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的逆襲:一雙解放鞋在美國的起死回生之路

在現代生活中,品牌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消費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趨向於選擇品牌產品,因為其質量和服務更有保證。越來越多的公司也意識到,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是與各種產品和服務相關聯的品牌,這就使品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而

品牌價值的實現也成了一個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完成的重要目標。品牌是一種承諾,是一種無形的契約關係,是企業對客戶的最終承諾,更代表了持久的客戶信賴關係。

其實,想要走出困境,創造更大的財富,實現一個品牌的最大價值,並不需要什麼大智慧、大發現、大投資。相反,往往只要發現並創造“一丁點兒驕傲”就夠了。

在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灰色日子裡,曾經雄霸天下作為“廉價”商品代名詞的中國商品似乎也失去了以往的鋒芒。然而就在這風口浪尖上,一種標價75美元的名為“Ospop”的運動鞋卻成為西方人競相追逐的時尚新寵。許多人不知道,它最初的“出生地”就在——中國,這種鞋原本還有個中文名,叫做——解放鞋

國貨的逆襲:一雙解放鞋在美國的起死回生之路

2003年,美國商人班·沃特斯受命前來上海拓展其家族的石化事業。沒事的時候,他常常四處轉悠。他發現了一種現象,在中國下井勞作的礦工們,在工廠打工的勞工們,在壟間勞作的農民們,都習慣穿一種設計簡單,印有“工”字樣的膠質鞋——廉價但耐磨。

沃特斯弄清楚了這種鞋叫做解放鞋,它最初是穿在中國部隊士兵們的腳上,後來中國老百姓都喜歡穿它。許多年來,中國仍有一大部分群體只要做苦活、髒活、累活都不忘換上它,它似乎成了中國勞動者腳上的流行色。

國貨的逆襲:一雙解放鞋在美國的起死回生之路

沃特斯買下了一雙解放鞋回家研究,發現在中國生產這種解放鞋的廠家很多,他忽然冒出了一個主意——“我要生產一種解放鞋,沒準也能成為歐美民眾消費的時尚。”

為此,沃特斯特地聘請了一位資深的鞋業設計師,為解放鞋設計出了舒適的鞋墊,並對鞋子的製作原料、外觀乃至外包裝都進行了改良。改良後的解放鞋一落地,便帶著尚未褪盡的泥土氣息漂洋過海,成為大洋彼岸人們腳上的“新寵”。

改良後的解放鞋有張英文名片——“Ospop'’,它是“OneSmallPointofPride”的縮寫,意為“一丁點兒的驕傲”。

國貨的逆襲:一雙解放鞋在美國的起死回生之路

那麼,在中國,一雙解放鞋市場價能賣到多少錢呢?僅僅2美元!

在品牌商品紛紛打折、降價賤賣的今天,在商家高喊著“生存是頭等大事”的今天,一名外國人讓一雙解放鞋來了個華麗的轉身,成就了它37.5倍的價值飛躍,逆轉了它的前世今生。而國內街頭巷尾,今天依舊有許多許多的商家苦守著市場的一隅,員工們餓著肚子按部就班地生產著不足2美元的解放鞋

有些國人總是將目光放在遙遠的其他國家,殊不知,物美價廉的國貨已經成為外國人眼中的“寶物”。但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的“國貨力量”已經開始發展壯大,我們不難發現,如今像解放鞋一樣的“經典國貨”的物品悄悄地流行起來,從網絡到街頭,很多人開始重新青睞起在上世紀80年代盛行的梅花牌運動衫、海鷗相機、樂凱膠捲、鳳凰自行車、回力膠鞋、飛躍膠鞋、蜂花洗髮精、小白兔兒童牙膏等物品。有的原汁原味,有的稍稍改良,經典國貨成了新鮮時尚的載體,熱了商家,熱了市場。如今的中國,越來越注重“中國智造”和工匠精神,眾多的企業都在追求精益求精,生產更多有創意、品質優、受群眾歡迎的產品。

隨著品牌戰略日益上升為國家的重要戰略,中國企業的品牌意識也空前覺醒。去年9月20日,中央電視臺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了“國家品牌計劃”,旨在通過國家權威平臺,打造能夠代表中國參與全球商業競爭和文化交流的國家級“中國品牌”。“國家品牌計劃”成功運行至今天,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為中國經濟和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相信有了國家的扶持、企業的重視和產品的不斷創新,國貨品牌將發展得越來越好。在未來,國貨品牌不會在外國起死回生,而是會在國內創新發展,進而在國內外大放異彩!(遊金地原創文章,未經同意,嚴禁轉載!相關事宜,請聯繫遊金地文化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