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钛“出海”再下一城 智能信贷解决方案进军东南亚

4月16日,品钛(PINTEC)与新加坡大华银行(United Overseas Bank,UOB)在新加坡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华钛科技(Avatec.ai(S)Pte Ltd,简称为Avatec),合资子公司将向金融、零售、电商等B端机构输出

智能信贷技术服务。

品钛“出海”再下一城 智能信贷解决方案进军东南亚

去年,品钛已与富卫集团在新加坡建立了合资公司PIVOT在东南亚地区推出财务管理和智能投顾服务,今年又再次接力了中国金融科技出海的下一棒,进入信贷科技领域。与直接在东南亚展开放贷业务不同,华钛科技更加地差异化发展,与东南亚一系列的互联网企业和场景合作,对前者输出信贷技术。

随着国内消费金融市场由蓝转红,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金融科技出海东南亚的潮流愈演愈烈。

近几年,不但BATJ等大型互联网企业通过投资、收购、建立合资公司等多种方式进军东南亚;宜信、陆金所、同盾、闪银等国内知名Fintech企业也先后登陆东南亚。

品钛“出海”再下一城 智能信贷解决方案进军东南亚

东南亚之所以成为国内金融科技的出海“圣地”,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拥有近3亿人口的东南亚第一人口大国印尼,其银行贷款仅占信贷市场约3成,其金融服务的渗透率非常低。另外,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人口红利等天然条件不必赘述,而快速普及的移动互联网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居民消费力为东南亚信贷市场的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品钛“出海”再下一城 智能信贷解决方案进军东南亚

“更重要的是东南亚的基础条件和市场性质与中国很相似。”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拥有优厚的资源并不是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掘金东南亚的唯一动力,东南亚地区与曾经的中国市场有着征信基础薄弱、金融服务的缺失等相似基础,赋予了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东南亚的信心。

品钛这一次的出海之举,拥有不少特点。

为了顺利进入东南亚市场,与东南亚本土企业合作是最常见的打法,类似的合作案例在BATJ的东南亚布局中不胜枚举。

例如,京东就曾投资印尼出行平台Go-Jek、在线旅游门户Traveloka、与东南亚大型零售商尚泰集团共同成立金融科技合资公司;蚂蚁金服注资菲律宾数字金融公司Mynt、与印尼Emtek集团成立子公司开发移动支付,阿里投资印尼电商平台Tokopedia、东南亚主流电商Lazada;腾讯收购泰国最大门户网站Sanook.com、投资泰国数字内容平台Ookbee。

值得注意的是,BATJ更倾向于投资电商、零售、支付等相关企业,从场景生态的角度切入。而品钛本次的合作对象大华银行作为东南亚本土银行,这个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的合作伙伴为合资公司华钛科技Avatec带来的是不一样的支持力量。

大华银行是东南亚最有影响力的银行之一,成立于1935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各地拥有分支机构,全球范内拥有超过500家办事处,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南亚市场初来乍到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最担心的问题是水土不服和当地的政策风险。 而大华银行对本地C端用户有长期接触与了解,在对当地金融监管政策的理解、与当地金融监管层的沟通方面具备优势,能从品牌背书、信贷产品设计、营销获客、贷后管理等方面为华钛科技起到支持作用,可以说是一剂避免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在东南亚“水土不服”的良药

东南亚市场本已有了BATJ等互联网巨头盘踞,又有闪银、掌众金服等不容小觑的头部互金平台参与其中,品钛作为东南亚消费金融市场的后入者,可利用大华银行的低成本资金、本地客户数据、网点等本土银行资源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国内,品钛本身有与其他金融科技企业不同的特征。其主要通过基于“读秒”信贷决策引擎的多种解决方案,切入到信贷场景的多个垂直细分领域,参与运营场景分期、现金贷款等多种类型的信贷产品,服务个人、SEM等不同客群类型。

这些已经过国内信贷市场检验的业务模式、风控技术、市场经验、对业务风险与政策风险的预警机制等,对未来华钛科技开发与国内有颇多相似之处的东南亚信贷市场,有着借鉴意义。

品钛目前联手了包括新网银行、中国电信翼支付、唯品会、携程、去哪儿、微店、沪江网校等在内的多个合作主体,在3C、旅游、教育、小微商户贷款等多个信贷场景开展业务,参考其在国内的业务线发展,华钛科技在东南亚同样可能通过链接本地金融机构和消费场景迅速打开市场。

正如当初国内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风控技术给中国传统信贷业务带来的影响,创新力量的出海,同样会深远影响东南亚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中国金融科技出海东南亚的浪潮中,一批接一批的弄潮儿冲上前线,但激烈的同业竞争、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的文化环境、海外市场未知的政治风险和信贷市场考验仍然是巨大的威胁,中国的金融科技每迈出任何一步,仍须万分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