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前言

俗話說得人才者得天下。古往今來,人才對於一個胸懷大志所有作為的人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為過,一定是多多益善,必欲求之而後快。很多梟雄帝王起於庶民微末但是就是因為對人才有著足夠的重視,採取了非常好的人才招攬政策,讓人才為自己所用,最終成就了一番霸業。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示意圖

我們知道三國時候蜀漢是劉備建立的,劉備字玄德,自稱漢中山靖王之後,擁有著漢室血統,並且也憑藉著這個金字招牌招攬了不少忠於漢室的人才追隨自己並最終建立了蜀漢,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但是魏蜀吳三個國家中蜀國是最先滅亡的,除了他的土地面積小,人口少國力不足,以及蜀漢劉禪政權的腐敗無能任用宦官亂政等幾個原因外,蜀漢人才數量不足,尤其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相對魏吳兩個更是不在數量級別上。“蜀漢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成了蜀漢政權人才凋零的真實寫照。

那麼為什麼蜀漢政權的人才那麼少呢?這個還要從劉備不如另外兩位善於聚攬人才有很大的關係。下面我們要介紹的這幾位虎將,都是當時名動一時的虎將,還或多或少都和劉備有些關係。可惜最終都沒有為劉備所用,反而成了魏吳兩國的棟樑之才。這不能不說是蜀漢政權的莫大損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將領呢?

虎將1 太史慈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太史慈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這句話就是太史慈說出來的,也說出了多少英雄豪傑造時勢的氣概。太史慈少年熟習各種武藝,猿臂神射箭無虛發,是名副其實的神箭手。並且還是一個孝子。在黃巾大起義的時候,因為北海相孔融平時對太史慈的母親特別的友善,經常幫助她,在孔融被張角部將圍困的時候,太史慈母親感念其德差遣太史慈單騎解圍,也因緣際會認識了時任平原相的劉備。只可惜當時的劉備還沒有太大名氣,並且對太史慈也沒有多大的吸引力。總之,兩人一面之緣後從此再未相見。劉備也失去了一次招攬英才的機會。

PS:關於為什麼太史慈不願意留在劉備處,還有一個說法是說太史慈其實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並且實幹的人,當時太史慈在衝出重圍到劉備處搬兵的時候,劉備錯愕的一句“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的獻媚語態讓太史慈很反感。總之兩人相處無感,最終陰差陽錯。只能說緣分不夠吧!

虎將2 田豫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田豫

田豫,曹魏政權的名將。常年鎮守曹魏北部邊疆。威懾匈奴蠻族。這個人的用兵能力也是一流的,曾經在公孫瓚那裡和劉備一起依附公孫瓚。在之前公孫瓚的舊部來攻打公孫瓚的時候,其他人都嚇得躲了起來但是田豫挺身而出,大聲指責叛將不忠不義,並且申明城牆堅固,對方要攻打必然會付出極大的代價來威懾對方。最終對方摸不清底細並且也是羞愧難當最終撤兵。通過這件事情也能看出田豫是一個有膽有識有謀口才也極好的人。劉備也是非常看重他。可惜最後劉備決定棄瓚(公孫瓚)投謙(陶謙),長途跋涉,但是這個時候田豫的老母病危,需要回家照料,因此兩人灑淚而別。從此田豫也沒能加入到蜀漢陣營中,反而成為了曹魏的一員虎將,為曹魏鎮守北部邊疆,受到了曹魏政權的重用。假如當時劉備強力挽留田豫和自己一起南下,相信歷史很可能改寫。

虎將3 呂布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呂布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見呂布真的是人中龍鳳,一員虎將,同時也是東漢紛亂割據勢力中的一股,當年被曹操擊敗之後,投奔坐擁徐州的劉備,為劉備所厚待。但是呂布不甘一方諸侯為他人差遣最後還是選擇了聯合袁術襲取了徐州並且背叛了劉備。假設劉備當時能夠收了呂布為自己所用,估計五虎上將就要變成六虎上將了。可惜,歷史沒有假如。

虎將4 張遼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張遼

張遼是曹魏政權的名將。但是他最初是跟隨呂布南征北戰的,最後呂布殞命白門樓之後,曹操愛惜張遼的將才,赦免了他。從此張遼加入了曹魏陣營。

張遼是關羽的同鄉,並且兩人私人關係非常的好。在關羽被曹操擒獲投降後,也是張遼和關羽走的最近,處處關照關羽。當時張遼跟隨呂布時候,假設劉備可以收服呂布,相信張遼也會跟隨劉備。憑著他的卓越的軍事才能,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都是小case。

虎將5 高順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高順

高順是呂布手下大將,作戰勇敢屢立戰功。他的直屬部下七百餘人,號稱千人,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嚴守軍紀軍備嚴整且作戰時相當勇猛,高順每次率領著部隊攻擊敵方陣營,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高順率領之部隊有“陷陣營”之美譽。他統帥的陷陣營是東漢末年少有的精銳部隊。稱之為東漢的特種部隊也不為過。看看這支部隊的赫赫戰功:

公元198年,一次劉備被呂布逼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出了大將夏侯淳率領大軍去支援。但是呂布在高順張遼的率領以陷陣營為骨幹的大軍反擊下,曹操劉備的兩支大軍都潰敗了。夏侯淳的一隻眼睛還被射瞎。能以一隻步兵為主的軍隊擊敗擁有關羽張飛夏侯淳等實力武將的陷阱營可謂一枝獨秀,實力卓然。

而能作為這支精銳部隊的領導人高順,絕對是擁有著不同一般武將的領導魅力。只可惜高順太過忠誠,在呂布被曹操擊敗殺掉後,高順也隨著呂布一起被殺,讓人想起隋唐時期的瓦崗單雄信。如此將才沒有被劉備成功收服,惜哉!

武將6 曹豹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曹豹

曹豹是陶謙的部將。也是徐州精銳丹陽兵的統帥。在陶謙死後,劉備自領徐州牧,曹豹聽命其賬下。和張飛一起守徐州。但是萬萬沒想到,張飛實行禁酒令之後,曹豹自己在家中飲酒被舉報,張飛為了立威打了他幾馬鞭當眾羞辱曹豹。由此引發了曹豹的叛變。他暗中聯合呂布,兩人裡應外合攻取了徐州。張飛在逃亡出城期間趁亂殺掉了曹豹。最終徐州讓呂布所佔。

虎將7 文聘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文聘

文聘是荊州牧劉表兒子劉琮的部將,劉表在時,文聘作為荊州大將鎮守荊北,抵禦北方諸侯的攻擊襲擾。劉備依附劉表的時候,荊州氏族豪強們都紛紛來歸附,劉備也趁機收羅了不少荊州籍的武將。但是文聘是一個忠誠於劉表的人,劉表死後,他的小兒子劉琮率眾投降了曹操。文聘也隨著一起投降了曹操。

作為曹操的大將之一,文聘威名遠揚,假設劉備有心,是完全可以藉著劉琦(劉表的大兒子,和劉備友善)的關係,來拉攏文聘收到賬下的。可惜還是錯過了。

虎將8 張任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張任

張任是劉璋下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一直拜在劉璋門下,同時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將士,深受劉璋的重視。除此之外,張任為人正直忠義,在劉備襲取益州的過程中,張任和劉璝等劉璋部將在涪縣一帶和劉備展開了長達一年的拉鋸戰,有效的阻滯了劉備軍團進軍成都的步伐。並且設計在落鳳坡射死了輕舉冒進的鳳雛龐統,取得了保衛戰的重大勝利,一度讓劉備軍團陷入困境。最後因為兵微將寡失敗被劉備擒獲,他聽聞張任忠勇,親自去為張任解開綁帶勸降張任。張任厲聲回答:“老臣我不是不會侍奉二主的!”於是最終被殺,劉備也為之嘆息。

虎將9 劉璝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劉璝

劉璝(gui,一聲)是東漢末年劉璋的部將,也是劉璋部下忠義之將。和張任一起,曾經率領益州兵雒城防禦戰中足足抵擋了劉備軍團一年的時間,可惜最後還是被劉備用計攻破,亂軍當中在劉璝也是不知所終,可能死於亂軍當中。假設劉備收服了這位荊州本地大將,那麼蜀漢北伐的名將中,可能就又多了一位。

虎將10 龐德

劉備錯失過的十大猛將,如果爭取過來統一大漢江山只是時間問題

龐德

龐德原來是西涼軍閥馬超韓遂的部下。馬超在潼關大戰後戰敗,被迫投奔了張魯。最終張魯被曹操用計襲破征服後,馬超率軍投奔來劉備,做了劉備的開國五虎上將之一。而他的部將龐德最終投降了曹操。龐德這個人很重視忠義兩個字。而且超強自信。他入曹營之後急於立功,曹操在救援荊襄時候指定於禁為主將,龐德自告奮勇的做先鋒,在汜水關一戰,一聽到關羽的名字,曹魏的將領都是未見人先怯三分。但是龐德一點不畏懼,他給自己定下的小目標就是生擒關羽,獻於曹操賬下。由此可以看出龐德的盲目自信心。並且他甚至還抬著棺材在軍隊前面開路,擺明了要不我完成目標生擒關羽而還,要不就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還。表示了對敵方決戰的勇氣。

雖然最後龐德失敗被擒,但是那不是他的錯,主要是于禁這個隊友太不給力,甚至想要投降關羽。因為龐德不肯投降最終被關羽所殺。順便提一句,關羽的刮骨療毒,就是中的龐德的冷箭。能讓一代戰神受箭傷,可見龐德之悍勇。

這樣的人物最終沒有隨著馬超為劉備所用,真的很可惜。

總結

雖然歷史終歸是歷史,無法回到過去,但是通過上面的事例也能很好的說明人才的重要性吧。就是如今的我們,不也常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嗎?在一個講究團隊合作共贏的年代,再像原來一樣個人英雄主義已經不行了。這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關注我,在討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