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2018|大山爲你喝彩——記寧陝縣新場村「第一書記」陳苗

攻坚2018|大山为你喝彩——记宁陕县新场村“第一书记”陈苗

攻坚2018|大山为你喝彩——记宁陕县新场村“第一书记”陈苗

陳苗(中)到村民陳拾順家中走訪,叮囑其在雨季要注意防汛防滑 本報記者 王纏衛 文/圖

7月5日,秦嶺腹地,大山深處。寧陝縣新場鎮新場村雨後初晴,空氣悶熱、潮潤。陳苗從村民吳恆彥家出來時衣服和汗水攪和在一起。山裡連續下雨,作為新場村“第一書記”,他不放心,專門到吳恆彥的家看看。

陳苗是寧陝縣委宣傳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去年6月,他被縣委組織部選調到新場村當“第一書記”,做精準扶貧工作。“儘管有一年的駐村扶貧工作經歷。但是,我還是感到心裡沒底。”回憶起剛駐村時的情景,陳苗坦言,自己初來乍到,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融入”。心裡沒有答案的陳苗,到任的第一天就走進村民吳恆彥家,問問孩子學習情況。到村民王選彥家,問問還缺啥短啥。慢慢地陳苗和群眾無話不說,沒過多久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況。吳恆彥家中四口人,兩個孩子都在外讀書,妻子在新場小學做炊事員,自己靠打零工掙錢。陳苗在瞭解到他家的情況後,為他制訂了入股養殖合作社,夫妻二人繼續務工增加收入的幫扶計劃。

一開始,吳恆彥夫婦對入股合作社有顧慮,對縣上制訂的獎補政策也不瞭解,怕入股後分不到紅。陳苗和鎮、村幹部多次上門講解政策。得知有這麼多好政策,吳恆彥來勁了。去年,他入股合作社代養生豬16頭。當年全家通過領取產業獎補、合作社分紅收入1.2萬餘元。

寧陝的農村,在家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孩子和殘疾人。這一部分群眾自我發展和承擔風險的能力很弱,在產業發展上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陳苗在引導群眾發展產業中,充分發揮支部作用,選準產業後,四支隊伍廣泛宣講政策,支部協調矛盾推進產業進度,幫扶幹部多次上門動員,爭取包幫部門產業獎補資金,引導群眾發展產業。 “我是黨員,作為村‘第一書記’,我將帶著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推動精準脫貧政策落地,引導群眾持續發展產業。在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的同時,早日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陳苗說。

走進新場寶峰種養殖合作社,20座整齊的大棚一字排開,20幾名工人在有條不紊的工作,綠油油的辣椒苗鋪滿了每一座大棚,一片繁忙的景象呈現在眼前。“這是年初鎮長、陳苗帶領我考察的項目。”寶峰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劉海峰說到。

去年,新場村依託揚晨牧業和寶峰種養植合作社,40戶貧困戶參與入股,出欄生豬600頭,老百姓每股分紅100元,40戶貧困戶戶均分紅1000元以上,分紅比例達到了10%。

既要甩掉窮帽子,又要過上好日子。今年,新場村又引進發展新場米椒種植項目,繼續依託“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借力“三變”工作,把土地資源變成資產,把村集體的土地和村民的土地入股合作社,簽訂協議每畝土地保底分紅300元,村民還可以在企業務工,使他們能夠在家門口掙錢。3月底,辣椒種植項目已在新場村落地,20個育苗大棚已投入使用,項目輻射到新場全鎮和龍王鎮3個村。

如今,新場村已形成“支部+產業大戶+貧困戶”模式,發展養蜂合作社1個,養蜂500餘箱,年出蜜5000餘公斤;發展特色養殖場兩個,造佔地面積600平方米的林麝養殖場21個,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的梅花鹿養殖場1個。 看著新場村一點一滴地變化,看著村民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陳苗信心十足,他堅信寧陝縣的每一個村都能夠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生活。今年6月,陳苗被安康市委評為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

來源 陝西農村報

精彩回顧

@所有人 看過來!寧陝最全的脫貧攻堅政策都在這裡……

攻坚2018|大山为你喝彩——记宁陕县新场村“第一书记”陈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