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錢」景很誘人!基礎設施落後的鄉村卻愁壞了

鄉村旅遊,“錢”景很誘人!基礎設施落後的鄉村卻愁壞了

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能給鄉村帶來什麼?

國家發改委不久前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年度報告(2017)》中給出了這樣的答案:2017年,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經營收入預計超過6200億元,年接待遊客22億人。

為了讓鄉村產業更興旺、農民生活更富裕,農業農村部更是發佈關於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升級行動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力爭超萬億元,實現業態功能多樣化、產業發展集聚化、經營主體多元化、服務設施現代化、經營服務規範化,打造一批生態優、環境美、產業強、機制好、農民富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

實實在在的收益,加上中央政策的指引,讓各地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熱情高漲。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也似乎讓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造福村民,變得更加容易。

鄉村旅遊,“錢”景很誘人!基礎設施落後的鄉村卻愁壞了

對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做得早、做得好、做得已有影響力的鄉村,目前的問題不過是再升級、再提檔,錦上添花而已;而對於那些還是一張白紙的鄉村,當務之急則是基礎設施的巨大投入。

“要想富,先修路”,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更離不開道路建設。而鄉村道路修建,從來不是一筆小投入,並且是一筆短期內無收益、未來也很難靠收費獲取收益的投入。

然而,無論發展休閒農業,還是鄉村旅遊,道路不通,遊客進不來;道路不好,難有回頭客。在小汽車已成為很多家庭的基本配置、自駕遊成為節假日主流旅遊方式的時代,道路之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鄉村旅遊,“錢”景很誘人!基礎設施落後的鄉村卻愁壞了

修路需要錢,錢從哪兒來?靠村民,不現實;找企業,不靠譜;社會資本,沒興趣。在基礎設施投入上,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只能也必須依靠地方政府。

經濟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財力雄厚,搞基礎設施建設,不是大問題;經濟欠發達和不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發工資尚且勉強,何談拿錢投入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倒是最近財政部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佈的《關於做好2018年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的通知》,給解決鄉村基礎設施投入的資金問題,帶來啟發。

據悉,整合試點啟動於2016年,2017年推至全國832個貧困縣。兩年累計整合各級涉農資金6064億元,為貧困縣精準扶貧提供了有力支持。這種在貧困縣試點的涉農資金整合工作,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也可以逐步推廣到全國其他鄉村,為鄉村基礎設施投入,趟出一條新路。

鄉村旅遊,“錢”景很誘人!基礎設施落後的鄉村卻愁壞了

目前國家每年給農民發放的各種補貼,算一算差不多有近50項。這些補貼資金,分散在政府各個部門,發放方式不同,結算時間不一。發放零零散散,拿得稀裡糊塗,但一年累加起來不是個小數。如果將這些資金進行整合,資金歸集到地方政府國資平臺,由其統一發放,地方政府不僅有了投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載體,而且可以以整合的資金為基礎,撬動銀行信貸投入,使歸集起來的涉農資金髮揮槓桿作用。藉助這個方法,一方面,每年源源不斷的涉農資金補貼,可以保證整合起來的資金數量不會減少;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有了放貸載體,參與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建設,也有了積極性。

由地方國資平臺負責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之初,就能對鄉村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進行全面規劃和總體佈局,並在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統一負責運營管理和營銷推廣,通過鄉村旅遊的一些項目回收投資。真正做到不僅有投入,還能有產出;遊客愛過來,百姓有事幹。

目前,凡是做得好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背後都離不開一個好的運營管理團隊。比如江蘇南京江寧的黃龍峴茶文化村、石塘人家;南京江北的江浦街道不老村;高淳的慢城;句容天王鎮的戴莊村……在地方政府統一運營管理下,村民就能因地制宜、發揮所長,或做農家樂,或做民宿,或發展創意觀光農業,或進行大棚種植、發展採摘業……地方政府的運作,讓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聲名遠播;本地村民參與,讓休閒旅遊和鄉村旅遊,根深葉茂。既有名,又有根,鄉村怎能不振興?

鄉村旅遊,“錢”景很誘人!基礎設施落後的鄉村卻愁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