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客戶,和全員有關

盤客戶,和全員有關

有朋自遠方來,想開拓上海的業務。

我們在咖啡館見面,朋友拿出印刷精美的公司簡介,想讓我預判這種新業務的上海錢景。

那個下午我有點恍惚,神聊之後給的忠告很簡單:“先了解一下上海的市場和客戶吧!”

因為不敢對一種新業務妄加判斷,也不想駁了對方遠道而來的興致,折中之下——讓市場說話。

但市場具體是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市場是具體到客戶甲乙丙丁。

盤客戶,好像已經不是銷售條線的專有名詞了。

盤客戶,和全員有關

一、 盤客戶成為全工種的工作流程

盤客戶這三個字,來源於銷售人員在每天例會上的彙報重點。

這裡所指的客戶,其實就是購房者。

而銷售人員的彙報,無外乎是向上級彙報每天接待和跟進某個購房者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要點,具體到:

1、 溝通下來客戶怎麼說?

2、 客戶有什麼抗性?

3、 客戶(喜歡的基礎上),成交有什麼硬性障礙?

盤客戶更多是類似我們小時候複習功課的“過電影”,而這個過程中,銷售員需要或詳細或概括客戶的真實症結,以讓領導瞭解並給予適當的對策指導,以便銷售儘快回覆並加快解決問題的速度,並最終儘早成交。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有兩點至關重要:

1、 銷售員描述或概括客戶情況的真實和準確;

2、 銷售經理回覆的對策路徑是最合理最簡潔最有效的。

以上兩者缺一,都可能導致了誤導和誤會,並最終流失這個客戶。

所以,在一些豪宅項目,因為上客量有限也因為購房者閱歷和購買力的高端,一個年輕的銷售人員往往難以拿捏和搞掂,銷售經理甚至總監在這個時候需要給予一針見血的技術支持。

今天的商業環境中,卻不僅僅是銷售在面對盤客戶的剛性需求,而是各個工種——因為都有自己具體到人的談判對象,所以都需要抓住有限的對話時機,以加快工作的推進,盤客戶就此成為了全員話題。

市場:在接活的過程中,絕不只是把自己公司介紹清楚或包裝華美,不瞭解對方想要什麼,如何有針對性揚長避短?

客服:

在處理客戶投訴過程中,不僅僅是好言好語,更多要儘快解決問題,而儘快解決的前提是儘快瞭解(矛盾焦點)。

策劃:閉門造車是一種過去的常態,但銷售條線的效果反饋如果不掌握,再好的點子也是自娛自樂自嗨。

即使如後臺財務、行政、人事甚至秘書,因為分別要對應打交道的人不同,或員工或領導或應聘者,不瞭解對方訴求,兜轉過程中浪費的人力物力財力,癥結還是在於沒有盤好客戶。

舉個例子,人事在招聘過程中,涉及瞭解對方應聘的目的、糾結的原因、關注的重點、最大的看重,面試何嘗不是一輪彼此把對方當成客戶的盤客戶過程呢?

盤客戶,和全員有關

二、 如何盤好客戶,不僅是換位思考

盤客戶,對N多人特別是銷售條線的人員來說並不稀奇,但問題是為什麼人人都在執行這個過程,但結果天差地別呢?

回到上一段落說的所謂兩個技術要點,看起來好像簡單,其實這裡面還是存在著思維、反應、認知、對策和方式上的高低立現。

因為誤解誤會導致的盤客戶誤導千差萬別就不一一贅述,但嘗試在流程中進行自我剖析和考核,是不是也是一條路徑呢?

盤客戶,和全員有關

(一) 瞭解真實痛點,而非口頭痛點

所謂叫言不由衷,有些誤會其實不是盤客戶的發起者所導致的,更不是看低他們的智商情商,只是有時候客戶“說的的確不是真話”,或者客戶話中有話,而無法洞悉說來話長的背景,造成誤會也就難免。

因為客戶表達的顧忌和迴避,導致字面釋義的確容易被誤解,源頭上的差別,經過一輪一輪的轉述和消化,就算當中的COPY走樣程度被壓到最小,一個出發點陳述的偏差,結果自然不會正確。

充分溝通是唯一辦法。

因為一次溝通的回覆,是客戶的看法和結論,本身就存在偏差或者再商榷的可能,你不多談幾個回合就無法瞭解更多背景和細節,完全相信客戶,但若果客戶也錯了或者也反悔了呢?!

多溝通,幫助客戶梳理以產生正確的客戶陳述——哇,我們不僅要接收信息產生反饋,還要幫助信息方去蕪存菁啊?

是啊,工作量又大了,但問題是這生意,你到底是做,還是不做呢?

盤客戶,和全員有關

(二) 提供多個選擇,而非迫客戶就範

在瞭解了客戶的真實情況之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信息分檢和反饋。

真實的信息,產生真實的彙報,再加上領導英明的指點,好像萬事就OK了呀!

非也。

這裡要談一下盤客戶的態度問題,就像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有些主觀和客觀原因,導致了“我方僅提供一個方案或幾個菜單,但無法做到完全的一對一解決方案”,主觀是因為制度或人的官僚,客觀是因為解決者個人或團隊的縛雞之力。

就像那些個國企大老爺推出的套餐,看起來給消費者提供了多個可能,但往往消費者最終只能在幾個方案中挑一個相對方案,而做不到也找不到完全貼心方案。

“找不到最合適的,就找一個差距最小的”,這也是盤客戶的一種態度和回應,“差不多主義”要看你如何評價:若和死板一塊相比,它是進步;若與個性定製競爭,它終不得優勢

就像有些客戶提出的痛點,屬於的確無能為力,那又是另外一個討論範疇了,當然也不排除往往被銷售人員用來搪塞的籍口。

盤客戶,和全員有關

(三) 換位(模擬)前置,縮短溝通成本

再來談談方式創新。

看起來很簡單的換位思考,如今變成了盤客戶這個環節的葵花寶典,但問題還是存在:同樣換位思考,為什麼大家換出來的結果天差地別呢?

有些同事會抱怨:“客戶不肯多說,我有什麼辦法?”

當然不能用武力撬開客戶的嘴巴,說不說是他的自由。

得不到足夠的素材,何以拼接客戶意願?

世界盃期間,就舉一個足球的例子:如今,再初級的球迷,都可以認同足球場上,一直被忽視其實很重要的一個位置叫做後腰,看起來就是後衛線之前的屏障,就是一個攪屎棍就是一個搶球者,為什麼重要呢?

他不僅要會搶,還要知道搶下球之後,第一時間用最合理簡介的方式由守轉攻,他的腦子不僅要想如何搶(到),還要考慮如何傳(到位)?

但如今世界足球中,一個好的後腰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被重視和認識?從馬克萊萊到馬斯切拉諾到坎特。

好後腰搶球成功率高的關鍵是什麼?

預判,他早於對方判斷出其出球方向和意圖,自然攔截成功的概率就高咯。

若也按照盤客戶盧瑟的雙手一攤:“我怎麼知道他想怎麼傳球?”

他想當然不會告訴你,他想之前是你想,先天下之想而想唄。

回到盤客戶。

有一些是主動的押注,即客戶反饋或表現出來的某些細節,可以被用來做判斷素材,從而大致揣摩言下之意或話中有話的真實痛點和意圖。

那樣的場景沒有發聲,預判怎麼做?

預判這個環節中,很重要一點是對場景的預判和生成,你想:

1、 客戶可能會考慮幾個問題?

2、 他可能在哪幾個問題上卡殼?

3、 哪幾個問題可能產生本能的回絕藉口?

被害人都死了,好的法醫為什麼可以通過蛛絲馬跡來拼接和還原現場,沒有人來對他過程中的判斷予以支持和反對,但事實在終點做出判斷。

絕對依賴客戶提供陳述,本身是一種偷懶,有時候要先於客戶開口之前去代入場景中,可能會有心領神會的驚喜哦!

盤客戶,和全員有關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前些年第一次聽到盤客戶這個說法,很是不屑,但這些年從旁觀到參與,不僅認同了客戶瞭解的重要性,也實在找不出第二個動詞,來替換這個約定俗成的“盤”字。

那就恭敬不如“聰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