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入局快捷輕便應用生態 小程序促成後移動時代新三國爭霸

現在在百度APP上搜索“上海迪士尼門票”,點擊搜索結果,會首先進入一個提供門票查詢信息和購買支付功能的小程序頁面,快速完成門票購買,這是攜程日前上線的百度小程序。

在微信、支付寶紛紛孵化出多個“爆款”小程序後,百度也開始加碼小程序,爭奪這一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流量入口。百度“智能小程序”也在上週中正式揭開面紗,展示了蘇寧、攜程、愛說唱、長隆AR動物園等多款小程序。與微信坐擁巨大的社交流量不同,百度向廣大開發者、創業者承諾,文字識別、語音合成、內容審核以及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應用將免費開放。

“小程序在公司內部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7月5日,在談及小程序時,百度副總裁沈抖坦言道,“搜索是百度的立身之本,也是用戶表達需求的通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的全面滿足難以通過一家實現,藉助小程序可以將開發者和服務提供者帶入百度生態,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為什麼“小程序”成為香餑餑?

在今天,APP幾乎承包了我們日常生活“吃喝玩樂購遊”,但這種獨立APP的服務形式的弊端數年前已經開始浮現。最明顯的一大問題,APP是典型的信息孤島,不同APP之間無法形成聯結與配合,而又往往都佔據大量內存,給手機運行和用戶體驗都造成了很大負擔。

有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的APP總量超過400萬,活躍用戶過億的APP產品卻只有13款!13款APP中,用戶數過五億的,微信和支付寶榜上有名:微信最新披露的用戶數為9.02億;2018年5月的數據顯示,支付寶用戶數為8.7億。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超級APP”。另一方面,一個手機淘寶APP,就佔掉了超過600M內存,而高德地圖、美圖秀秀、今日頭條、愛奇藝等APP佔用存儲空間都在百兆以上。

在業界對獨立APP是否最完美的移動互聯網服務載體的質疑之聲越來越大的同時,一些對類似於篇首那種更符合一般使用習慣的服務提供方式的探索也多了起來。

某小程序項目經理洪大(化名)告訴記者,“其實大家很早就發現,一些日常生活中低頻的、剛需的事情,還有就是城市服務類的,根本沒必要搞個APP。像支付寶,早從15年起已經在九宮格頁面來提供這類服務輕應用,一開始用的是H5,後來發現它雖然具有一定開放性,但體驗較差,渲染過程會帶來卡頓感,面對複雜的業務邏輯或者豐富的頁面交互時,操作尤其不友好,才又轉向了接近原生APP體驗的小程序。百度也是很早就開始搞輕應用,雖然後面的發展並不順利,但是這個方向業界是認可的。”

張小龍對微信小程序設想的是這樣一種交互:用戶無需在不同產品、不同界面之間跳轉,就可以一次性解決複雜、連貫的需求。在有需求時,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隨時打開,但又無需安裝卸載。

微信小程序誕生初期一度備受質疑,不過隨後湧現多個藉助微信小程序獲得商業成功的案例,迅速讓整個移動互聯產業界對它刮目相看:

2017年1月,微信上線“跳一跳”,日活做到一點幾億。

2017年3月,還在上半年裁員的禮物說於當年11月上線小程序後迅速爆發。

2017年5月,美麗聯合集團上線小程序,半年過去,獲客1億,三分之一產生消費。

2017年5月,拼多多成立小程序團隊,11月,日活過千萬,2018年5月,服務6.5億人。

沈抖在解釋百度智能小程序的“身世”之謎時首先表示,智能小程序在百度內部戰略地位非常高。百度從最初成立的時候,它的使命就是要讓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從這個角度來講,百度小程序與百度的使命高度一致。其次是百度智能小程序從體驗上高度對齊,它的體驗是最自然的,並且將與百度AI深度結合;最後,百度智能小程序是開放的。它除了能在百度生態中運行,還可以在所有合作伙伴自己的平臺上運行。

百度推薦技術平臺部總監趙世奇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需求在不斷延展,從簡單的閱讀需求向更加多元化的需求轉變。智能小程序作為百度戰略級產品,在百度信息流中通過“主動分發+個性化推薦”觸達用戶。這也意味著信息流會通過對用戶興趣點的探索、數據的分析等,把用戶感興趣、需要的智能小程序個性化、場景化地推送給用戶。不同類型用戶刷新信息流時,可以看到不同類型的智能小程序被主動推薦,這樣的分發不僅更高效,也更精準。

“比如,愛奇藝最新的自制劇會通過智能小程序的形式,分發給喜愛追劇的用戶,用戶可直接點擊觀看,實現無縫體驗。捆綁了車輛信息的車主可以在信息流中看到車輛的違章信息提示,點擊後可直接進入相應智能小程序,繳納違章罰款。” 除此之外,百度智能小程序還將在內容相近的百家號文章中、文章的底部等處進行掛接分發,充分實現內容的服務化。

小程序的BAT之爭

百度上線小程序後,意味著BAT三巨頭已全部入局這特殊的新生態。

雖然晚於微信和支付寶出發,百度智能小程序卻是最先提出開源概念,聲稱小程序生態開發者只要簡單修改幾行代碼,就可以將自己在其他平臺開發的小程序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進而讓這個智能小程序無縫運行在百度系APP(百度APP、百度貼吧、百度網盤等)及外部APP(嗶哩嗶哩、58同城等)上,實現一端開發,多端運行。同時,百度將開放全域千億流量扶持開發者,幫助開發者快速沉澱精準用戶。沈抖強調,這和微信小程的封閉生態有著本質的區別。

有百度技術人員指出,微信小程序自上線以來,一直被封閉在微信內部,這就像蘋果IOS一樣。開發者要根據微信標準,從零開發,不管開發檔案、開發者工具、設計指南還是小程序體驗,都是微信的標準。也不可跨平臺運行,開發者想要換個平臺,就得重新寫一套代碼。相比之下,百度智能小程序更像安卓。

洪大對這種說法有點不以為然,他說,“其實沒有百度說的那麼玄乎。三家都是基於JavaScript,底層架構一樣,輕應用也一樣。開發者稍微改下,就可以把微信小程序改成支付寶小程序,也可以改成百度小程序。比如百度在峰會上演示的智能小程序騎車大聖,同樣也是支付寶小程序的一個精品案例。支付寶上的有幾百萬用戶體量的形色識花,在微信上同樣很受歡迎。主要還是為了降低開發者門檻,沒必要搞這麼複雜。”

在他看來,百度、支付寶的小程序,和微信的最大區別在於前兩者本身有流量分發,而微信小程序更多需要靠創意產生流量。“這對初創型企業十分要命,尤其是2B類的,在微信上極少能火。微信的社交裂變玩法,註定只有2C小程序會火,所以你看到現在最火的微信小程序是遊戲,其次是工具和電商。”

洪大繼續說道,“別看現在微信小程序多達過百萬個,實際上頭部的也就那麼幾十個。支付寶小程序上線大半年只有幾千個,但都是服務商家的精品應用。這是大家的定位不同決定。支付寶擁有做金融科技這麼多年沉澱的信用能力、安全能力、風控體系,一些能善用這些優勢的小程序,都取得了極好的效果,降低用戶門檻、更高的轉化率、提高交易量,等等。現在百度加入,也是大家各有各的生態,相互之間並不妨礙。”

開發者言

對於搜索巨頭百度入局小程序生態,大部分開發者還是抱歡迎態度的,這從2018百度開發者大會智能小程序分論壇現場能略窺見一斑:會議還沒開始,大量開發者就已經把會場堵的水洩不通。許多開發者都對記者表示,對百度AI在智能小程序上的落地和流量非常感興趣,認為這是一次機遇,越早加入,能夠享受的紅利也越多。

有遊戲開發者表示,微信是做好小程序後開始推,如果第一波推廣不成功的話,這個小程序也就死掉了。百度如果可以主動分發流量,那前期就好做很多。或許有些小程序在微信可能得不到很好的發展,但在百度上有空間,可以嘗試一下。

另一電商類開發者表示,如果百度AI能力全面賦能智能小程序的話,對於廣大開發者來說,不僅節省了開發成本,加快了開發速度,也降低了開發難度。比如AR技術,讓開發者自己開發的話,難度大且週期長。在知識圖譜、增強現實以及情景感知等方面的開發賦能,也會讓開發者自己的小程序也表現突出,更具競爭力。

也有開發者表達了質疑,從底層技術實現上,百度小程序與微信差不多,但區別在於他們要運行在一個大平臺上,平臺質量和服務很重要。從用戶停留時間來看,微信還是佔據絕對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