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在線教育行業投資趨於理性,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最教育越來越重視,給予教育一些優惠政策,從而導致教育培訓機構快速湧入教育市場,使得教育機構的數量逐年增加,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中國教育培訓歷程

我國現代教育培訓行業最早始於20世紀80年代,市場主體是以藍翔和新東方烹飪為代表的職業培訓。

隨著政府對留學的鼓勵力度加大,90年代起,出國留學培訓熱潮掀起。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大量面向中小學的學科輔導開始湧現。

在家長對提分效率的強烈需求下,中小學課外輔導形態逐漸從個人家教演變為商業機構,班型也逐漸從大班演變為小班和一對一。

同一時期,互聯網進入中國,以101遠程教育網為代表的第一批名校網校橫空出世。

21世紀第一個十年之後,在政策、資本和技術的共同促進下,在線教育從2010-2013年的暗流湧動,進入到2013-2015年的瘋狂爆發,經過2016年的反思沉澱,目前的從業者正逐漸走向理性,走向新一輪的穩定增長,具體表現為:不再像前兩年那樣迷戀“免費”“流量”和“純線上”,不再對“自適應”“人工智能”等新概念懷有過高的期望;不再盲目創投,在線教育開始持續穩定發展。

我國教育市場現狀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政府政策的放開和支持,財政和家庭教育支出的逐年增長,消費升級大勢下人們對教育服務的需求集中爆發等多方面原因,從2014年開始中國教育行進入飛速發展通道,2016年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近2萬億,教育培訓行業主要包括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課外輔導+民辦學校)、職業教育、語言學習、才藝培訓、企業培訓等細分市場。2009年以來市場規模保持16.2%的年均複合增速。

2009-2017年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2018,在線教育行業投資趨於理性,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2017年中國教育行業市場規模

人口基數大,總量平穩上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至2014年我國每年新增人口數與出生率逐年上升,2016年受二胎政策刺激,出生率同比大幅提升至 12.95‰,新增人口達 1786 萬,為近6年最高。國家實施穩健增長的人口政策,國務院頒佈《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 年)》顯示,我國 2020、2030 年人口總數將達 14.2 億與 14.5 億人。

課外培訓現狀

課外培訓:基數大、增速快,規模有望突破萬億。課外輔導潛在客戶基數大。教育部《2016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 年我國K12階段在校生人數共計約1.66億,其中小學在校生人數9913萬,初中在校生人數在校生4329萬,普通高中在校生2367萬。另外,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的階段戰略目標,到 2020年我國K12階段的實際在校人數將達到2.12億。

K12課外培訓市場增速快。參培率和客單價是K12課外培訓市場規模擴大的主要驅動力,我們假設k12課外培訓參培率為50%,人均單價為5500元/年,則2016年我國K12課外輔導市場規模大約在4565億元左右。2020年參培率如提升至70%,人均單價提升至7000元/年,則2020年市場規模約為10388億元,2017-2020 年年均複合增速達 22.8%。

2018,在線教育行業投資趨於理性,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2018年教育培訓機構市場發展趨勢

教育初心的迴歸

無論哪種形式的教育,重點依舊在“教育”二字,品牌、師資、產品,仍舊是決定學校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對消費群體的服務和教育效果勢必成為選擇關鍵因素。在剛需的市場上,教育迴歸到教育初心上,維持教育優勢,大力重視教研效果和教學效果,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教育思維的結合,得到顛覆性的變化。

強化口碑和產品重要性

大部分的教育機構,都是通過優質教學體驗、教學服務、教學效果的產出,實現口碑上的傳播。現在機構的發展趨勢就是招生任務下沉,從營銷層面來講,教培機構的基石必須而且絕對必須是“內容服務”,宣傳單頁或各種網絡宣傳對學生和家長的吸引力正慢慢下降,唯有優質的、能及時體驗的內容才是吸引學生和家長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教育機構優質內容的傳播,除了提高機構口碑,更重要的是可以賦予它招生的屬性。

單一產品走向多樣化垂直產品

在教培行業,1對1一直是利潤大的產品模式,但是隨著獲客成本、師資成本等上升,導致1對1利潤下滑。因此,越來越多1對1教培機構發展小班教學。

隨著教育機構的發展,教育機構深耕自身領域的同時,為了能夠讓用戶重複消費,也應積極發展各類教育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