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號玩家》看區塊鏈遊戲的激勵機制

從《頭號玩家》看區塊鏈遊戲的激勵機制

前言:作為今年4月上映的現象級電影,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頭號玩家》可謂大獲成功。觀眾們樂此不疲地挖掘著電影中埋下的彩蛋,玩家們則熱情歌頌導演對遊戲這一“第九藝術”的完美演繹。

《頭號玩家》講述了未來人們通過VR技術在虛擬遊戲世界“綠洲”裡圍繞“遺產”進行的一番鬥智鬥勇的較量。然而,透過VR技術的外衣,我們卻可以依稀看到區塊鏈的身影。

區塊鏈與遊戲有著怎樣的聯繫?區塊鏈遊戲的背後有著怎樣的運作法則?或許我們可以先通過這部電影來領略一二。

非中心化

“綠洲”是非中心化的。我們知道,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分佈式的公共賬本,系統中每個人皆可參與記賬,賬本數據存儲在每個節點,各節點同步共享複製整個賬本數據,通過鏈接,人人都能擁有完整的賬本,這個賬本不會被篡改、牢不可摧。

虛擬世界“綠洲”即是以個人作為結點,而非某個中心化的服務器來存儲。在電影原著《玩家1號》小說中有提到,綠洲“採用了一種新型容錯服務器矩陣,可以從連接到的每臺計算機中獲得額外的處理動力”,這種與現實“雲挖礦”相似的情節設定,保證了服務器海量用戶數據的順暢處理,規避了系統崩潰或延遲等問題。

沒有中心,但每個節點又都是中心。“綠洲”世界是對區塊鏈技術非中心化&價值傳輸的奇妙詮釋。

從《頭號玩家》看區塊鏈遊戲的激勵機制

價值流通

電影中玩家們絞盡腦汁搜尋彩蛋、解鎖謎題的過程,與今天人們通過礦機計算“中本聰們”留下的數學算法何其神似,而電影中的“綠洲幣”除了可以購買虛擬的遊戲裝備外,還能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實現了虛擬與現實間廣義金融領域的價值互通,這與當前比特幣等一眾虛擬貨幣的情形一致。可以說,“綠洲”憑藉不受規模限制、不設訪問侷限的特點,構築了一個蘊含底層區塊鏈理念的未來虛擬世界。

從《頭號玩家》看區塊鏈遊戲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

區塊鏈的激勵機制是對作出貢獻的節點進行獎勵。以比特幣為例,鼓勵所有參與者集中記賬,為整個比特幣世界提供計算和記帳服務,進而產生新區塊,同時每產生一筆交易就把一定的比特幣支付給參與者,以激勵其貢獻儘可能多的算力。

在“綠洲”裡,玩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綠洲幣,包括充值、交易、完成任務等,這些豐富的機制設定也可以反向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提供參考,通過多元化的激勵手段以不斷獲得運算能力。

電影中的“綠洲”是無數現實玩家夢寐以求的未來遊戲形態,而“區塊鏈+VR技術”的體用結合或許也將是未來區塊鏈遊戲的發展方向之一,以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邏輯,未來遊戲界翻天覆地的變革將指日可待。

從《頭號玩家》看區塊鏈遊戲的激勵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