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孔子常說的「禮」有多重要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國君。昨天還是晉國家臣的哥仨就這麼把老東家給分了。自此,周王朝進入了無休止的戰亂之中,從這一時期開始,史稱戰國(注:《史記》定戰國開始於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資治通鑑》定戰國的開始於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

這哥仨難道吃了豹子膽,敢於窺覷“老闆”的家業,這其間既有晉王室勢微衰頹,大權長期旁落的原因,更有周幽王、周厲王喪失君德,周朝的氣數每況愈下的深層次原因。禮紀朝綱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敗,諸侯國君恣意征討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預朝政,禮教從總體上已經有十之七八淪喪了。

然而周文王、周武王開創的政權還能綿綿不斷地延續下來,就是因為周王朝的子孫後裔尚能守定名位。為什麼這樣說呢?當年晉文公為周朝建立了大功,於是向周襄王請求允許他死後享用王室的隧葬禮制,周襄王沒有準許,說:“周王制度明顯。沒有改朝換代而有兩個天子,這也是作為叔父輩的晉文公您所反對的。不然的話,叔父您有地,願意隧葬,又何必請示我呢?”晉文公於是感到畏懼而沒有敢違反禮制。因此,周王室的地盤並不比曹國、滕國大,管轄的臣民也不比邾國、莒國多,然而經過幾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晉、楚、齊、秦那樣的強國也還不敢凌駕於其上,這是為什麼呢?只是由於周王還保有天子的名分。

再看看魯國的大夫季氏、齊國的田常、楚國的白公勝、晉國的智伯,他們的勢力都大得足以驅逐國君而自立,然而他們到底不敢這樣做,難道是他們力量不足或是於心不忍嗎?只不過是害怕奸奪名位僭犯身分而招致天下的討伐罷了。現在晉國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視國君,瓜分了晉國,作為天子的周王不能派兵征討,反而對他們加封賜爵,讓他們列位於諸侯國君之中,這樣做就使周王朝僅有的一點名分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棄了。周朝先王的禮教到此喪失乾淨!

正如司馬光所說:四海之廣,億民之眾,都受制於天子一人。儘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絕倫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為他奔走服務,這難道不是以禮作為禮紀朝綱的作用嗎!所以,天子統率三公,三公督率諸侯國君,諸侯國君節制卿、大夫官員,卿、大夫官員又統治士人百姓。權貴支配賤民,賤民服從權貴。上層指揮下層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動,樹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葉;下層服侍上層就好像人的四肢衛護心腹,樹木的枝和葉遮護根和幹,這樣才能上下層互相保護,從而使國家得到長治久安。所以說,天子的職責沒有比維護禮制更重要的了。

看看孔子常說的“禮”有多重要

網絡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