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鑒-深圳中藏紅山文化太陽神擺件

紅山文化太陽神為什麼值得收藏?

“外行人看紅山太陽神,只看到了它類人的外表,而內行人卻還能看見它身後的文化內涵”,一位研究紅山文化多年的學者說,“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是我國北方在新石器時期形成的一種較為重要的文化,一開始被籠統地稱為‘新石器時代文化’,1954年才正式命名為‘紅山文化’。其基本特徵表現在彩陶、之字紋陶器、細石器以及特有的掘土工具石耜和桂葉形雙孔石刀的製作上。”考古研究表明,紅山文化在宗教傳統方面具有明顯的繼承、發展關係,在建築、製陶、玉雕、陶塑等發麵也有顯著的成就,因此,不少書籍中都有寫到:“紅山文化為中華國家五千年文明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規定和影響了中華禮制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基本格局,在中華文明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藏·鑑-深圳中藏紅山文化太陽神擺件

紅山文化玉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紅山文化玉器最早發現於遼寧省凌源縣牛河梁遺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裡見到一件勾雲紋玉佩。以後,在紅山文化諸遺址中多有玉器發現,以凌源縣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縣東山嘴等遺址出土較多,內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漢旗大窪、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等處也有不少重要玉器發現。紅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數為動物造型的裝飾品,構成這一文化的顯著特徵。

6500年前的紅山文化的玉器就是中華文明象形文字的原始碼---系統化了的原始象形符號。紅山先祖們用玉器的形狀,使用位置,以及排列組合,創造了象形文字的基本象形原始碼。 這個基本象形原始碼先後和中國各地史前文化裡的文字因素互相影響融合,最終在夏商之時創造了甲骨文金文石文---中國的象形文字。 紅山玉文化就是紅山先祖將自然界裡的形象和現象複製和概括而成的一種人類信息溝通的象形符號。這類象形符號就成了中國象形文字的基本象形原始碼。

今深圳中藏有幸徵集到藏品:紅山文化鐵隕石太陽神擺件,規格高21cm,重1971g。

藏·鑑-深圳中藏紅山文化太陽神擺件

規格高21cm,重1971g

深圳中藏近日展覽的就是紅山文化太陽神和,紅山文化玉器由於在造型和玉質運用方面獨樹一幟,表現出很高藝術和文化價值,名氣直逼商周、西漢的古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欣賞價值、文學價值、文化價值、收藏價值與經濟價值,通過簡潔明朗的雕刻技術,達到具象和抽象的直觀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