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將建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羣,2025年建300個國家森林城市!

點擊星標

2020年我国将建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25年建300个国家森林城市!

收藏我,第一時間看好文

2020年我国将建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25年建300个国家森林城市!

7月6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森林城市 綠色共享”專題論壇舉辦。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在會上指出,當前,世界各國普遍重視並大力實施城市綠色基礎設施戰略,形成了全球應對城市化生態環境問題的新熱潮,力圖通過增加森林和綠地,打造完備的城市森林生態網絡,提高宜居水平,擴展生態空間,推動城市綠色發展。中國是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2004年以來,中國政府在29個省(區、市)開展了森林城市建設活動,授予138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形成了推進城市生態建設的創新模式和重要抓手。

彭有冬說,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國林業和草原系統將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中國森林城市建設質量和水平,完成好森林城市建設在拓展區域發展空間、營造城市宜居環境、擴大生態產品供給等方面的重要任務。力爭到2020年,在全國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200個國家森林城市,初步形成符合國情、類型豐富、特色鮮明的森林城市發展格局。到2035年,基本實現森林城市生態服務均等化,全民共享森林城市建設的生態福利。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分享借鑑森林城市建設的理念、技術和經驗。

2020年我国将建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25年建300个国家森林城市!

論壇發佈了《全國森林城市發展規劃(2018-2025年)》,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200個國家森林城市;到2025年,將建成300個國家森林城市。

《規劃》確定了“四區、三帶、六群”的中國森林城市發展格局。“四區”為森林城市優化發展區、森林城市協同發展區、森林城市培育發展區、森林城市示範發展區。作為森林城市建設的主體區域,將充分結合區域發展程度,分類側重推進森林城市建設,主要目標是形成有區域特點的森林城市建設模式。“三帶”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森林城市防護帶、“長江經濟帶”森林城市支撐帶、“沿海經濟帶”森林城市承載帶。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城鎮、城市發展帶,將提高生態支撐能力,主要目標是為國家發展戰略提供生態支撐,通過城鄉統籌發展提升城鄉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六群”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株潭、中原、關中-天水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作為各區域的森林城市群建設示範,將提高城市的生態承載能力,主要目標是推動森林連城,加強城市間的生態空間一體化。

2020年我国将建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25年建300个国家森林城市!

《規劃》明確,森林城市群建設將針對城市群發展對林業生態、產業、文化等多種服務功能的需求,以及有效應對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的社會期待,依託河流、湖泊、山巒等自然地理格局,構建互聯互通的森林生態網絡體系,使城市群地區藍綠空間佔比50%以上。在初步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的同時,鼓勵和支持各省(區、市)建設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性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建設將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增加城市森林面積、提升城市森林質量、增加城市居民遊憩空間為目標,加強城市森林建設,使森林覆蓋率達到《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要求,城區樹冠覆蓋率達25%,城區主、次幹道中,林蔭道路里程比例達60%以上。

《規劃》提出了森林城市發展的6項建設內容。一是擴展綠色空間,拓展城區生態空間,建設環城森林,開展村鎮綠化美化。二是完善生態網絡,保護現有森林資源,建設城市間成片森林、溼地,建設區域生態廊道,建設道路、水系林帶。三是提升森林質量,培育近自然森林,提升鄉村景觀林,增加生物多樣性,提高森林樹木養護水平。四是傳播生態文化,增加生態文化場所,推動全民自然教育,開展宣傳推廣活動。五是強化生態服務,拓展生態遊憩空間,完善休閒綠道網絡,發展惠民生態產業。六是保護資源安全,加強森林火災防控,加強有害生物防治。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