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稜鏡下的人生「三觀

三稜鏡下的人生“三觀”

人生苦短,倏忽一下幾十年就過去了。小時候天天盼著自己趕快長大,現在卻總覺得這日子一天天地咋就這麼快呢?驀然回首,才發覺自己仍是一事無成。悽悽然,惶惶然,不知會有多少朋友如我這般?通過平時閒聊,好像這種情況也不少。只不過多數看法是,人都這樣唄!別人咋過咱咋過,有啥好大驚小怪的。這樣對待自己的人生,似乎怎麼看都有一種行屍走肉的味道。一天到晚胡吃海喝,困了就放倒,管它明日如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間已是齒落髮白,等著排隊去爬煙囪。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嗎?細思恐極。

回望昔日的同窗,有幾個是當年堅定的西漂者,那可是改革開放後帶頭去吃西餐的人。後來有開幾家公司自己當老闆的,有在跨國公司做高管的,也有搞投資掙到大錢的。留下的也不簡單,有一批是專家教授,有在上市公司做老總的,還有一批衙門裡的科處級領導。再不濟的也能做個生意,掙個房子、車子,把孩子送到國外去鍍金。大概盤點了一下,好像都不白給。貌似只閃下了我一個,家徒四壁,兩袖清風,無所作為。現如今是厚著臉皮蹭到網上,來和年輕人侃大山,真的是惶恐之極。虧得他們當年都還叫我一聲班長,現在卻把我晾在一邊,真不夠意思。當然這是說笑了,你自己不努力,怪得了別人嗎?

我的這些同學所從事的行業不同,各自成就也不一。共同的地方,是都有放眼看世界的開闊視野,積極作為的人生態度,不甘人後的精神,光明磊落的處事風格,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心。不知這算不算是正確的人生“三觀”,我認為起碼應該算是其中的一種。做為“三觀”,是人生必備的要素,“三觀”有問題,其人生或難有大的起色。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其實根本不知道人生“三觀”是什麼東西,他們對此自有簡便的處理辦法。從我周圍的街坊鄰居來說,那就是你看我,我看他,大家比大家。東家長西家短,那是每天必有的談資。包打聽者比比皆是,想躲都躲不開。氣有笑無成了生活常態,家裡多了個戴帽翅的,就瞧不上那些沒有的;家裡出了個能掙銀子的,也能到處人前炫耀。似乎離開了這些,日子就了無生趣一般。這大概就是芸芸眾生的生活常態了吧!好不好對不對都沒關係,反正大傢伙彼此半斤八兩,誰也不說誰。

按詞典釋義,世界觀又叫宇宙觀,是人們對世界總的根本的看法,在階級社會中帶有鮮明的階級性。人生觀則是在世界觀的基礎上,人們對人生的看法。價值觀沒有解釋,大概可理解為是對人類生存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竊以為,合適的人生“三觀”應該是在辯證唯物的基礎上,秉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積極向上,努力作為,豁達樂觀,為人謙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終將自己的人生同國家、社會的命運連在一起,盡己所能,多做貢獻,這樣的人生才會顯得有意義和價值。如果整天只會扒拉著算盤珠子,緊盯著自家那一畝三分地的收成,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唉聲嘆氣。這樣即使能夠腰纏萬貫,人前顯擺,自己心裡就一定如意?那也不見得,人比人氣死人嘛!

人生“三觀”的概念解釋只有一種,也沒有規定是非好壞的標準。透過三稜鏡後卻是七彩紛呈,人各不同,各有各的標準,這個三稜鏡就是人的私心和慾望。很多人都喜歡把符合自己意志的標準標榜為正確答案,而視別人的觀點為不正甚或異端邪說。豈不知這種帶私的標準都是為自己服務的,難有公眾說服力。如果真要有個標準,那就是且只能是滿大街都能見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則正,不合則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