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小編語:中國經濟領域投資經歷了怎樣的演變歷程?新經濟領域的投資熱點又在哪些方面?站在新經濟的發展起點上,人工智能、企業服務、先進製造、微信生態圈、消費升級、區塊鏈等領域值得關注。(本文觀點僅僅代表主講人個人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僅供內部討論之用)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本期主題】

中國新經濟領域的投資熱點及回顧

【特邀嘉賓】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 鄺子平先生

鄺子平先生是啟明創投的創始主管合夥人。他擁有30多年的企業管理和投資經驗,1999年開始從事風險投資。創辦啟明前,從2000年至2005年底,鄺子平先生曾是英特爾投資部中國區總監,由他主導了各項英特爾戰略投資活動。從1994年到1999年底,鄺子平先生在思科中國任職5年多,擔任過多個高級管理職位。鄺子平先生1988年在硅谷開始他的職業生涯,在計算機網絡領域有多年的軟件開發和管理經驗。他在啟明參與投資的公司包括:藍汛科技,觸寶,豆丁網,小米科技,七牛信息技術,雲知聲,小蟻科技,運泰利自動化,face++,優必選,景馳科技等。他目前是中華股權投資協會理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風險投資委員會委員。鄺子平生於中國,留學於美國。他擁有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MBA.

啟明創投成立於2006年,從2006年的第一支中國基金,到2017年的第一支針對美國本土的美國基金,啟明創投旗下管理七支美元基金,五支人民幣基金,管理資產總額近40億美金。啟明創投致力於成為中國優秀創業家們的首選投資夥伴。自成立至今,專注於投資互聯網消費(Intersumer)、醫療健康(Healthcare)、信息技術(IT)以及清潔環保技術(CleanTechnology)等行業早期和成長期的優秀企業。

【會議紀要】(文中“我”指主講專家,文中觀點僅僅代表主講人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也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內部討論)

一、2009-2016年的投資熱點回顧

首先回顧一下在2009-2016過去八年時間裡,我們行業的投資機構都看中了哪些領域,也覆盤一下在投這些所謂的大趨勢時都做的怎麼樣,成績如何。這樣做的目的很重要,做風險投資的朋友都知道,導致投資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往往取決於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特別是早期投資人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如果投對的話,從現在開始的五年或者是八年之後,比較熱鬧的一些產品或服務就會成為那個時候公開市場上的熱點。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1 2009-2016投資熱點回顧之一

目前看,通常被視為是最大的一個投資熱點,不外乎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投資概念領域裡面,可以看到比如手機,曾經是個非常熱鬧的投資方向,包括當年的小米等好幾個專門做手機硬件的企業都曾經非常紅火。第二個在過去的幾年裡非常熱的領域是社區,社區又包含了幾個細分領域,比如說微信就是個典型的在好友之間的社區,陌生人之間的社區如當年的開心網,或者是微博,針對不同的興趣,人群,不同的年齡段,還有像二次元這樣的群體社區。第三個過去幾年裡非常熱門的投資領域是電商。電商的平臺基本什麼東西都賣,最典型的是淘寶,垂直電商有賣書、賣化妝品、買衣服等等。比較新的領域是社區電商,即在一些特定的人群形成的社區裡從事電子商務。第四個投資領域是遊戲,從七八年前比較熱的桌游到現在的手遊。第五個投資領域是團購,很多朋友都記得曾經千團競發的景象。第六個是兩年前還很熱鬧的O2O,各種各樣的服務、銷售等,都曾經嘗試用O2O的方式來做,也形成了很多創新公司,這塊也燒了很多PE的錢。第七個是直播領域,從幾年前網紅直播開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直播平臺,到最近的幾年時間裡變成了短視頻,在直播之前跟視頻有關的就是當年的視頻網站,現在看上去好像已經挺古老,但是幾年前也都是在紛紛投資各種各樣的不同長視頻的視頻平臺,從當年的PPS到Youku等。第八個是最近幾年大量資金進入的共享經濟,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等。第九個是B2B電商,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能夠增加企業和企業之間商務的流暢性,從大宗商品的鋼鐵塑料、石油等都有類似的投資個案。第十個是教育,前幾年大家投了不少的線下教育,包括紅黃藍到各種各樣的連鎖教育機構,當然在整個過程中互聯網教育也在進行。第十一個是出行,像滴滴一類的企業既屬於出行領域,也可以把它放到共享經濟領域。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2 2009-2016投資熱點回顧之二

過去的幾年中以消費升級為主題的投資個案非常多,甚至出現以消費升級為主線的基金,專門投資消費升級,背後的依據就是中國整個中產階級群體在不斷的擴大,當他們解決了基本的需求之後會有很多新的消費要求,包括看電影、海外遊等都在消費升級大板塊裡面。另外的一些消費升級,就是對中國整個零售行業的重新梳理,讓中國的消費者能夠買到更好的產品,有更好的消費體驗等。二手車在過去十幾年的投資路上是一直都在做,過去幾年中也看到了好幾個非常大的二手車平臺。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3 2009-2016投資熱點回顧之三

互聯網領域還有另外一個曾經非常火熱的板塊就是垂直信息,不論是針對汽車、房產還是針對本地服務、招聘等等這些垂直領域裡在移動互聯網上的信息類企業。音樂也是一個較大的投資板塊,此外影視跟前面談到的短視頻或者直播不一樣,這裡的影視就是傳統的影視製作公司,比如說華誼兄弟。體育在過去的三五年裡開始變成大家比較喜歡的投資領域。最後一個是閱讀,最早大家似乎不覺得閱讀或者知識付費是一個投資版塊,但是這個領域在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支付手段解決以後成長的非常快,所以過去幾年裡一些PE紛紛投資到這個領域中。

過去幾年中還有另外一些熱點領域比如說智能硬件。曾經有兩年左右的時間,可穿戴設備非常火熱,從手環到手錶等等。另外一個是各種各樣不同的電瓶車、平衡車,多到曾經有十幾二十家中國的企業一起擺攤推銷他們不同品牌的電瓶車。智能家居現在只看到大的企業在做,當年有很多通過手機、各種不同的物聯網來控制窗簾、水溫、電器等家用產品,包括從電器產品本身到後臺的通訊協議企業等。企業服務是非常大的投資話題,大家一直也都在關注,與之相關的比如雲計算、大數據和SAAS等板塊都曾經非常火熱,在不同的時間點會有一定的重疊,如大數據和雲計算,很多創業者或基金基本當成一回事來做,但從真正的企業屬性來講還是很不一樣。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4 2009-2016投資熱點回顧之四

下圖裡面提到的是另外幾個這些年很熱鬧的投資領域。如新能源車,現在已經有不少的新能源車企都在進行大額融資,這些企業起步的時候,大概三到五年前就開始在早期的PE圈子裡融資,最近的一個融資事件應該是邁騰,融了約3億多美元。幾年前在安卓系統出來不久時,還曾有另外一個小熱點如電子書、上網本和一些以安卓為OS的硬件設備,當時的深圳華強北有很多企業做這類設備,也吸引了不少的VC、PE投資。其他的幾個領域,比如說互聯網醫療、移動醫療,有一段時間基本上大部分的VC、PE機構都在看這個領域,從醫生集團到網上的尋醫問藥,通過互聯網來掛號等等,都是很熱鬧的領域。AR/VR在前幾年也是一個大家都感興趣、認為是非常值得去關注的一個領域。金融領域,從早期做網上支付的平臺,到P2P、互聯網金融等都非常受關注。在VC、PE看來,物流雖然是一個比較傳統的領域,但大家也都把它放在新經濟的投資板塊裡,一直受到行業的追捧,不管是前幾年,還是在當下的投資熱點,物流領域裡的投資仍然很多。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5 2009-2016投資熱點回顧之五

以上這些投資熱點是根據我自己在行業裡這些年從業的經歷,後面會用到第三方創業邦每年做的中國創新成長企業一百強的榜單數據,我覺得還是比較有代表性。如果我們把2009到2016年的100強企業做一些分析還是能夠比較清楚地看到這些年裡我們比較關注的領域。2009年的時候,京東是top100其中的一個成員,還有樂視、安居客等等。電商在2009年時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板塊,佔比約13%,還有醫療、工具軟件等。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6 2009年投資熱點

2010年的榜單中出現了美團,這也是當年團購領域的代表,同時也是利用移動互聯網方面非常成功的一個例子。趕集網是垂直信息類企業中一個很好的代表。早年還有很多優秀的支付公司,現在除了大的集團外,還有很多能夠在中國市場達到一定份額,比如易寶支付。工具類的企業有暴風,也可以算在視頻版塊裡。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7 2010年投資熱點

2011年比較有代表性的投資個案是小米、多盟、還有電商平臺領域的唯品會、蘑菇街等。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8 2011年投資熱點

2012年開始出現另外兩個主題,拍拍貸是在金融領域裡做P2P的新型互聯網企業。春雨醫生則是互聯網醫療、移動醫療中的代表公司。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9 2012年投資熱點

2013年又出現了幾個其他的投資熱點。知乎是一個典型的知識付費案例,360是金融板塊裡的投資個案。從百分比的角度看,2013年第一次看到人工智能的佔比是1%,也是比較早期開始在投資的人工智能企業。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11 2013年投資熱點

到了2014年,這個榜單前列的是頭條,此外像大疆科技(DJI)也是當年非常矚目的投資案例,還有就是小米的平衡車項目。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12 2014年投資熱點

2015年可以看到電子商務重新回到令人囑目的位置。在經歷了一段比較長時間的沉寂後,大家慢慢發覺其實中國的電商人群還遠沒有到飽和的階段,通過一段時間的分析嘗試,大家又用不同的方式去投資新的細分領域和人群。榜單上其他投資熱點如微醫是做互聯網醫療,小紅書是海外購物的平臺。紛享銷客是企業服務方面的一個投資案例。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13 2015年投資熱點

2016年的榜單中包括B2B的電商平臺找鋼網,摩拜單車的融資當年很矚目,是共享經濟領域的代表企業。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圖14 2016年投資熱點

二、熱點投資領域的企業發展結果

(一)投資結果較好的領域

接下來看看這些熱點投資領域最後的結果怎樣。首先以移動互聯網為主線的投資領域基本上可以說已經看到結果,手機領域中當年很多的手機硬件公司中最後競爭出來的代表是小米。在工具以及分發平臺,走出來的是美圖秀秀、UCWEB、豌豆莢、91助手這類專門針對手機而做分發平臺的工具,像專注圖片處理的美圖或是像UCWEB專注手機搜索這類單點的企業投資,我認為也是基本上結束戰鬥。但應用方面永遠都不會結束,像大眾點評這類企業通過手機平臺做得越來越好,未來在移動應用方面還會有很多,但不會再過於強調是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公司。手遊方面的戰鬥基本上也結束了,除非在一段時間後大家看到一些完全不一樣的做法。電商板塊仍然是投資的熱門領域,過去比較成功的個案包括京東、唯品會等。社區概念仍在燃燒,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陌生人的社區APP陌陌,B站是以垂直的某個興趣群、年齡群劃分的90後二次元文化。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遊戲方面,已經產生了眾多單純以遊戲為主題的上市公司和被收購的對象,目前看,很難從桌遊或手遊平臺上再做出新興的遊戲公司。視頻網站領域應該說是完全結束戰鬥,從優酷土豆到最近上市的愛奇藝、騰訊視頻等視頻網站的競爭結果已經出來。團購方面,現在大家已經基本不提團購這個概念,即便是在團購領域最後成功的美團、大眾點評等,他們更多是外賣方面,其他的一些服務團購已經沒有再被強調。海外購物板塊,目前最後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是已經有企業做得不錯,像小紅書、洋碼頭等企業,雖然這個版塊還在路上,但從同行反饋來看,最近已經看得比較少。共享經濟方面大家認為是一個結束戰鬥的領域,滴滴目前比較成功,估計不會再有太多的投資機構以這個領域為投資主題去看新的項目。O2O方面也是一個基本結束戰鬥的領域,勝出的企業就是餓了麼。在B2B電商方面還沒有最後的結果,有一些做的不錯的企業像找鋼網、找塑料網等。

直播也是一個結束競爭的領域,同時也走出了一些優秀的企業像鬥魚、陌陌等,陌陌一方面是一個社交社區的上市公司,但它的收入利潤絕大部分來自於直播,包括另外一個上市公司YY,絕大部分的收入也是來自於直播。所以現在再重新去做這個領域,估計機會不是特別大。短視頻要比直播的流行時間短一些,但從整個競爭態勢來看,也是處於基本結束競爭的情況。消費升級主題方面,相信一時半會不會結束戰鬥,因為中國整個中產階級群體,在最近八到十年的時間裡,很多消費習慣在形成、消費需求在增加,所以這個板塊會不斷有新的資金投入,一些已經比較成功的個案包括在票務裡的幾個大型的收購兼併,還有一些在零食方面的上市公司做的都挺不錯。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海外旅遊版塊仍然還是行業裡比較關注的,途牛就是其中一個比較成功的上市案例。垂直信息方面,通過大量的信息吸引流量,然後做廣告的傳統模式已經基本結束,也成功地走出了58同城、趕集網這樣的公司。教育領域仍然還是非常熱鬧,在offline領域已經有一些企業成功上市。影視、音樂領域基本已經結束,走出的企業有華誼兄弟、騰訊音樂這樣市場地位基本鞏固的公司。知識付費是目前大家非常看好的未來領域,雖然已經有閱文、羅輯思維、知乎等做得比較成功的公司,但這個領域大家還在不斷的關注。

二手車領域仍在路上,過去幾年大量資金投入的最終結果目前還沒看出來,但還沒出現一個成功的上市企業,或是一個收購兼併退出的案例。智能硬件方面也是基本結束戰鬥,像大疆做得非常優秀,已經多輪融資,雖然還沒有上市,但估值大家都能看到。另外一些小的智能硬件,大家也都意識到一個小巧玲瓏的硬件雖然很美,但是很難推廣到市場上,除非有一個非常巨大的銷售平臺,所以智能硬件領域走出的兩種模式,一個是大疆,另外是在小米生態鏈裡的一些企業。殺毒、搜索等工具軟件領域應該說也是階段性的結束競爭狀態,有些好的公司走出來,新的公司再要重新進入這個領域不是那麼容易。雲計算、大數據和SAAS也都屬於繼續關注、正在投資,但也沒有哪個企業完全脫穎而出的狀況。

新能源車方面,過去幾年裡,從早期VC的投入,到最近一兩年大的PE或是國家資金的進入吸引了很大的投資熱情,但這個行業的最後成功還需要觀望一段時間。人工智能,從2013年第一次出現在TOP100榜單中,到現在仍然還是非常熱門的投資板塊,暫時也沒有一家新興的人工智能企業成功的上市退出。金融支付領域應該說基本結束戰鬥,除了兩個大的平臺外,其他公司很難再能吸引到新的投資。P2P方面只走出了一個宜人貸,互聯網金融方面前段時間出現了不少上市企業,包括趣店等。互聯網醫療、移動醫療仍是一個在路上的板塊,平安好醫生剛剛上市,其他一些投資和Pre IPO的個案大家也都關注到,如微醫等,但這個領域相信還會有新的資金進入,未來好幾家吸引不少投資的企業應該還能陸續走向資本市場。物流是一個仍在燃燒的領域,有很多的資金進入,也出現了順豐、貨車幫、達達等公司。

(二)投資結果較差的領域

下面是一些近年投資很熱鬧,但最後結果差強人意的領域,我這裡稱為“破碎的夢”,比如電子商務領域裡,前面提到幾個成功的電商平臺,電商公司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聚攏了較大的復購人群,品類也很多樣。而過去一些只在平臺上賣單一產品的電商,投資不太成功,當年很熱鬧的一些個案,像凡客、夢芭莎等垂直電商都做得不太好。社區領域,好友社區的像真假開心網,還有職場社區方面,很多企業用不同的方式希望去重構一箇中國的LinkedIn,這些年下來都不太成功。遊戲裡面,桌遊在過去八年裡投資的企業都沒有做的特別好,熱點時間已經過去。團購領域,在“千團大戰”之後只剩下美團和大眾點評,其他的一些企業投資最後也都是以失敗告終。共享經濟方面,出現很多細分領域,也更遊戲化,像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等基本都不太靠譜。O2O本地生活方面,除了餓了麼以外,絕大部分也都是以失敗告終。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B2B電商領域絕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競爭實力,由於週期比較長,所以剩下一些仍然在經營成長的企業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看得到他們的結果。消費升級方面很多標新立異的企業最後都做的不太好,像牛腩、煎餅果子等。影視體育方面,比較大的夢破應該是樂視系。智能硬件方面,大部分的智能穿戴設備,除了小米系做的不錯,其他的手環、手錶以及牙刷、水杯等,最後都不了了之,絕大部分的電瓶車、平衡車等也都沒有走出來。對於智能家居,大家更看重的還是家居產品本身是否好用,而對智能的概念並沒有真正的被大家歡迎。電子書、上網本領域基本上全線陣亡,現在已經很難看到,既沒有人再去投資,當年投的很多企業今天可能也都找不到。AR/VR也是熱鬧過一段時間的領域,吸引了大量的投資,今天也都基本陣亡,還有那麼幾家企業有可能市場在重新洗牌,如果大家找到一些新的模式或是新的內容,也許剩下的企業有可能走出來,但從目前大量的投入和現實情況來看,應該說是一個比較失敗的板塊。金融領域,當年大大小小的P2P公司不下一百家,拿過VC、PE投資的也很多,現在基本是一地雞毛。

三、2017年以來的投資熱點

最後討論一下當下的投資熱點。最熱鬧的領域不外乎是人工智能,可以分成幾個大的子板塊來看。首先是人工智能的技術平臺,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做得越來越好的兩個感知方面,一個是人臉圖像識別,另外一個是語音識別,技術平臺多是圍繞著這兩個方面的投入,市場上也有好幾家做的比較好的公司,也還在不斷產生新的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公司。第二個子板塊是人工智能賦能的其他行業,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如客服,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將人工智能用到自然語言的處理方面,通過文字或語音方式去做客服方面的工作。當人工智能賦能領域能夠讓某個行業產生嶄新的使用模式,出現很多新興企業,相信這一塊未來將會是一個越來越大的投資領域。第三個子板塊是機器生產內容,也是人工智能賦能的一個例子。當人工智能能夠在更短的時間生產更多的內容,它所賦能的行業就會產生一些新的商業模式。第四個子板塊是醫療,近期整個行業投資非常關注的一個方向是醫療影像處理,醫療文獻,病歷處理等。最後是人工智能運用到一些零售場景比如無人值守,在美國Amazon GO是無人值守零售的嘗試,這樣的嘗試在中國也開始紛紛出現。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跟人工智能有關的另外兩個板塊是人工智能芯片,不論是通用的人工智能芯片還是在垂直領域裡的圖像識別、無人駕駛等,我們都看到不少人工智能方面的芯片公司出現。整個無人駕駛領域的潛力也非常巨大。從關鍵的零部件到整車,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中國有不少的新興企業出現,組建團隊去做一些落地嘗試,我認為未來幾年這方面會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

還有一個未來值得關注的領域是機器人,目前更多是做娛樂機器人,當然最後是希望能夠往服務機器人的方向發展,但是目前技術可能還有很多的不足,娛樂機器人的要求比服務機器人要低很多,所以大家紛紛從娛樂機器人起步。相信娛樂機器人的發展對機器人方面的技術儲備會越來越充分。

企業服務方面,可以細分成幾個領域。比如說網絡安全,已經對企業的生死存亡越來越重要,企業也更願意在網絡安全方面投入。另外一個企業開始願意投入的領域是大數據處理,由於企業的數據越來越多,很多企業的數據處理能力、人才非常難找,大企業也紛紛開始使用企業外部的第三方服務軟件產品和服務。另外一個方面是小微企業觀念的轉變,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老闆是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他們對數據的實時掌握需求很大,所以他們不介意一年花費五千、一萬塊錢去安裝SAAS系統,去提升企業內部管理、財會、人力資源等方面的能力。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熱點是先進製造,也跟國家的整個戰略部署有關係。從工業機器人到自動化設備,再到智能工廠最近也有比較多的投入。芯片領域最近陸續開始受到關注,尤其是在中興事件以後,不論是國家相關部門還是行業都對這個領域開始更加感興趣。

巴曙松教授主持,鄺子平先生主講:中國新經濟領域投資熱點及回顧

社交領域本來大家覺得已經有騰訊這些大的社交平臺,怎麼還會有新的機會,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因為人群在不斷變化,九五後人群的口味喜好不斷在變化,所以給新切入領域的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同時在社交領域,一旦社群形成,它的粘性是比較強的,商業價值很大,而且變現模式很清晰。所以在社交方面未來一段時間裡仍然還是各個投資機構比較關注的板塊,相信也會不斷有新的公司出現。另外在社交電商方面,目前中國由於線下的零售體驗還不是很令人滿意,加上城鎮化速度很快,越來越多四五線城市的居民開始有更大的購買力,他們對好產品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所以電商領域還會有新的機會,新的嘗試。

微信的生態圈方面,之前有一個這方面的教訓比如說淘品牌,淘寶是一個很大的電商平臺,但是投資淘品牌後,卻沒有從淘品牌裡走出大的上市公司。大家都認為微信在做生態圈的態度要比當年的阿里更開放一些,所以圍繞著微信生態圈去做電商方面的興趣目前還比較濃。另外一塊是前幾年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大家也都很認可,如何通過線下的場景購物以後仍然保持線上的互動,同時線下零售也能有非常好的用戶體驗,這方面是2017年以來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的領域,包括像無人售貨貨架一類的投資最近也很不少,當然它的商業模式和最後是否能夠成功現在還有很多疑問。

出海是大家最近幾年談的比較多的投資方向。我們現在經常會在商業計劃書中看到“越南版的京東,印尼版的頭條,某地方版的抖音”等表述,很多企業家也希望把這些成功的經驗帶到世界上其他一些競爭不太激烈的市場中去。

內容分發平臺方面,由於頭條的成功激發了很多這方面新的想法,各種各樣新的分發平臺的投資個案也是越來越多。教育方面基本上大家最近一段時間的共識,都是從線下搬到線上,所以線上教育領域的投資熱情非常高。另外一個未來會吸引很多注意力的領域是在內容(IP)的生成、文化娛樂板塊。

消費升級是過去十年和未來十年的永恆話題,我相信這方面還會有新的投資機會出現。最近大家比較關注的汽車出行領域方面,從二手車到新能源車仍然在路上,這方面新的A輪B輪融資可能不會太多,但是因為新能源車企業從A輪融資到出現正現金流可能還是一個比較漫長的發展過程,所以未來幾年應該還會看到不少這個領域的後續融資個案出現。

最近一個大家談得很多但出手還不多,我相信未來會慢慢進入傳統VC投資範圍的就是區塊鏈和區塊鏈周邊的投資個案。現在的法規規定不能在國內進行ICO,不能發幣,但是投資技術平臺以及用海外的架構去投資方面,已經有一些夥伴紛紛開始嘗試,所以我覺得未來幾年這方面會很熱鬧。

最後用類似的圖表來看一看這些新興的領域已經發生了什麼。從2017年的榜單可以看到,最大的單一投資領域已經變成人工智能,榜單裡面有超過15%的企業屬於人工智能的文化娛樂企業服務,而在早幾年還不是特別大的板塊。2018年上半年的重大投融資事件中,汽車出行方面的融資金額要更多一些。當下受關注的一些企業到底結果如何,可能要5年以後才能見分曉。

四、問答環節

Q1:請問在區塊鏈應用領域目前有看到promising的案例嗎?如果說會有一個區塊鏈“killer app”,您覺得會是在哪些領域?

A1:我們作為傳統VC在這方面的研究肯定沒有幣圈裡面的投資機構深刻。所以我們現在主要還在看,估計最近也會投一些。特別promising或者是所謂killer app暫時還沒有,但我相信一時半會也不會出現。可能現在大家更多的還是在基礎建設方面的鋪墊。

Q2:請問目前工業人工智能領域有哪些特別的投資機會,您如何看待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的趨勢?

A2:我覺得在人工智能領域裡面,短時間內平臺類的投資可能已經比較白熱化,包括像我們已經投資的face++、商湯科技等做人臉識別的企業都融了很多錢,也很有實力。所以這一塊我們可能後面會緩一緩,但是在語音語義自然語言的處理這方面,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做法,新的機會,所以在平臺這邊可能人臉圖像有點難了。在賦能的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前面也提到我是特別的看好,現在比較多的人工智能賦能還是相對比較淺,什麼時候人工智能的賦能能夠完全在領域裡有一個嶄新的玩法,這一類的企業我會非常關注。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結合是一個趨勢,但我覺得在短期內還不是特別需要很多的人工智能。能夠先把自動化機器人等做好,其實已經對中國的製造業是很大的提升,對人力成本的節省、促進工業的精細化都有幫助。未來更長遠可能是人工智能運用到工業的場景裡面去,短時間內我覺得還不需要特別刻意的去追求。當然我們也投資了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做視覺,但是視覺是用在工業的場景,不是用在安防等其他方面,這些可能是一些個案,在工業領域大規模的去使用深度學習我覺得還有一點早。

Q3:您對於香港交易所下一步新經濟公司特別是醫藥企業上市有什麼判斷?

A3:今天談的這些新經濟公司其實都沒有提到生物醫藥,這個版塊裡面的公司更多是TMT的,香港的新上市規則對中國整個新藥的研發會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我覺得中國整個研發的環境、人才儲備和做臨床實驗的便利性,價格方面其實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有競爭力,再加上香港的新的上市政策,肯定會對行業是一個利好,起碼在若干年內會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但國人做事都比較喜歡一窩蜂,會不會在兩年後有五六百家暫時沒有收入利潤的企業蜂擁而至,這就要看香港交易所的智慧,如何來平衡促進創新以及能夠讓真正的好企業上市,不要讓投資者受到過大的風險打擊。

【“全球市場與中國連線”-各期活動回顧】

第二百四十三期2017年宏觀經濟與投資展望

會議時間:2017年1月12日

主講嘉賓:博海資本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孫明春博士

第二百四十四期金融科技的發展歷程及核心應用場景探索

會議時間:2017年2月20日

主講嘉賓: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白海峰先生

第二百四十五期2017年美國房地產市場展望——美國市場、中國視角

會議時間:2017年2月28日

主講嘉賓:盛世神州基金董事長張民耕先生

第二百四十六期 人工智能帶來的中國機會

會議時間:2017年3月14日

主講嘉賓: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開復先生

第二百四十七期小微金融

會議時間:2017年3月22日

主講嘉賓: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許小年教授

第二百四十八期中國經濟展望:週期與結構性變化

會議時間:2017年4月4日

主講嘉賓:瑞信私人銀行高級顧問 陶冬先生

第二百四十九期美國退休養老金投資市場與產品:Target Date Funds的作用以及對中國的借鑑意義

會議時間:2017年4月10日

主講嘉賓:美國Fidelity富達投資全球資產配置部首席分析師夏晴曦

第二百五十期 中國大健康領域跨境投資的趨勢與機遇

會議時間:2017年4月25日

主講嘉賓:元明資本管理合夥人 趙穎

第二百五十一期 美國REITs歷史演化和投資分析框架

會議時間:2017年4月24日

主講嘉賓:紐約對沖基金Capra Ibex創始成員朱江

第二百五十二期 中國併購基金的現狀、運作模式及發展前景

會議時間:2017年6月15日

主講嘉賓:華泰瑞聯併購基金管理合夥人、總經理 陳志傑先生

第二百五十三期 FINTECH,重塑保險價值鏈

會議時間:2017年7月6日

主講嘉賓:華夏人壽副總裁 劉冬先生

第二百五十四期 人民幣利率與匯率觀察與展望

會議時間:2017年7月13日

主講嘉賓:交行香港分行 肖華先生

第二百五十五期 人與數據——一些沒被充分討論和理解的數據基本概念和過程

會議時間:2017年7月27日

主講嘉賓:國際數據管理協會中國分會主席 胡本立先生

第二百五十六期 新零售+X超級物種,從線性增長到指數增長

會議時間:2017年8月3日

主講嘉賓:富基控股董事長 顏豔春先生

第二百五十七期 如何用第四張報表評估數字化效果

會議時間:2017年8月18日

主講嘉賓:易觀國際創始人、董事長 於揚先生

易觀金融高級分析師 馬韜先生

第二百五十八期 Clover革新醫療保險

會議時間:2017年8月25日

主講嘉賓:秦嶺資本合夥人&首席運營官、新希望-秦嶺一級市場投資管理合夥人和投委會委員劉亦婷及合夥人蔣佔鵬先生

第二百五十九期 區塊鏈公鏈平臺以及ICO市場的發展

會議時間:2017年9月14日

主講嘉賓:郎瑞資本合夥人唐志剛、鄧柯先生

第二百六十期 潛在的美股危機

會議時間:2017年9月23日

主講嘉賓:華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應玉明

第二百六十一期 中國的不良資產投資市場:現狀及機會

會議時間:2017年10月12日

主講嘉賓:中金資本困境資產投資負責人 畢明強先生

第二百六十二期 電子支付與金融科技新趨勢

會議時間:2017年11月2日

主講嘉賓:易寶支付聯合創始人及總裁 餘晨先生

第二百六十三期 量化策略在A股市場

會議時間:2017年10月19日

主講嘉賓:闞睿 中金睿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第二百六十四期 內地企業外匯和司庫管理在香港的發展

會議時間:2017年11月28日

主講嘉賓:崑崙國際集團創始人 劉欣諾先生

第兩百六十五期 超越線性迴歸——大數據時代下的量化金融

會議時間:2018年1月3日

主講嘉賓:物理學博士、註冊金融分析師 李葉

第兩百六十六期 國際宏觀審慎政策與資本控制

會議時間:2018年1月16日

主講嘉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副教授 王健

第兩百六十七期 區塊鏈與ICO

會議時間:2018年1月23日

主講嘉賓: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肖風

第兩百六十八期Digital Assets in Portfolio Investments

會議時間:2018年3月15日

主講嘉賓:劉武 博士

第兩百六十九期 對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未來的思考

會議時間:2018年3月24日

主講嘉賓:王川

第兩百七十期 貿易戰背景下的中國經濟與消費投資大潮

會議時間:2018年4月14日

主講嘉賓:加華偉業資本董事長、創始合夥人 宋向前先生

第兩百七十一期 全球資本市場動態和併購趨勢

會議時間:2018年4月26日

主講嘉賓:瑞士信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邱若扉

第兩百七十二期 “區塊鏈+”推動實體經濟的升級轉型

會議時間:2018年5月13日

主講嘉賓:工信部信息中心工經所所長 於佳寧先生

第兩百七十三期 中國新經濟領域的投資熱點及回顧

會議時間:2018年6月14日

主講嘉賓: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 鄺子平先生

本文為內部交流紀要,未經主講嘉賓本人審閱,所載信息均為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僅供“全球市場與中國連線”的活動參會人員使用。紀要根據參會者發言整理,不保證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紀要中所述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所述資產的投資建議。

本文版權為“全球市場與中國連線”會議秘書處所有,本團隊對本紀要保留一切權利,未經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印、發表或引用本紀要的任何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