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虎鬥:中科大與國科大

(一)

“嚇死寶寶了,”獨孤清朝藤椅上一躺,說道:“科學院這是擺明了要跟我們掰腕子嘛。”

“國家科技大學。。。幸好部裡有人,真讓科學院得了這個名頭,恐怕以後咱倆都得靠邊站洛。”東方北笑道。

“不管怎麼說,這一關咱們算是過了,要不咱倆小酌幾杯,慶祝一下,北兄意下如何?”

“好說。最近新開了一家飯店,叫紫光閣,調得一手好滋味,咱倆今兒且去試試?”

說著,獨孤清和東方北相攜而去,沒走幾步,兩人忽然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中國科學院大學,哈哈哈,這也能算個校名?”

“不知肥科現在是何感想?”

龍爭虎鬥:中科大與國科大

(二)

北京,玉泉路,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門處,一青年佇立。

國字臉,板寸頭,中等身材,手提富光杯,腳踩人字拖,斜跨青色雙肩包,面有風塵之色,看上去是遠道而來。

“要進校先登記,”保安見他一直站在門口,只管盯著“中國科學院大學”匾額看,問道:“姓名?身份證出示下。”

“南七技校。這是我的身份證。”

“進去吧,漲漲見識也好,這裡面全是大科學家~”

“謝謝啦~”

進入國科大校園,一步步行來,一眼眼看去,不禁覺得天旋地轉,百感交集,忍不住撲簌簌流下淚來。

“如果把我們的學校比喻為一張白紙,那就讓我們在這張白紙上畫出最美麗的圖畫吧!”

這是郭沫若的聲音。

1958 年,這裡原本是中央黨校二部的地址,對於即將創建的大學來說,確實是一張白紙。

60 年過去了,如郭沫若校長在開學典禮上所講,這張白紙上終於畫出了中國高校界裡最美麗的圖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這裡誕生。

但在1970 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遷合肥,在合肥南七里二次創業,自稱南七技校。

此刻,他重新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雖然校園已經大變樣,但依稀彷彿還能看到一些舊時的影子,耳畔還莫名迴響老校長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老校長呀,如你所願,這張白紙上畫出了最美麗的圖畫,但故鄉變異鄉,怎不令人愴然涕下。

龍爭虎鬥:中科大與國科大

(三)

“大哥?”

南七技校一回頭,喊他的正是國科大。

“大哥!真是你呀!”國科大一怔,頗為意外,說道:“沒想到您今天會來~”

“不歡迎麼?”

“哪裡哪裡,怪兄弟禮數不周,原該我去合肥看望大哥的,怎敢勞大哥跑這麼一趟。”

“大家都是學理工科的,不整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我這次來,是想要你一句話。”

國科大知道這一天終究會來的,說道:“大哥請講~”

“人們常說,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便是西風壓倒了東風,”中科大目光如炬,盯著國科大,問道:“你是怎麼看的?”

龍爭虎鬥:中科大與國科大

國科大略一沉吟,知道中科大的意思,答道:

“記得 58 年建校,郭沫若先生親自為我們譜寫了校歌歌詞,開頭第一句便是:迎接著永恆的東風,把紅旗高舉起來。想來大哥說的東風,便是校歌歌詞裡的東風,校歌裡只有東風,沒有西風,我想,科學院是咱們共同的家,家裡也只有東風,沒有西風,又何來誰壓倒誰呢?”

“好~這般見識,是我的親弟弟!”中科大朗聲道,“那我以兄長的身份再問你一句,什麼風才稱得上東風?”

“勤奮學習的校風,嚴謹求是的學風,科技報國的作風,這些都是家裡的東風。”

中科大聞言欣喜,喟嘆道:

“芝蘭玉樹,生我庭階耳!”

言罷,飄然而去,卻從懷中取出一頁紙,信手拋出,那紙平平穩穩飛向國科大。

國科大不敢大意,伸手去接,甫一接觸,竟被震得手臂痠麻,胸中氣血翻湧。

“大哥在試我功夫來著,”國科大暗忖道,“好內力,難怪這麼多年,大哥能在合肥創下偌大的家業。”

國科大接過那一頁紙,頁首寫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培養方案。”

頁尾還有一行小字,題道:

“聞弟初招本科生,愚兄無以為賀,特送上本科生培養方案,以資參考。本科生者,一校之本也,宜好生培養,使其有所樹立,萬勿輕視之。”

(四)

“北兄,依您之見,國科大有可能再現中科大北京時期的輝煌嗎?”獨孤清和東風北在酒館已經熏熏然。

“不好說,”東方北端著酒杯,若有所思,說道:

“其實我更擔心的是,會不會有一天,國科大和中科大突然要合併,組建新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龍爭虎鬥:中科大與國科大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