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 憶長安|原來這些歷史名人都來自長安(二)

長安自古京畿(ji)地

在長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長安的名字熠熠生輝

曾在長安出現過許多著名人物

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

文化、藝術、科技、宗教等

各個領域都留下的不朽的業績

聳起了座座豐碑!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宇文愷:555—612年,字安樂,隋代有名的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大師。

自幼博覽群書,精熟歷代典章制度和多種工藝技能,官至工部尚書。規劃設計和領導了建造大興城、東都洛陽、開鑿廣通渠、修復魯班故道和長城等大型土木工程,其中許多工程成為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特別是大興城和洛陽城的建造為以後各代都城的建設樹立了樣板,在古代建築技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宇文愷還曾對周王朝時期朝廷的前殿——明堂進行了研究,繪製了明堂的建築設計圖,製作了立體模型(木樣);在明堂建築圖和木樣中都使用了比例尺,這種利用比例關係繪製建築圖形和製作立體模型的方法,是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僧肇:384—414年,東晉長安人,鳩摩羅什弟子之一著有《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和《涅盤無名論》,此四論合稱為《肇論》,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後來成為三論宗的重要典籍,直至今天仍被眾多佛子和佛學專家研讀。此外還有《宗本義》一書。

韋孝寬:509-580年,名叔裕,字孝寬,漢族,京兆杜陵人,南北朝時期西魏、北周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良善正直,喜讀經史,一生南征北戰,作戰驍勇,用兵如神,屢擊強敵,眾人驚服,官拜大司空,封上柱國。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李密:582—619年,字玄邃,一字法主,隋末長安人,出生於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為瓦崗軍首領,率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後投降李唐,又叛唐自立,被斬。牛角掛書的典故即指此人。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屈突通

557—628年,隋長安人,隋唐時期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自幼性格剛直、堅毅,擅長騎射,且頗好武略。大業年間曾平定楊玄感叛亂,數次鎮壓農民起義。隋煬帝南巡江都,委其鎮守長安。唐高祖起兵入關,屈突通堅守潼關,兵敗被俘,後降唐,任兵部尚書,封蔣國公。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論功第一;玄武門之變後,鎮守洛陽,戰功無數。

杜如晦

585-630年,字克明,唐杜陵人,為隋唐時期李世民帳下重要參謀,李世民徵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杜如晦為其籌謀劃策,運籌帷幄,深為時人所敬服。與房玄齡一起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事成之後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即位後,與房玄齡為左右宰相,共掌朝政,為唐選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房善建嘉謀,杜能斷大事,故史有“房謀杜斷”之美稱。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姚思廉:557—367年,唐萬年人,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十八學士”之一。貞觀時受詔與魏徵撰梁、陳二史。他根據家傳舊稿、兼採謝靈、顧野王等諸家著作,撰成《梁書》五十卷、《陳書》三十卷。

(內容綜合自網絡)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长相思 忆长安|原来这些历史名人都来自长安(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