掙了一大筆,眼紅的不得了,看著別人炒房,也心裡癢癢。什麼火起來了,就跟風一起買。股市和樓盤都是有很大風險的,不做詳細調查和研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跟風亂買一通,到最後只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理財,應該規避哪些誤區?

四、把雞蛋放在過多的籃子裡

經常有人說,不要把你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多元化管理資金,才能夠分散風險,最大程度避免財富突然蒸發。但是,把雞蛋放在過多的籃子裡面,往往也不見得是見好事。

事情都是過猶不及,太過於多元化的方式,一來資金太過於分散,收益會相對減少;二來,平臺太多,自己的精力有限,可能會面臨顧此失彼的情況。

理財,應該規避哪些誤區?

以上的方式,大多犯了走極端的錯誤。將所有財富拽在自己的手中,短暫的安全感,面臨的將是長遠的隱患,財富不僅不會增值,還隨時面臨著貶值和遭到破壞的風險。將所有的財富全部用來投資,這是一場大冒險,稍不留神,全盤皆輸。在自身對市場並不瞭解的情況下,跟風隨大流,很容易將自己套進去,從而陷入尷尬的兩難境地。而過於多元化的投資方式,將資金分成了太多小塊,在收益這方面就變得弱勢,而且管理起來,也費時費力。

不管怎樣的財富增值方式,都是風險與收益並存的。根據自己的財富、精力、和時間成本,進行對比,在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下,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才是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