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率逐年走低,是不是因爲房價太高?

據《人民日報》消息,民政部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301.7萬對,同比下降5.7%。專家分析認為,適婚人口數量下降、婚齡推遲、城市化進程加快都是結婚人數不斷下降的原因。

不過也有網友犀利評論,結婚率逐年走低,是因為房價太高。

PS:結婚率是一定時期 (通常指一年) 結婚人數與同期一定範圍人口數的比率。表明結婚頻繁的程度。最常見的結婚率指標,是以一定時期結婚人數 (或對數) 與同期總人口數相比,稱為總結婚率、簡稱結婚率。

// 城市化進程是結婚率低的重要推手

根據報道,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其中結婚率最低的5個省市分別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東,其結婚率分別為:0.45%、0.61%、0.61%、0.62%、0.63%。相比之下,結婚率最高的5個省份分別為貴州、安徽、西藏、青海、河南,結婚率均在0.91%以上,而這些地區人均GDP都相對較低。結婚率與經濟發展水平呈現相反的走向。

有分析認為,受適婚年齡人口數量和結構變化的影響,未來的結婚率或許會持續走低。

結婚率逐年走低,是不是因為房價太高?

自2013年以來,我國結婚人數不斷下降的主要是因為城市的高速發展。近年來我國成年人近一半受到了高等教育,進入碩士和博士的學生數量也在逐年上升,所以獨立、工作、成家的年齡也會推後。很多老一輩在二十三四歲就結婚生子了,而現在二十三四歲大部分人才剛從本科畢業,如果還要繼續深造那結婚的年齡也許還會再推遲。

分析人士表示,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不斷髮展的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代年輕人的婚姻選擇。

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推高了生活成本,加劇了市場競爭。

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結婚率反倒走低,這在全球都是一種趨勢。

結婚率逐年走低,是不是因為房價太高?

// 高房價與結婚率低有關係?

在得知結婚率下降的消息後,不少網友留言分享了自己還沒有結婚的原因,從評論情況來看,在很多人心目中,結婚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責任。不少人在談及自己未婚的原因時都會提到房子。

而在《人民日報》的報道中,在北京從事審計工作的於賢接受採訪時也直言,“沒有房子,丈母孃肯定不願意,住在合租房裡也有諸多不便。但是像北京這樣的高房價,35歲前難以買得起。”

《人民日報》也表示,經濟發達地區房價相對高昂,一定程度上也延緩了年輕人步入婚姻的步伐

結婚率逐年走低,是不是因為房價太高?

不僅如此,此前,還有數據顯示,高房價影響了生育率,甚至一度有“高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的說法。

根據美國最大的房產平臺Zillow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房價和生育率之間存在著極強的負相關關係。

這份報告指出:以全美國25-29歲婦女為樣本,房價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下降1.5%。並且在洛杉磯、西雅圖、紐約這樣的大城市,高房價對生育率的影響表現得更加明顯。

如果要養育小孩,全家勢必要換到面積更大的住宅,而換房的成本對很多年輕家庭來說很難承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