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幹線又出死傷事件,但日本人依然反對「中國式安檢」

在“安全壓倒一切”面前,反對裝安檢的其實是少數人,但這些日本人依然選擇堅持表達他們的異議。

在圍觀這場討論的時候,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無論是贊同還是反對,大家都在就事論事,沒有隨意給對方貼標籤、詛咒諷刺,或為了壓倒對方,顯示自己的“智力優越感”。

新幹線屢現死傷事件

就在2天前,6月9日的晚間10點左右,一輛從東京開往大阪的新幹線剛剛開出後不久,就發生一起持刀行兇事件。一名22歲的年輕男子以心情煩躁為由,突然拿出一把類似柴刀的刃具向旁邊乘客刺去,最終造成1死2傷,其中一名男子為保護女乘客犧牲了。

這並不是新幹線第一次發生乘客遇害事件,最近一起發生在2015年,同樣是東京開往大阪的新幹線上,一名70歲老人在座位上點燃汽油自焚,造成1死28傷。

那次之後,JR鐵道公司做出的應對決策是,在東京-大阪之間的所有新幹線上安裝監控攝像頭。顯然這種應對效果非常有限,而且用在事後調查的場合要多於事前防範。

新幹線又出死傷事件,但日本人依然反對“中國式安檢”

當時車內的場景,一名52歲女乘客因煙霧窒息而死。

到底要不要裝安檢

在日本,公共交通除機場之外,無論是新幹線、普通列車,還是地鐵、公交,短途或長途,普遍沒有安裝安檢設施,乘客隨到隨走。

昨天晚上,雅虎新聞將一則呼籲給新幹線裝安檢的新聞推上了頭條。關西大學的一位教授在採訪中稱,應該給新幹線裝上跟飛機一樣級別的安檢設施,當然前提是不影響乘客通行的速度。

但是目前來看,這顯然辦不到。

在東京和大阪之間,每天往來的新幹線車次就有365趟之多。在客流高峰時段,每3分鐘就有一趟新幹線從東京站開出或進站,乘客數量日均45萬人。

要安裝跟機場匹配的安檢設施,增加票價成本是一回事,車站本身能容納的空間就非常有限。

再者,以一趟新幹線定員1323人計,就算以今年2月成田機場最新投入的安檢設備計算,同時鋪設10條安檢通道,要安檢完全部乘客也至少要30分鐘。

車站內部擁堵不堪不說,光是要提前半小時到車站這一點,對習慣了提前5分鐘到站臺的日本人來說,火車的便利優越性已不復存在。

為什麼要跟坐飛機一樣趕新幹線?

即便如此,我反對的理由

新幹線又出死傷事件,但日本人依然反對“中國式安檢”

雅虎新聞設立的投票統計

很多去過中國的日本人都會提到在中國,不光是高鐵,普通地鐵、長途巴士等都安裝了完備的安檢設施,日本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呢?

雅虎新聞同時也設立了一個民意投票,「你認為有必要給新幹線裝安檢嗎?」,截至目前共有1萬多讀者投票,顯然出於安全考慮,選擇贊同的人佔絕大多數,然而只佔13%的少數人,並沒有放棄表達他們的意見。

熱門評論中的第一條寫道:

我知道在歐洲、中國或者印度的高鐵上,都在進行乘客行李檢查,但是阻止這種事件的根本難道不是良好的國家治安嗎?當必須把日本的情況提升到如此地步,我總覺得很悲哀。

也有人更願意把這次當做個案來研究:

(這個兇手)初中開始就跟祖父母一起生活,後來因為生活困難進入福利設施,工作一年就辭職自暴自棄。

所以這不是應該交給鐵道公司處理的事件,而是應該考慮對於這種家庭無法控制的人群,社會應該如何處理。

類似的意見還有:

如果要強化新幹線的安檢,那普通車呢?地鐵呢?公交呢?

人流集中的商場要不要裝?醫院呢?學校呢?

到底為什麼會發生這類事件,冷靜分析事件背景·真正的原因,再從中尋找改善措施才是最合適的防止對策吧。

像這種直接把全體乘客當做懷疑目標的對策,不僅勞師動眾,還收效甚微。不應該只考慮給民眾增添麻煩,而是官員們拿出行動。

新幹線又出死傷事件,但日本人依然反對“中國式安檢”

早高峰時,北京天通苑地鐵口排隊等候安檢的人群。

而被雅虎新聞推薦的一條評論總結道:

可能不會再發生完全一樣的事件,但那些持有強烈動機的人,在其他場所也會作案吧。拼裝起來就能做成兇器的道具在便利店就能很容易得買到。做到完全禁止在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雖然這種事件發生頻率非常低,我們也絕不希望它發生,可也正因為發生頻率之低,所以做到預測·預防是有困難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在承認這個事實的基礎上,再做準備工作。

不止雅虎新聞,推特上也有很多人在給出自己的意見,比如:

既然安裝安檢不現實,那增設警務人員呢,成本計算一下哪個更划算?

這個兇手的雙親因為他有精神障礙就放棄撫養,我們的社會福祉保障制度是不是也要檢討,為什麼像這樣的精神疾病患者無處收容?

這樣的評論還有很多。

而能夠讓我耐心一條條翻開這些評論,很大一個原因是,我幾乎沒有看到評論者之間因為觀點的不同而互相攻擊對方。

大段大段的評論都是在蒐集數據,算成本,擺事實,講道理,討論一個更合理的解決方案,不會因為我的意見是少數或者有漏洞就被圍攻挖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