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殉情的消息傳來後,甄嬛爲何要扯斷手裡的佛珠?

梁寶明


甄嬛待字閨中時和青梅竹馬的眉莊曾許下“歲月靜好,溫和從容”的心願,可是一入宮門深似海,曾經多麼簡單的願望都是奢侈。她在宮中經歷了人世滄桑,繁華浮沉。失寵時人人見風使舵,落井下石。得寵時遭人嫉妒,陷害與背叛。被愛的人欺騙,也失去最好的朋友。十年間,嚐遍人生百味。

甄嬛的前半生愛的是皇上,最單純最幸福年華與皇上共度,可惜到頭來只是一個影子,一個替身。在甘露寺的日子裡,她又遇到後半生的摯愛允禮,這個男人愛了她一輩子,但甄嬛卻辜負了他一輩子。

當允禮起兵出關救甄嬛,皇上就確定了他對甄嬛的覬覦之心,同時對允禮的殺心也就起了。其實皇上一直就忌憚果郡王,一直都防範果郡王,每次雖派任務卻又疑心,特地安排人監看。因為果郡王的母親是先帝專寵的舒妃,所以從小得先帝的疼愛,騎射等都是先帝親自教授的。相反皇上從小被養在別處,缺乏父愛母愛,所以內心一直有嫉妒,有忌憚。九王奪嫡,何其兇險,好在果郡王只醉心於書畫才保全了性命。可見有時候不爭比爭有福氣啊!

從皇上奪位勝出後,心裡就沒有什麼兄弟手足之情。但凡發現一點蛛絲馬跡的謀逆跡象就趕盡殺絕。只是皇上把處死果郡王的任務轉嫁給了甄嬛去完成。他這麼做一方面是不想落得殘害手足的罵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考驗甄嬛,看看甄嬛到底有沒有背叛之心。
只是皇上沒有料想到果郡王會維護甄嬛到心甘情願自己去死。

果郡王喝下毒酒暴斃後,甄嬛傷心欲絕,從桐花臺摔下來,傷了膝蓋再也跳不了驚鴻舞了。確實她也不必舞了,因為她最愛的人已經死了,驚鴻舞是跳給心愛的人看的。甄嬛必須堅強,她的命是他的命換來的。她不能過於傷心讓皇上疑心,這樣自己和十七爺的孩子也難保,那果郡王就白白死了。

皇上也真夠狠毒的,自己的親弟弟死了要求秘不發喪,直接送出關外,而且還不準有哭聲。

浣碧傷心絕望,就在十七爺出殯的那天,一頭撞死在了十七爺的棺材上殉情了,那一撞是那樣的決絕與慘烈。

蘇培盛一回宮就趕緊把浣碧殉情的消息親口稟報給甄嬛,當時甄嬛正坐在床上一邊打著佛珠,一邊念著佛經,聽到這消息以後,甄嬛又一次受到了打擊,隨即情緒失控痛哭了一場,一下子把手中的佛珠狠狠地扯斷了,佛珠被扯斷灑落了一地,這個時候身邊的槿汐和蘇培盛都傻了眼,唯一能做的就是讓甄嬛保重自己。


甄嬛之所以會扯斷佛珠是有一下原因的:

第一點是甄嬛失去愛人後又失去妹妹的雙重打擊,痛上加痛。浣碧雖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比不上玉嬈的親厚,可是畢竟是自己的妹妹,這麼多年同甘共苦,陪伴自己,突然就沒了,怎麼會不悲傷呢?尤其在深宮中沒有家人,沒有值得信任的人,只有浣碧唯一的一個親人的陪伴。


第二點是爆發了對果郡王的哀思;果郡王死後,甄嬛為了保全自己,孩子和家人,都不能光明正大地為允禮痛哭一場,一直壓抑著自己;現在浣碧也殉情,再次受打擊的甄嬛,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悲苦,放聲痛苦,既哭浣碧也哭果郡王,一夜之間竟生了白髮。

第三點是對皇上的恨到達極點,並且決心和過去那個有柔軟之心的自己徹底決裂,決心要復仇。於是她和葉瀾依合作害死了皇上。

歡迎關注我,帶你跟著甄嬛走進雍正王朝,看盡後宮的紛繁複雜、爾虞我詐!


姒莞萱


浣碧殉情,甄嬛發狠這件事,涉及到這樣幾個人物。

1,浣碧。

甄嬛的妹妹,是甄遠道出軌的產物,認祖歸宗後改名“玉隱”。浣碧知道果郡王最愛的是甄嬛,但他依舊嫁給了果郡王。

2,甄嬛。

《甄嬛傳》女一號,先愛雍正,失愛出宮後移情果郡王小叔子。雍正的絕情行為最終讓甄嬛與葉瀾依合謀殺死雍正。

3,雍正。


真愛只給純元,其他女人只是玩物。當雍正真正一顆心給了甄嬛時,卻沒發現甄嬛已經不是原先的“莞兒”。

4,果郡王。

雍正的十七弟,之前參與了九王奪嫡,對雍正的皇位有威脅。當雍正發現他對甄嬛有好感,直接發狠殺他。雍正殺果郡王,甄嬛和葉瀾依殺他報仇。

5,沈眉莊和溫太醫。


沈眉莊是甄嬛最好的朋友,這種好,甚至超過玉隱玉嬈這些親妹妹。沈眉莊難產而死,卻是源於溫太醫揮刀自宮。溫太醫是甄嬛的世交發小,青梅竹馬,他的自殘,甄嬛也必然算在雍正頭上。

6,葉瀾依。


果郡王的另一個愛人,果郡王之死,她沒有為果郡王殉情,而是決心殺甄嬛復仇。最後發現,雍正才是害死果郡王的禍首,因此殺掉雍正的血滴子,又殺掉雍正報仇。報仇大計完成後,葉瀾依也自殺而死,隨果郡王而去。

所以,甄嬛為什麼扯斷佛珠?

1,浣碧死去,其實未必只是為這個丫鬟妹妹的死,而是沈眉莊,果郡王,溫太醫三個人,再加上浣碧。四個人都需要她殺雍正報仇。扯斷佛珠,實際上是報仇的前兆。



2,果郡王之死,甄嬛都不能為他一哭,而浣碧卻為他殉情而死。甄嬛對果郡王,是自責,浣碧殉情而死,她是震撼和感動。那麼,甄嬛必須做出更震撼更感動的事情,才不辜負他和果郡王的一段情。


3,佛珠代表的是佛祖給嬪妃的“歲月靜好”,也代表著後宮的規則後宮的秩序。甄嬛扯斷佛珠,意味著她不再相信佛祖保佑,她要自己當佛祖。甄嬛扯斷佛珠,意味著她不再在意後宮的秩序和規則,她要重新定義後宮秩序。

《甄嬛傳》是後宮爭鬥的大戲,也是人性和智慧的鬥爭。甄嬛原以為智慧無敵,最後發現人性才是永恆。

甄嬛出軌小叔子,回來謀殺親夫,這件事一旦有了“真愛”做掩護,就有了無與倫比的正義性,你說不是嗎?


歷史知事


《甄嬛傳》中,果郡王被皇上用毒酒毒死,浣碧趕到桐花臺後看到的卻是一具屍體。皇上嫉恨果郡王,即便死了也不讓家人痛哭。

浣碧心中唯一的愛人死了,她頓時心如死灰也撞棺隨果郡王而去了。甄嬛因為果郡王的死,摔傷了膝蓋,再也不能跳舞了,不過以後也不用再舞了。甄嬛心中悲痛但為了自己家族也要好好活下去。皇上逼死果郡王還,還想堵住悠悠之口,不僅對其密不發喪送往關外安葬,還不讓家人為之一哭,確實心狠。甄嬛心中的恨意與日俱增。

甄嬛在傷痛之時突然聽蘇培盛說玉隱也隨果郡王而去,心裡最後一道防線終於崩潰。甄嬛一下子失去了兩位至親之人,頓時心緒大亂,用力之下扯斷了佛珠,眼淚流滿了臉頰。同時立刻命令蘇培盛去查清楚皇上為什麼要對果郡王下毒手。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原因是皇上命身邊的血滴子從果郡王府中偷出了他寫給玉隱的書信,上面張張背面都寫著“熹貴妃安”幾個字。這才是皇上要致果郡王於死地的最終原因。佛珠已斷,甄嬛再也忍受不了心中的怨恨,逐漸實施起謀害皇上的計劃。

甄嬛聯合寧嬪葉瀾依促使皇上吃了大量有毒的丹藥,使皇上的身體漸漸虛空,並命蘇培盛不時的將奏摺送到皇帝的面前,使他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因此皇上身體漸漸的垮了。在彌留之際,甄嬛又用大量的言語來刺激即將西去的皇帝,使他最終含恨離去。


凌瀾若微


扯斷佛珠這一情節的設計有趣且意義深遠。

看過《甄嬛傳》這部劇的人都知道,這一情節的出現是在甄嬛‘黑化’回宮之後,甄嬛與果郡王的戀情被皇帝所知道,皇帝設計讓甄嬛去毒死果郡王,而果郡王作為甄嬛的死忠追求者,毅然決然的喝了毒酒之後就死掉了。甄嬛迫於身份不能去送果郡王出殯,正在唸佛經時蘇培盛告訴甄嬛浣碧對果郡王而去了。


一時間失去了摯愛之人與至親之人,甄嬛或是出於悲傷或是出於憤怒無意識間扯斷了手中的佛珠。好了,背景介紹到這裡,下面來說說這個細節設計的妙處:


首先自從甄嬛回宮之後住在永壽宮,後面的劇情裡就可以看出甄嬛在房間裡放置了佛像時時供奉,可見從宗教信仰上來說甄嬛是信佛的,佛家教導世人慈悲與饒恕,而這佛珠就是佛家重要的物件之一。

甄嬛手中佛珠出現的次數並不多,印象深刻的有兩次:一次是扳倒皇后時甄嬛迫不得已利用並傷害了自己未出生的孩子,那時候她愧疚難過,跪在佛前誦經給自己的孩子;另一次就是這裡提到的果郡王和浣碧的死,導致甄嬛扯斷了手中的佛珠。



那麼這裡為什麼要這樣設計?不是佛珠從手中掉落,一般劇情里人聽到噩耗時正常反應就是手中的東西滑落,但是這裡卻沒有走尋常路,他讓甄嬛直接徹底了手中的佛珠。


這就預示著如果回宮後甄嬛還留有一點點慈悲與饒恕,那麼從扯斷佛珠的那一刻起那些都要被丟棄了,她十分有可能要出手對付皇上了,從後面查果郡王被害的原因、除掉夏刈、氣死皇帝都是最好的證明 。

其次這佛珠也有可能代表甄嬛對皇上的情感,即使微弱的就像一條能穿佛祖的線,但這一刻甄嬛親手扯斷它,讓一切不復存在,也許你會說甄嬛回宮後對皇上沒有情感,我卻相信即使這情感如絲如縷但依舊是存在的

,只是此刻甄嬛捨棄了這份情感。

End.

趙小念:寫娛樂也寫影視,想寫治癒系文字,想帶給你歡樂,我在努力。


趙小念


皇上對果郡王的感情十分複雜,一方面,在皇上登基前,只有幼小的果郡王對他十分真心。果郡王母妃舒妃在當時深得先皇寵愛,皇上本來就很多疑,他的母妃對他不怎麼親熱,先皇也不怎麼看中他,就算是現在登上了皇位,以前的事情對他來說也是很膈應的。而在血雨腥風的宮廷長大的皇上很難不察覺果郡王與甄嬛的私情,他就鐵了心要除掉果郡王,逼迫甄嬛給他喝毒酒,果郡王在甄嬛的懷裡死去。



果郡王死後,甄嬛傷心欲絕,不小心在桐花臺摔傷了腿,從此落下了病根,就算是這樣,甄嬛也不能表現出傷心欲絕的樣子,否則自己和果郡王的孩子也難保。就在果郡王出殯的那天,他的妻子浣碧絕望了,自己心愛的人死了,自己也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作為果郡王名正言順的福晉,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傷心,於是一頭撞死在了果郡王的棺材上。甄嬛在床上手拿佛珠一直在唸經,一夜的時間竟生出許多白髮。



她得知浣碧也死後,終於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她使勁弄斷了佛珠,終於哭了出來,一夜的時間竟生出許多白髮。為什麼這時甄嬛會有這個舉動?



一方面,因為十七爺死的時候甄嬛不能有傷心的表現,但是浣碧死後就不同了,別人會覺得甄嬛是因為自己的義妹突然離世,一時接受不了痛哭的。


另一方面,甄嬛扯斷佛珠,是將自己心中的壓力釋放出來,估計當時甄嬛已經在計劃為果郡王報仇了,扯斷這串佛珠只是報仇的第一步而已,正是她自己心中悲痛之情的外在表現。


儂好女神


《甄嬛傳》中,果郡王被皇上用毒酒毒死,浣碧趕到桐花臺後看到的卻是一具屍體。皇上嫉恨果郡王,即便死了也不讓家人痛哭。

浣碧心中唯一的愛人死了,她頓時心如死灰也撞棺隨果郡王而去了。甄嬛因為果郡王的死,摔傷了膝蓋,再也不能跳舞了,不過以後也不用再舞了。甄嬛心中悲痛但為了自己家族也要好好活下去。皇上逼死果郡王還,還想堵住悠悠之口,不僅對其密不發喪送往關外安葬,還不讓家人為之一哭,確實心狠。甄嬛心中的恨意與日俱增。

果郡王死後,甄嬛傷心欲絕,不小心在桐花臺摔傷了腿,從此落下了病根,就算是這樣,甄嬛也不能表現出傷心欲絕的樣子,否則自己和果郡王的孩子也難保。就在果郡王出殯的那天,甄嬛在床上手拿佛珠一直在唸經,一夜的時間竟生出許多白髮。

她得知浣碧也死後,終於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她使勁弄斷了佛珠,終於哭了出來,一夜的時間竟生出許多白髮。為什麼這時甄嬛會有這個舉動?

小編認為有兩層意思,第一層,相信大家都知道,便是太過傷心,短短几日,甄嬛便失去了他最珍愛的三個人,眉莊,果郡王,還有她的二妹,這樣的打擊只能拿佛珠洩憤。

第二層意思是,甄嬛再也不相信佛祖了,我們不難看到,甄嬛在劇中有許多次向佛神許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但是終不得人願,她不在相信神明會保佑她,保佑他愛的人,同時也下定決心要殺了皇帝。

扯斷佛珠意喻從此與佛倆散,不會再被佛事左右來安慰自己所做的黑化,也對心裡已生的殺機有了一個完美的襯托和鋪墊

至此後,扯斷佛珠的甄嬛徹底的變成了熹貴妃,也徹底的黑化了,終於將皇上氣死在眼前、而且死不瞑目!

個人的理解和看法,有不同見解的朋友們可以互相探討!


毛豆子樂


甄嬛當初回宮的時候,就已經預想到自己的危險處境。這不僅是來自皇后黨的威脅,還有她自己和果郡王的私情。隨著雙生子的出生,甄嬛也順利扳倒了皇后,但她和果郡王的私情也逐漸浮出水面。

皇上一直忌憚果郡王,當年的九子奪嫡事件,果郡王也參與其中,以皇上敏感多疑的性格,怎麼可能不在暗中監視果郡王?而此時得知果郡王對甄嬛的覬覦之心,他擔心他的江山,所以果郡王非死不可。於是他借甄嬛之手毒死了果郡王。


自己心愛的男人就這樣死在了自己的懷裡,甄嬛悲憤交加,為了自己的家族和孩子,卻又不能表現出一絲的悲傷。她負了他一輩子,卻不能為他痛快的哭一場,只能坐在床上手持佛珠唸經,一夜白了頭髮。禍不單行,不久之後便傳來了玉隱的死訊,她用力扯斷手中佛珠,留下兩行清淚。



果郡王的死她怕皇上懷疑,所以不能表現出來,只能唸經平復心情,如今玉隱也去了,她終於可以藉此痛哭一場了。扯斷佛珠也是她下定決心為果郡王報仇的表現,從此她心中再無佛,只有魔。她要復仇,她暗中調查皇上賜死果郡王的原因,從此一步步走上了復仇之路。




明天論娛樂


讀過甄嬛傳的我們都知道,雍正帝從小就不被自己的父母所寵愛,甚至可以說是父母對他冷淡,而反觀果郡王,從少就被康熙寵愛,親自教他騎射,完全是把果郡王當做繼承人一般,尤其是他的母親舒妃,對果郡王更是寵愛有加,而這一切的一切在雍正的心裡都是一根刺,就算是現在身為帝皇的他,心裡都不能磨滅。


而當雍正知道甄嬛與果郡王的關係後,他心裡的那根刺就被觸動了,因此賜下一杯毒酒毒死了果郡王,而甄嬛卻在這一場戰爭中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心愛的人離她而去,為了不被懷疑,為了自己的家族,她什麼都不能做,她甚至連一滴眼淚都不能為他流。

而甄嬛回去後,傷心欲絕,一夜就白了頭,身邊什麼都沒有,只有手裡的那串佛珠,而當浣碧殉情的消息傳來後,她心裡的防線終於奔潰了,而手中的佛珠也斷了,義妹死了,愛人死了,她什麼都沒有了,她心裡只剩下復仇。



而佛珠的被扯斷代表著她內心的奔潰,更代表著她那顆要復仇的心。


一縷風塵854


《甄嬛傳》中果郡王死後,甄嬛知道了浣碧殉情的消息時,為何要扯斷手裡的佛珠?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介紹一下浣碧



其實整部甄嬛傳中,甄嬛身邊的所有人裡,浣碧是最不靠譜的一個。

流朱為了甄嬛自己撞劍而死。

溫太醫為了甄嬛變成了太監。

錦溪為了甄嬛嫁給了蘇培盛。

眉莊也是為了甄嬛血崩而亡。

小允子是唯命是從不顧一切。



再來看看浣碧,不僅自私自利,還被曹貴人利用坑害過甄嬛,也為了自己的利益勾引過雍正等等等等好事,最後也是為了跟果郡王在一起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顧。

雖然浣碧沒幹過什麼實質性傷害甄嬛的事兒,心裡也只有為了自己的小算盤,但浣碧絕不是招主子待見的那種人。



浣碧,特經典,特招人煩的一句話:

我就是看不得誰誰誰的那個樣子,這句詞兒用於鄙視過安陵容,用於鄙視過孟靜嫻,用於鄙視過祺貴人,用於鄙視過葉瀾依,等等等等。我就想不明白了,浣碧除了是甄遠道的私生女,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外,她還剩下什麼,她還有什麼,她到底是哪來的這麼大的自信心啊?

所以很多觀眾其實也是特別討厭浣碧這個角色的。



做了以上這麼多鋪墊只是為了說明一點,浣碧除了是甄嬛是同父異母的妹妹外,跟甄嬛的感情應該不會特別好,所以甄嬛扯斷手裡的佛珠並不是因為浣碧。

只是甄嬛在接連遭遇,沈眉莊因為擔心自己被安陵容用一句“熹娘娘受了好大委屈”害死,溫實初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自宮成了太監,果郡王為了自己自飲毒酒而亡,這三記致命組合重拳後壓死甄嬛的最後一根稻草。


神精過閩


在我看來,甄嬛處於悲痛之中失去了所愛之人。不停地在捻佛珠,她心想,宏觀和靈犀、元冊還在,希望菩薩能夠保住他們!這一刻甄嬛心痛難耐只有把寄託交與佛。 蘇培盛傳來了話,浣碧殉情了。甄嬛扯斷了佛珠,浣碧是她親妹妹是親人,是父親的寄託,痛。再有知道了浣碧都可以為了果郡王去死,情深意重,難道自己就不是情深意重可以為了他去死,是果郡王為了她才失去了他本該閒庭的人生,自己還在這裡捻佛珠求菩薩來保護自己的孩子和家族嗎? 這一刻甄嬛明白了,再也沒有人來保護她了,如果她還這麼坐以待斃,下一個死的也許是槿夕,也許是她的父母,更有可能是果郡王的兒女,如果失去了這些人,這樣的人生還有何意義。要保住她珍惜的人,她必須鬥,而這次要斗的是當今天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佛珠對於甄嬛來說已經無關重要了。導演這樣的設置也代表了甄嬛徹底和皇帝決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