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蝌蚪五線譜」創新發展工作專家研討會召開

推動“蝌蚪五線譜”創新發展工作專家研討會於5月15月下午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召開,主要對蝌蚪五線譜網站如何在“科普雙升級”理念指導下,進行創新發展工作進行深入研討。為了切實實現會議目標,本次會議主要圍繞新時代科普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及首都科普的變革和創新發展,“科普雙升級”理念的產生背景及現實意義等方面進行具體討論。

推動“蝌蚪五線譜”創新發展工作專家研討會召開

本次會議由科協副主席劉曉堪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院士,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正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魏紅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慶龍,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章梅芳,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戴偉,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總編輯、副社長呂建華,《科技日報》主任編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北京數字內容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雲飛,騰訊新聞較真平臺合作主編奚應紅,北京電臺主持人段玉龍,南開大學博士、科普新星單少傑同學將出席本次研討會。

會議上專家們先是肯定了蝌蚪五線譜這幾年來的工作,然後紛紛對蝌蚪五線譜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提出了自己寶貴的建議。

作為蝌蚪君的老朋友,周忠和院士首先發言。周院士指出蝌蚪五線譜要在權威、有趣、貼近生活上更進一步,擴大專家團隊規模,做到新的科技進展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恰當的專家進行解讀;在內容形式以及傳播方式上要有所創新,同時加強和受眾的互動。

推動“蝌蚪五線譜”創新發展工作專家研討會召開

周忠和院士的發言似乎打開了大家的話匣子,專家們紛紛暢所欲言,為蝌蚪五線譜獻計獻策。

比如在內容建設方面,要注重短平快與長深重的結合,增加主題鮮明的系列性內容;強化北京特色,增加介紹北京風土人情的科普,從而做到科普與人文相結合。在傳播推廣方面,要做到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加強與圖書、雜誌、報紙、廣播電臺的合作;加強受眾的個性化分析,明確品牌定位,內容定位,受眾定位,針對不同的年齡提供不同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受眾,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加強科普與教育的結合,可以將網站的原創內容作為中小學科學活動的資源,同時也可以邀請學生一起參與網站建設。

推動“蝌蚪五線譜”創新發展工作專家研討會召開

針對網站的重點欄目——闢謠,專家表示人們需要的是“擁抱式”的闢謠,而不是“秀智商,秀優越”的闢謠。而在闢謠的傳播上可以考慮與出版社合作出書,或者用音頻的形式更好地傳播出去,尤其是針對中老年用戶。

最後劉曉勘副主席總結道,蝌蚪五線譜要有政府網站的擔當,首先在權威方面要保證科學性,在科學原理上不能出問題。其次原創內容是一個網站的生命力,所以要繼續加強網站原創內容的數量和質量。最後蝌蚪五線譜不能把目標僅僅定為傳播科學知識,而是要起到向全社會營造科學文化的作用。在今後的工作中,網站應該發揮科學資源上的優勢,充分挖掘利用科協下屬200多個學會,23萬會員的資源,加強校企合作,將專家們熱點前沿的學術成果科普化。另外,網站要做市場化運營,建立科學營銷團隊,把網站上好的原創內容用各種方式傳播出去。

推動“蝌蚪五線譜”創新發展工作專家研討會召開

北京科普信息中心和其下屬蝌蚪五線譜網站對此次會議高度重視。在“科普雙升級”精神和業內專家的指導下,蝌蚪五線譜網站將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斷砥礪前進。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