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回鄉創業 安化伢子紮根茶園富鄉民

而立之年回乡创业 安化伢子扎根茶园富乡民

茶園中綠意盎然。

而立之年回乡创业 安化伢子扎根茶园富乡民

鄉民們在茶園中忙碌。

通訊員 侯豔 紅網時刻記者 劉麗 益陽報道

7月5日清早,家住安化縣冷市鎮的胡盛華在茶葉堆成的小山裡穿梭,撞著盛夏的悶熱,貼身的汗衫已經透溼,見又來人,忙招呼入座。談笑間,侃侃而言他的製茶史。

眼光獨到,敢闖敢拼的胡盛華,是鄉鄰口中那個永遠充滿激情的致富帶頭人,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併成為安化縣冷市鎮第六屆人大代表。如今,已過而立之年的他,有了另一個稱呼——千馬山茶業負責人。

2010年,當村民看到胡盛華放棄了在外蒸蒸日上的事業,返回村裡響應安化縣冷市鎮黨委、政府“以茶興鎮、以茶富民”的號召時,十分的不解。

“盛伢子,你在外面搞得好,就不要回來搞這個茶葉了,沒經驗,靠不住。” 每每有好心的鄉鄰勸解他時,胡盛華總是笑著解釋道,“開設茶園投入低,利潤高,還能解決咱們村的就業問題,幫助我們脫貧致富哩。”

胡盛華一頭扎進茶園,開始研究一套高效、持續輸出的茶園經營體系。他帶著茶園幾位有多年種茶經驗的老茶農,趕赴長沙、寧鄉、馬路等地選苗,引進了碧香早、白毫早、大葉種等幾種抗寒性強的茶樹無性系良種,併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種,有效緩解集中採摘在用工、生產等方面的矛盾,實現有序全季採摘,提升茶葉利用效益,終於構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茶園經營體系。

2011年,胡盛華在茶園進入正軌後,他開始將事業的重心慢慢轉移到如何帶動鄉鄰們共同致富上。為此,他結合胡家村的實際情況,提出三個方案供村民選擇:一是村民將土地流轉給胡盛華,他每年付給村民一定的流轉租金;二是胡盛華免費幫忙開發茶園,村民自己負責管理茶園,採茶時節由胡盛華負責收購新鮮茶葉;三是村民提供土地,胡盛華負責開發和日常管理,按股份分紅利。為了提高鄉鄰們的對茶園的管理,胡盛華還提出每年定期從外地邀請專家指導此處茶農種茶、採茶、製茶等要領。

目前為止,通過三個方案,胡家村參與流轉土地已達800畝,提供技術幫助的茶園300畝,入股開發的茶園300畝。受益於方案一的村民每年每畝茶園的收入分別可達120元;受益於方案二的村民每年每畝茶園的收入可達3500元;受益於方案三的村民在種茶後的豐產期獲得入股土地上收益的百分之三十利潤。

2013年在擁有充實有機茶葉原料基礎上,胡盛華趁熱打鐵創建了千馬山茶業,優先僱傭貧困群眾來務工,幾年來,累計解決貧困人口就業就有72人,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

“開始我們都覺得種茶這條路子行不通,可是通過胡盛華這幾年的努力帶動,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種茶,還讓我們沒有經營的憂慮,跟著他走我也擁有了幾畝自己的茶園,收入也提升了好多,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真好。”貧困戶胡民權激動說道。

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遇水捨己,而成茶飲,是為佈施;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

胡盛華,這個從茶香的源頭走出來的安化伢子,懷著一顆心繫鄉鄰的心,尋根溯源,不忘初心,用自己的一片赤子熱忱,造就了家鄉茶園的綠,茶農的忙,茶水的香,成就了家鄉的欣欣向榮,和諧發展和鄰里的歡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