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僧」實控人鄔再平疑逃向浙江 正被警方追逃

“唐小僧”实控人邬再平疑逃向浙江 正被警方追逃

近日,網絡理財平臺“唐小僧”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浦東警方立案調查。

根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得的警方《在逃人員登記表》顯示,“唐小僧”實控人鄔再平於6月16日逃跑,逃跑方向為浙江,目前正被警方追逃。值得注意的是,鄔再平登記的戶籍地址和現住地址都是“浙江省寧海縣西店鎮集義村1組3-1號”。

案情顯示,犯罪嫌疑人鄔再平於2014年5月起,成立“資邦(上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通過開設“唐小僧”線上APP、開辦門店對外宣傳招攬客戶的方式,以年化收益率5%~9.5%為誘餌,公開發售理財產品,涉及投資人數1000餘人,未兌付本金人民幣2億餘元。

“唐小僧”是資邦金服網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設平臺,資邦金服一名前任員工向記者表示,“唐小僧”有高管投案自首,但是投案的高管並不掌握公司的核心權力。這名員工說,其對鄔再平知之甚少,也沒有見過他。

目前,資邦金服已被警方查封,公司的玻璃門被貼上封條。此前,上海浦東經偵一名警察告訴記者,警方至少要將該公司查封到判決為止,他提醒投資者:“要做好錢沒有了的準備。”

鄔再平為男性,出生於1983年1月。工商資料顯示,鄔再平擁有2家企業的實際控制權,為3家企業股東,是14家企業高管。

今日17時,一名資深警界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警方一旦對嫌疑人採取了刑拘、逮捕等強制措施,都可在網上追逃、通緝。記者注意到,追逃鄔再平的獎金為500元。該警界人士表示,由於並未對其公開緝拿懸賞,500元的獎金更多是象徵性的,其他地方公安提供線索或協助破案後,可以領取這筆獎金。

唐小僧聯壁金融爆雷背後:6月有19家網貸平臺提現困難

繼善林金融、唐小僧和聯壁金融之後,網貸行業似乎已進入又一輪的風險釋放期。

6月25日,騰訊新聞《一線》自網貸之家梳理發現,2018年6月,共計有19家平臺出現問題,存在提現困難等情況。

“唐小僧”实控人邬再平疑逃向浙江 正被警方追逃

騰訊新聞《一線》還梳理發現,6月份出現問題的平臺有約一半出在端午節之後,而6月份截至目前的問題平臺數量為5月份的近2倍。

一位網貸業內人士對騰訊新聞《一線》分析稱,往日明星平臺爆雷,會引發投資者的恐慌效應,繼而引發對其餘平臺的波及。這在唐小僧之後,聯璧金融的爆雷上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

此前6月16日,自稱為央企背景、官網顯示交易規模突破750億的網貸平臺唐小僧爆雷,引發市場對於高額返利平臺模式的激烈討論。

短短几天之後,另一家高額返利平臺聯璧金融,則因投資者大範圍售中提現遭到用戶擠兌,繼而出現提現困難的情況。

6月22日,騰訊新聞《一線》從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處瞭解到,松江分局對高額返利平臺聯璧金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已立案。

6月23日消息,聯璧金融爆雷案又有新進展,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松江警方已對該案立案偵查,張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此前曾有多位業內人士對騰訊新聞《一線》表示,備案的延期,讓本以為在2018年是生是死都會“有個痛快”平臺們,在充滿變數的合規備案,和高企的合規成本與運營成本雙重擠壓中,壓力大到難以喘息。

“不是牌照,勝似牌照”的網貸備案政策,已被行業內視為決定平臺生死的分界線。而資深分析人士則對《稜鏡》預測,經歷備案一役,整個行業或僅留下約200家平臺——也就是說,約有九成平臺將被淘汰。

這也就意味著,行業的馬太效應也在加劇——少數的頭部平臺可以獲得投資者的信任和資金,而眾多腰部、尾部的平臺則在行業的嚴監管和經營重壓之下艱難度日。

近期網貸平臺頻繁爆雷,主要有兩方面因素導致:一方面是宏觀層面去槓桿導致資金流普遍緊張,加上互聯網資管存量業務清理等政策性因素,導致互金平臺大額借款人逾期率快速提升,經營壓力大增;另一方面,隨著P2P備案的延期,行業加速分化,投資者避險情緒濃厚,資金加速從中小平臺流出,成為壓垮很多平臺的最後一根稻草。

宏觀層面的去槓桿,才剛剛開始,P2P行業的分化也在加速,投資者愈發謹慎,爆雷的高峰期可能還未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