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幾天賺幾千萬,難道做錯了嗎?!」

“女明星幾天賺幾千萬,難道做錯了嗎?!”

這兩天的頭條一定是給范冰冰的。崔永元懟馮小剛,劉震雲,結果范冰冰躺槍了。而崔永元和馮小剛他們的“結冤”應該是源於當年的《手機》電影,影片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小崔主持的《實話實說》。如今這《手機2》又要出來,想必當事人是很容易進行聯想和對比。這無疑是再次揭開了崔永元的傷疤,那麼既然電影名字不改,崔永元也就拿出了影視圈合同說事。大小合同,某女星幾天就能賺幾千萬也讓我們的吃瓜群眾不禁感嘆這娛樂圈真是賺錢快。而隨著稅務總局調查影視圈“陰陽”合同以及影視公司今日股票下挫,相信這些也會讓不少明星們感到了壓力,難道她們做錯了什麼嗎?

其實在經濟發展的社會,明星賺錢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包括最近上海的頂級豪宅翠湖開盤也可以發現不少影視圈明星的身影。但是明星賺大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並沒有不對的地方,巨大的市場效應和廣告回報才能讓我們的明星賺的心安理得,畢竟一個明星的成就也是個人努力,運勢等各種因素的結合,實屬不易。借用馮小剛電影的一句名言“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那麼明星作為人中龍鳳,多賺點又有什麼可非議的呢?

普通人要明白明星並不是一個個體,比如以范冰冰這個級別的明星,她背後是一家公司,一個團隊。雖然表面上拍電影,拍廣告收益非常高,可是別忘記明星也是老闆,明星也要養員工,更何況明星為了保持個人的形象要付出更多。就在近日有媒體爆料,某女明星上海置豪宅,那麼星哥要說這錢也是人家憑本事賺來的,我們大可不必道德綁架。畢竟現代社會,能者多得也算一個進步的現象了。如果還有人執拗於“戲子”比研發人員賺的多而不能釋懷,只能說這些人的思維還是固步自封了。要明白真正高水平的科技人員賺的可並不少。看看阿里,騰訊的高級研發人員,哪個工資低了?

作為國內一線女星的范冰冰,其本身的品牌價值和其給社會創造的正面效應,無論是娛樂還是精神層面都是能完全匹配其市場價值的。既然有企業願意高價請明星登臺,那也是考慮過成本及回報的選擇。說到這裡,崔永元也真心沒有必要“懟”著一個女明星不放了,畢竟時間是最好的良藥,該釋懷的就讓他過去吧。對於娛樂圈高收入,高回報的現象我們也要明白這不是一個個例,也是全球範圍內的普遍現象。經濟社會回報的高低往往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我們只看到明星人前的風光,又有多少人明白背後的心酸和努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