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隱形技術興起,F22超巡能力成了雞肋,殲20飛得慢竟成優點

殲20隱形戰鬥機的出現讓美軍很緊張,雖然在超巡能力方面不及F22,但是在信息整合方面殲20有很多後發優勢,完全可以和F22一較高下。同時作為一款重型戰鬥機,殲20對F35也有更多的優勢。為了應對殲20的威脅美軍也想盡了各種辦法,其中使用機載紅外探測探測隱形飛機就是一種備受青睞的選項。

反隱形技術興起,F22超巡能力成了雞肋,殲20飛得慢竟成優點

中國殲20的出現迫使美軍發展反隱形技術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軍的F-4、F106戰機就已經開始裝備紅外探測系統(IRST),其後美軍不斷對其進行升級和完善。美國海軍第三代艦載重型戰鬥機F14D“雄貓”戰鬥機裝備的AN/AAS-42紅外探測系統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機載紅外探測設備。實際測試顯示:該型紅外探測器可以在45公里探測到迎頭狀態的F16,對超音速靶彈的探測距離則達到了50公里。不過隨著F14D的退役美軍對大型機載紅外探測系統也失去了性趣,因為當時美軍認為憑藉自己先進的機載相控陣雷達已經可以包打天下了。

反隱形技術興起,F22超巡能力成了雞肋,殲20飛得慢竟成優點

F14D裝備有先進的紅外探測系統

不過隨著中國殲20、殲31和俄國蘇57的計劃的快速推進,美軍發現僅靠雷達已經無法應中俄威脅了,於是美軍又將機載紅外探測系統重新搬了出來,並且還在原來F14D的基礎上推出了全新的IRST-21“軍團”紅外傳感系統,這種紅外探測設備更加強大:它可以探測到150公里外的戰鬥機,掃瞄角度可以達到60度,比早期F16裝備的脈衝普勒雷達探測能力還要強大。其唯一的不足就是在雲量多的情況下探測能力受限。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際對抗檢驗,美軍發現先進的機紅外探測系統確實是對付隱形戰鬥機比較好的手段,因此美國空軍的F15和F16加裝了“軍團”紅外探測系統,而且海軍的F/A-18E/F戰鬥機加裝了此類設備。按照美軍的設想,美軍第三代戰機裝備先進紅外探測系統後不僅可以對付殲20,而且還可以以為F22指引目標。

反隱形技術興起,F22超巡能力成了雞肋,殲20飛得慢竟成優點

美軍F18開始裝備新型紅外探測系統

應當說美軍的設想是美好的,殊不知此舉也會給中國帶來啟示。既然美軍能用紅外探測系統對付殲20隱形戰鬥機,那麼中國也會讓殲10、殲16戰機掛帶先進的大型紅外探測設備去搜索F35和F22,而且中國此舉還會讓美國受到更大的損失。比如F22是目前唯一的具有超巡能力的四代戰鬥機,但是在紅外探測器面具有超巡能力卻是有害的,因為超音速飛行產生的氣動加熱效果很明顯,會讓飛機表面蒙皮產生更強烈的紅外信號特徵。當年F14D在測試時曾用紅外探測器捕獲到以2M高速飛行的靶彈,而且跟蹤的時間長達幾分鐘。這枚靶彈的體積比F16小得多,但是紅外探測器卻能在更遠的距離內捕獲它,根本原因就是超音速飛行讓靶彈的紅外信號強度劇增。同樣的道理:如果F22和殲20迎頭相遇,且雙方都有性能相當的紅外探測系統作為支持,那麼以1.5-1.8M進行超音速飛行的F22肯定會被首先發現,並且會因此遭到首先攻擊。 而以亞音速飛行的殲20卻會小得多

反隱形技術興起,F22超巡能力成了雞肋,殲20飛得慢竟成優點

進行超巡的F22更易於被紅外設備發現

屆時美軍會吃驚的發現:自己用高額投資獲得的超巡能力竟成了雞脅,而中國殲20因為飛得慢也不是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