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爭光推介:魯迅《青年必讀書》

楊爭光推介(25)

又到新的入學或開學季了,各樣的學子們已經到了他們各自的學校,繼續讀書。

就想到了魯迅先生當年的一份《青年必讀書》,記得是以一個表格的形式。

就想著把這一篇表格式的文字,在我的“推介”裡,推介給年輕的朋友們。

魯迅死時五十六或不到五十六歲,早已被認為是“老人”;以活的時間論,我比他福氣,活得更“老”。相對於我的老,正在學校讀書的學子們,就是當然的年輕人了。

在不同的時候,因不同的原由,魯迅各開列過推薦的書單,我信服的,也願意推薦的是他的這一個。

“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也有他自以為的原因。

我其所以信服,當然也來自於我個人閱讀經歷的“體驗”與“實踐”。

中國的書裡多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多的是“修身齊家”,比更多還要多的是“修身”。“治國平天下”是另外的少數人的事,多數人聽他們的,修身齊家,把自己交給他們“治”即可,想也白想,說也白說,也許還會有“妄議”的風險。尤其在要復興傳統文化,給國學加溫的現在。

修身。修身。最好修到昏睡。各種各樣的昏睡——自以為洞明世事的,其實未必洞明,所謂的洞明,只是昏睡的一個聰明的藉口。

百年中國曾有過兩次外國書大批量進入中國的實踐,一次是“五·四”時期,一次是1980年代。也差不多一樣的效果:在一些人看來,外國書進入中國,擴大了中國人的眼界心界,從中國看到世界去了,從自己想到外國——別人的國去了,並返回來又想自己的國,以為國事與己有關,可以說,可以思,也可以發言可以參與。在另一些人看來,外國書進入中國,亂了人心,是“陰謀”的一部分。

估計在眼下,新的外國書進入中國,或以為沒必要,或以為懷有禍心,不再會大批量的了,要慎之又慎,少而又少了。但已經進來的,也夠年輕人讀一陣子了,且許多譯進來的書,不僅不過時,反倒更顯“應時”和緊要。尤其“顯”的是,那時候的翻譯家,大都是有眼界有心界且有責任和能力的翻譯家,不僅能做到“信達雅”,更有其精確的判斷和選擇。

狗年剛開始,有好書陪伴,是一種福氣。能否選擇真正的好書,卻是要自有其運氣和福氣的。而且,也還要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楊爭光推介:魯迅《青年必讀書》

魯迅 《新年必讀書》——應《京報副刊》的徵求青年必讀書



我們需要的不是孔夫子,

需要的是魯迅。

——木易章句

楊爭光說

這樣的戰士 | 淡淡的血痕中

臘葉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風箏| 立論 | 秋夜

隨感錄四十八

魯迅:“忽然想到”(九)

夏三蟲

順便也來一篇我的《過年》

中國人的生命圈

死地

《野草》題辭 | 談皇帝

漫與 | 論睜了眼看

二醜藝術

“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給朋友的書單

一本大書:《美國與中國》

流氓的變遷

我要學魯迅的“乖”


楊爭光文學與影視藝術工作室(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