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输给自己的凡客与赢了时代的小米

这是卧槽第118篇原创文章,全文3344个字,阅读需要6分钟:

终于,承诺五年绝不上市的的公司已经递交上市文件了,可见商业上和政治都差不多,为了目标是可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话语的。

卧槽|输给自己的凡客与赢了时代的小米

雷军与陈年

成立8年的时间,走过了一条自带光环自带流量的康庄大道,但是在流量用尽光环不再的时候,创始人亦能及时调整,重新让小米变成了新的小米,这在近些年的商业案例中,也算是独一份。

自从苹果手机的横空出世,把曾经的一票老大打得满地找牙,曾经市场的霸主诺基亚仿佛一夜之间遁地而去,摩托罗拉更是沦落为靠卖专利生活,曾经屌丝加商务的黑莓手机也是江河日下卖身传闻四起。

这就是新时代的,不同于以往躺着赚钱的新时代,由此拉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全新时代。

你以为只是设备的不同,其实是思维模式的不同,所以才能在设备的开发、设计、使用和体验的概念不同,并不是把PC机变成便携,而是便携重构了我们的生活。

当年在国产手机都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的时候,自带光环的雷军降级成为了屌丝。从穿着打扮开始模仿乔布斯,推出了模仿苹果的第一代小米手机,为了表示自己是绝对的乔布斯拥趸,所以发布会从头到脚都是以苹果为标准,唯一超越了他的偶像的地方就是用一半的价格发布同期最好的硬件,然后以未来时间的期望作为代价开始出货,就是俗称的期货模式。而且运用摩尔定律充分的发挥作用,基本上能够用到三分之一的时间让你沉浸超前的科技当中,当然这个时间也是你对新的东西期望的最大时间限值。当然此时的所有硬件的价格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走低,这三者不可缺一的因素自然为小米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这是小米有别于乔帮主的新创新,其实也是根据中国实情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这也算是马克思主义的活学活用吧。

当然,小米也还有更大的不同,因为雷布斯在软件行业浸淫了那么多年,所以还是从自己的强项入手,一开始还是从手机的操作系统开始进入,和粉丝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不断的相互沟通,更好的在开发者和使用者之前找到了平衡。然后着力的挖掘粉丝的潜力,用近乎宗教般的手法让粉丝对自己产品理念痴迷到顶礼膜拜。于是,和乔帮主一样,通过影响粉丝的认知而构建出自己强大的基础,才有了后面的商业模式成功。

这就是小米前面五年的基本商业逻辑和运作模式吧。

记得在12年的时候用联通的分期买了一台第一代小米手机,感受一下雷布斯的理念,当年还是处在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当中,当然许多的体验感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那时候没有完美,所以也没有太多的不好,而且只有一个对标产品,但是它的价格却只有苹果的三分之一,所以人的认知开始发挥了作用,用超值价格的快感抵消掉产品的稍有不适感。

小米的发展也是一条边走边唱的过程,在小米手机的不断发布过程当中,小米也开始尝试制造周边产品,从小米的电池开始,做成了手机电池的标杆产品,从此京东上各种琳蓝满目的电池里面我只认定小米电池。

而且从小米电池开始,小米的品类也在不断的扩张,从手机的周边产品到生活的周边产品。也许是看到了陈年的落败,不知道是为了那颗惺惺相惜的心还是再造一个凡客的理想,小米对生活的周边的拓展反而继承了凡客的精髓,反而随着小米的崛起凡客是越来越没有了声音。

空气净化器成了爆款产品,不管是工艺还是造型还是价格,在国外高端产品动辄几千以上的时候,小米的产品思维逻辑又一次发挥了作用,而这次不再用期货的模式,可以做到了现货,因为空气净化器不需处理器的迭代。

电风扇也可以做成爆款,电饭锅也同样,还有跑步鞋各种各样,当然,向上切入了PC端,进入了联想的阵营,而且小米的笔记本电脑口碑也一直不错,一切都不能代表的时候至少代表着自己的是屌丝的与众不同。

其实小米遵循的还是以手机为核心的生活互联,产品是每一个终端,手机是核心,在互联的过程当中包括摄像头、路由器以及各种遥控器都是小米需要重点发展的,包括与美的电器的战略合作等等。

当然,不能合作那就打赌也是一个不错的营销噱头,在董小姐咄咄逼人的话语中,雷布斯还是有些羞涩的,但是应下的十亿元赌局最后是没有结局的,但是在设局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输赢,因为董小姐你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时代。

当然,小米的粉丝经济模式发展在几年以后也遇到了瓶颈,小米手机都已经跌出了前五,而所谓的0V模式大放异彩,到处都是醒目的广告和线下店的强势销售,把小米的粉丝模式打回原形。一度被封为神的雷布斯也变成了一个满嘴跑火车的雷军。

而且当年的金句此时也变成了自己,曾经在风口飞起来的猪现在已经跌落到猪栏里。这个时候的雷布斯和小米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但是不管怎样,雷布斯和小米应该再积极的反思和调整,而且采取了亦步亦趋的策略,也开始在各大公交站牌投放了大量的小鲜肉广告,小米之家也大量的在线下落地,不到两年时间,小米终又回到了第一阵营,才有了这一次的万众期待的赴港上市。

后来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小米自己进入了手机处理器的领域,为自己打造了第一款手机处理器-澎湃,用在了自己的5C上,虽然体验感还难谈完美,但是小米的勇气是值得赞颂的,至少不会像某些企业一样习惯躺着赚钱,直到大祸临头始终不自知也。

就这样,通过手机的预定成就了一个第三大的电子商务网站,通过周边产品的开发成就了一个制造业第一品牌。通过了不得已的线下体验店成就了一个全新模式的新零售。也通过小米的模式成就了一个小米和小米周边,而且据说这两块业务都值五百亿美元。

其实小米玩的也是生态化反的套路,只是贾布斯先打造概念,而雷布斯是少说多做,以手机进入产业,用产业带动投资,用投资构建产业链,这是一个完美的产业加金融的而且成功的模式,值得所有的从业者学习,至少在节奏的控制上比贾布斯好,贾布斯就是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了才有了今天的远走高飞。

小米的成功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标杆,前几年国人疯狂的去国外买马桶盖,既像闹剧又是实实在在的打脸,所以小米的奋起正是中国制造的全面奋起。

这一次小米的赴港上市,也是港交所痛定思痛的一个缩影。当年的阿里巴巴准备到港交所上市,但是港交所的规则无法接受一个同股不同权的架构,阿里巴巴无奈才转身到了纽交所,而且美国还特地为了阿里这个合伙人模式架构特批了一个法律,解决的上市的障碍。才有了今天巨无霸的阿里让美国股民充分的享受红利。

当年的港交所望着阿里不断的增长,而且整体带动了纽交所的科技的氛围,只能扼腕叹息,而这之后,貌似也没有可以与阿里比肩的公司能够上市带动整体氛围。

但是港交所还是在不断反省,既然美国能够承接这样的架构那为何港交所不能呢,而且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切都是为了经济繁荣而设定的。

所以港交所也在积极推动法律的修改,希望能够让同股不同权的企业也能够到香港上市。

努力总是有回报的,港交所在接下来的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从法律层面扫清了障碍,让同股不同权的企业可以到香港市场上市,小米就成为了香港市场第一个企业。

雷军在小米的股份占31%,但是表决权也就是不到30%,如果通过这种AB股的架构模式,雷军的表决权超过了50%,这就能够形成创始人能够一直控制公司,但是同时也能引进更多的财务投资而不至于让公司偏离了方向。

在这种有利的股权架构模式下,国内将来会有更多的公司赴港上市,这也为香港的新一轮科技概念拉动经济奠定了基础,也能更好的让香港发挥新的作用。

尽管网上对小米也有各种负面的评论,但是总体在大方向上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2014年以来最大的科技公司上市,据说最激进的国外投行估值达到了1600亿美元,外国人也学会了中国大放卫星那一套啊。

还有在小米提交上市申请,国内曾经的手机巨头酷派对小米提起了专利诉讼,不知道接下来是否会对小米有何影响。

去年,国内如日中天的乐视因为手机供应商的追要货款引发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搞的生态创始人远走美国造车,而乐视也从市值千亿也蒸发了六七成,据说当年爆发的这个危机就和小米有关。不知道此时的贾老板在美国作何感想。

还有当年势头迅猛的凡客,在市场掀起了凡客体的潮流,可以豪不夸张的说引导了好几年的流行潮流,但是最后也是因为激进的策略导致的虚胖,创始人陈年不得不刮骨疗伤,而且与雷军也彻夜长谈好几次,最终把公司从城区搬到了亦庄,员工也从几千人精简到了几十个人,业绩没有准确的公布,不知道此时的陈年会作何感想。

我年纪也不小了,

只学会了掩饰而已,

不过,

真正的我却没有改变。

中村英菊的这句话适合此时的雷军、陈年和贾跃亭。

愚捷2018/5/12于南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