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縣級台媒體融合的「邳州答卷」

導語

新形勢下如何推動縣級廣電的媒體融合?如何進一步提升縣級廣電的地位和作用?江蘇省邳州廣播電視臺抓住縣級媒體轉型發展窗口期,找準縣級媒體定位,優化媒體結構,通過體制機制改革,為縣級臺的改革發展提供了“邳州答卷”。

縣級廣播電視臺作為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主渠道,是宣傳貫徹中央精神、鞏固基層政權的重要輿論工具,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基層公共文化信息服務平臺,在及時傳達黨委政府聲音、有效引導地方輿論、傳播地域文化、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媒體融合速度加快,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探索路徑。作為江蘇省縣級媒體深度融合試點單位,徐州市邳州廣播電視臺抓住縣級媒體轉型發展窗口期,大幅提升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邳州臺的改革成果和前景,為縣級臺的發展提供了“邳州答卷”。

融媒體建設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服務政風民生

縣級廣電是黨領導的基層媒體,發揮獨特優勢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得到及時、準確的貫徹落實,服務當地黨委政府、服務基層、服務政風民生,既是縣級廣電媒體的政治任務,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邳州廣電以三個“圍繞”為核心開展工作,使融媒體矩陣的責任擔當不成為一句虛話。

圍繞黨的宣傳思想文化這一政治任務,緊貼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紮實有效開展新聞宣傳,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認可。

圍繞政風和民生做好“融媒問政”,通過手機問政平臺、《政風熱線》欄目、政府“民聲通”平臺、APP社區模塊等,聚焦百姓的生產生活、關注百姓的衣食住行,搭建群眾與政府的溝通橋樑,及時有效反映民生需求。

圍繞服務當地政企發展和推進信息公開,搭建雲服務平臺幫助近30家鎮區街道及市直單位入駐,整合了政務信息資源,提升了政企辦事服務能力。

「案例」县级台媒体融合的“邳州答卷”

產品分眾化、渠道多元化,形成融媒體服務合力

縣級廣電是傳承地域文化特色、展示群眾風采的重要平臺,也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凝聚群眾人心的重要推手。如何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化路線,發揮融媒體優勢,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好服務,從而增加用戶黏性,是縣級廣電融媒體發展的重要課題。

邳州是全國聞名的銀杏之鄉,邳州廣電就以此為特色,塑造以銀杏為主題的 “銀杏融媒”品牌,推動融媒體產品分眾化、渠道多元化,令人耳目一新,效果很好,其“兩微一端多平臺”移動傳播矩陣目前總用戶量已突破100萬。APP應用“邳州銀杏甲天下”,主要提供當地新聞資訊、直播、智慧城市、政企雲服務、手機問政等服務。微信公眾號“邳州銀杏甲天下”開通了“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智慧城市”政務服務,廣受當地群眾的歡迎。微信公眾號“銀杏直播”是當地群眾展示風采、活躍文化生活的重要文化信息交流平臺,訂閱粉絲量達23萬。

在邳州新聞網和邳州電視臺開設的“俺村振興我擔當”專欄,深入田間地頭採訪全市400多個村黨支部書記,用當地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了鄉村振興發展的經驗、思路、矛盾問題和解決辦法,也為當地經濟文化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案例」县级台媒体融合的“邳州答卷”

機制靈活打破人才短缺困境

經過多輪改革,不少縣級臺發展過程中面臨體制機制不暢,政策滯後、內生改革動力不足等問題,阻礙縣級廣電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實現突破。其中尤為突出的,是人才進不來、留不住的問題。

邳州廣電克服管理體制困難,大力推動人才強臺。啟動兩輪機制體制改革,探索實踐事企並軌運作模式,利用企業化運作方式聘用人才,尤其對符合融媒體傳播需求的人才提出特殊要求並給予特殊用人政策;事業編和聘用人員同工同酬,工作績效上不封頂,利用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工作熱情。這些舉措使得邳州廣電人才隊伍充實有序,臺聘人員佔全臺員工總數過半,高學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融媒體記者們踏實肯幹、多勞多得,收入明顯增加。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身份限制,在薪酬上強化了正向激勵,打通人才成長通道,為邳州廣電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輪值主編:李 嵐

「案例」县级台媒体融合的“邳州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