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作!體制內醫生可以創業開診所了

近日,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廣州市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到2020年,廣州目標是達到社會力量辦醫能力明顯增強,社會辦醫療機構床位數和診療服務量年增長率持續遞增,逐步實現床位數和診療服務量佔總量30%的目標。

鼓勵社會力量設置醫養融合體

在拓展多層次、多樣化服務方面,《方案》提出,廣州鼓勵發展全科醫療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運營高水平全科診所,為居民提供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等簽約服務。支持執業範圍為“全科醫學專業”的全科醫師到社區、鄉鎮設立個體全科診所。《方案》明確,支持社會力量舉辦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診斷、安寧療護、消毒供應、血液淨化、健康體檢(管理)等專業機構,在滿足醫療核心功能和確保醫療安全的前提下,實現醫學影像、醫學檢驗、消毒供應中心等資源共享。在眼科、骨科、口腔、婦產、兒童、腫瘤、精神、老年病、慢性病、醫療美容等專科以及康復、護理和體檢領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品牌服務機構,並探索建立和規範社會資本開展非急救轉運業務管理制度。

《方案》提出,廣州將全面放開在養老機構內設置醫療機構和在醫療機構內設置養老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設置醫養融合體。鼓勵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到養老機構、社區老年照料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一家機構可同時掛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牌子,享受醫療行業和養老行業的雙重政策優惠。

在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方面,《方案》中提出,今後將放寬市場準入,出臺廣州市區域衛生規劃、醫療衛生機構設置規劃,原則上將增量空間主要留給社會辦醫療機構,並向社會公佈。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佈局限制。在審批專科醫院等醫療機構設置時,將審核重點放在人員資質與技術服務能力上。

同時,鼓勵具備醫療管理經驗的社會力量探索通過醫院管理集團等形式,參與公立醫療機構管理。嚴格落實公立醫院舉辦特需醫療有關規定,除保留合理部分外,逐步交由市場提供。

在推進醫師多點執業方面,《方案》提出,廣州將全面實行醫護人員區域註冊制度,鼓勵公立醫療機構在職醫師和退休醫師到基層設立個人診所。允許兼職執業醫師開辦診所(含中醫),鼓勵兼職執業護士開辦護理機構。同時,鼓勵商業保險機構與社會辦醫療機構合作,加快發展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機構和執業人員的醫療意外保險等多種形式的醫療執業保險,健全醫療風險分擔機制,完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機制。

作者 / 吳瑕 蔣雋 來源 / 信息時報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微信群:請加管理員微信linchuangkuakao,請務必標註您的專業、學歷、職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