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古錢的坑口與鑑定

古錢的坑口指的是錢幣的出土區位,相同的錢幣出土區域不同,其受到自然氧化鏽蝕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鏽色、包漿會有很大的區別。這些看似表面的區別,卻給古錢鑑定帶來不小的阻礙。由於人們對各地域間坑口的認同度時常無法達成共識,便出現一些北方藏家見慣生坑出土的古錢,見到南方水坑的古錢幾乎千年不鏽,因此將其誤鑑為仿品。而部分南方藏家,見慣了南方酸性土質所出土古錢的鏽色斑駁,面對北方坑口的薄鏽時,而感到鑑定無從下手。甚至連一些知名鑑定家,也因為對坑口認識的問題,對古錢真偽產生誤判,引發爭議。因此引發了筆者對古錢坑口與鑑定的思考與探索的興趣,並通過對古錢的銅質、土壤、氣候等影響古錢鏽蝕形成的幾個因素進行分析,以輔助古錢的鑑定。鏽色和包漿是古錢坑口判斷的主要依據。銅鏽是銅在氧氣、水分、土壤等外部環境的作用下生成的鹼式碳酸銅。古錢在地下埋藏了數千年,表面都會生成色澤不同、厚薄不一的銅鏽。對銅鏽產生影響的主要有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個部分。銅鏽生成的內在因素,主要是指其固有的材質。在中國曆代古錢中,青銅、黃銅、白銅、紅銅都曾作為鑄造貨幣的材料。不同種類的銅其成分配比也有所不同,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銅》便有記載:“凡銅供世用,出山與出爐,止有赤銅。以爐甘石或倭鉛參和,轉色為黃銅;以砒霜等藥制煉為白銅;礬、硝等藥制煉為青銅;廣錫參和為響銅; 倭鉛和寫( 瀉) 為鑄銅。”紅銅是由銅礦石冶煉來的純銅,青銅是由紅銅加入鉛錫合金煉成,黃銅是由紅銅加入爐甘石和鉛煉成,白銅由紅銅加入鎳煉成。

錢幣:古錢的坑口與鑑定

【北宋】大觀通寶山西生坑(左)與內蒙古沙漠坑口(右)出土

戰國時期燕國的部分刀布幣,出土時容易腐蝕起灰皮,是由於幣材的青銅中鉛含量較高,屬於鉛青銅。出土的北宋靖康錢,常被腐蝕得凹凸不平,甚至佈滿蛀孔,這便是由於其錢體銅質雜質較多,內部結構容易被腐蝕破壞的緣故。 盛唐“開元通寶”和明初“洪武通寶”則大多銅質堅密,聲音清脆,這便體現出其幣材質量好、純度高。 生坑,指的是埋於土壤中的古錢,受土中酸鹼性及水分、氣候的影響,產生不同的鏽蝕反應。通常我們按土壤的酸鹼性將土壤分為三類:酸性土壤、鹼性土壤和中性土壤。 鹼性土壤(PH值>7),若古錢埋藏於鹼性土壤中與還原類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 化亞銅。生成鏽色多呈大紅色或深紅色,俗稱硃砂鏽、棗皮紅。中性土壤(PH值7)性狀穩定,古錢埋藏於其中不容易生鏽,因此出土的貨幣保存完好。倘若含錫量較高的青銅貨幣埋藏於中性土壤中,銅質中的錫成份易由內向外析出,產生 二氧化錫(SnO2 ),表面形成銀灰色的皮殼, 俗稱“水銀古”。

錢幣:古錢的坑口與鑑定

【唐代】乾元重寶河南洛陽生坑出土(左)與南方水坑出土(右)

南方地區雨水充足,氣候較潮溼,因此出土的古錢,銅鏽較重,鏽色鮮豔,常出現 藍、綠、紅混合的五彩鏽。北方大部分地區土壤呈鹼性,加上氣候乾燥,雨水少,土壤對錢幣的腐蝕性較小, 許多出土錢幣僅在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層鏽層,猶如薄紗狀覆蓋,許多錢幣埋藏千年,出土時未經清理仍然保留錢幣原有的銅光。諸如內蒙古、甘肅西部、青海柴達木盆地、新疆大部等地區,土壤為荒漠土壤,俗稱“沙漠坑”,由於地處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因此出土錢幣氧化侵蝕程度較小,僅在錢體表面形成黑色的氧化層包漿和殼狀薄鏽。

錢幣:古錢的坑口與鑑定

【北宋】崇寧重寶江浙生坑(左)與東北生坑(右)出土

瞭解生坑錢的辨偽,主要從鏽色包漿入手,由於錢幣在埋入泥土前經過幾十上百年的流通,表面先形成一層黑色的氧化銅,後埋入地下生成一層鹼式碳酸銅覆蓋在表面,因此自然生成的銅鏽下面都會有一層過渡層,且鏽色附著牢固不易脫落。 水坑,指的是從江河裡撈出或從含有豐富地下水的土壤裡出土的文物,是錢幣乃至青銅器鑑定中的難點,水坑所出文物在鑑定中爭議頗多。 發現水坑的主要地帶如湖南、湖北、南京等都分佈於長江流域地區。

錢幣:古錢的坑口與鑑定

【南宋】端平重寶左為出土於酸性土壤,右為出土於鹼性土壤。

水坑錢呈現的包漿也是有其規律性區別的:如果水域水底是淤泥,所出錢幣受淤泥長期浸泡便會附著一層黑色的包漿層;若水底是沙礫,則水底錢幣受到水流沙礫的沖刷,表面被磨損呈現金色的銅光,俗稱“泛金”。水坑錢雖然沒有什麼銅鏽包漿,但經過在水中長時間的浸泡,其銅質中的內部結構也發生變化,因此整體手感偏輕,且銅色經過千百年歲月,銅色沉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