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從不說混帳話,贏得了寶玉的心,卻徹底堵死了與寶玉的姻緣

對於《紅樓夢》第一男主角賈寶玉,我們大概有兩條最深刻的印象,一條是喜在女兒堆裡內帷斯混,另一條便是怕讀書、厭惡仕途經濟了。所謂“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怪張,哪管世人誹謗。”賈寶玉對讀書自然有一番高論,他貶只知一味死讀書、一心熱中功名的男人為“鬚眉濁物論”,此一番“瘋話”是眾所周知的。賈寶玉厭惡仕途,不喜讀書,把八股文指斥為“餌名釣祿之階”,視熱中功名的“鬚眉濁物”為“祿蠹”、“國賊”,不願與士大夫交接。他不但背離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傳統的“學而優則仕”進身之途,而且蔑視封建道德倫常規範,說“除明明德外無書”旨在貶斥程、朱理學的陳腐說教,甚至把“文死諫,武死戰”的士大夫氣節罵的分文不值。

林妹妹從不說混賬話,贏得了寶玉的心,卻徹底堵死了與寶玉的姻緣

第32回史湘雲剛勸了一句“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裡攪些什麼!”寶玉聽了道:“姑娘請別的姊妹屋裡坐坐,我這裡仔細汙了你知經濟學問的。”襲人道:“雲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裡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麼樣,哭的怎麼樣呢。 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他惱了。誰知過後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誰知這一個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見你賭氣不理他,你得賠多少不是呢。”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襲人和湘雲都點頭笑道:“這原是混帳話。”

林妹妹從不說混賬話,贏得了寶玉的心,卻徹底堵死了與寶玉的姻緣

圍繞著賈寶玉“讀書”,始以襲人嬌嗔之箴,繼之以寶釵之勸,史湘雲之諫,終之以賈政怒打,就連從不說“混賬話”的林妹妹也紅著兩眼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從此你可都改了吧!” 最終也沒有扭過打不死、煮不爛得頑石犟性子。因為被父親賈政狠狠地揍了一頓,養傷期間賈母交代了近期不讓再叫寶玉,寶玉得了這句話,越發得了意,不但將親戚朋友一概杜絕了,而且連家庭中晨昏定省亦發都隨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園中游臥,不過每日一清早到賈母王夫人處走走就回來了,卻每每甘心為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閒消日月.或如寶釵輩有時見機導勸,反生起氣來,只說"好好的一個清淨潔白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言豎辭,原為導後世的鬚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鍾靈毓秀之德!"因此禍延古人,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焚了.眾人見他如此瘋顛,也都不向他說這些正經話了.獨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等語,所以深敬黛玉.

林妹妹從不說混賬話,贏得了寶玉的心,卻徹底堵死了與寶玉的姻緣

黛玉能得到寶玉的心,除了前世有緣,“從不說混賬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林妹妹因為從不說混賬話,贏得了寶玉的心,可是她的這一舉動卻徹底堵死了她與寶玉的姻緣。

寶玉作為賈府第四輩最被寄予厚望的子孫,他的親事自然也是賈府的一件大事。客居賈府的林黛玉和薛寶釵,到底誰才是“寶二奶奶”的最近人選,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其中,林黛玉的支持者主要是賈母、王熙鳳、賈寶玉,薛寶釵的支持者主要有王夫人、賈元春(這個讀者的觀點不一,也不是本文的討論重點)。那個時代的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人的想法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所以賈寶玉到底想娶誰,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王熙鳳只是寶玉的堂嫂,對寶玉的婚事沒有發言權,元春也僅僅是有過一次暗示,之後再無動靜,不再對寶玉的婚事表態。所以,“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的較量實際上是賈母與王夫人之間的較量。

其實,賈母作為寶玉的祖母,對寶玉的婚事並無決定權,有決定權的只有作為寶玉父親的賈政和作為寶玉母親的王夫人。只不過“百善孝為先”,賈政又是一個大孝子,賈母的話他就算不一定照辦,至少也是會慎重對待的。只要賈政表明態度,寶玉娶黛玉的事情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可是不論是前80回還是後續章節或者脂硯齋的批示,都沒有透露出賈政到底支持哪一方的立場,這是怎麼回事呢?逍遙子竊以為賈政的不表態,實際上已經表明了立場,那就是默許了王夫人的選擇(因為王夫人有決定權,賈母沒有),也就是說賈政默認了選擇寶釵做自己的兒媳婦。

林妹妹從不說混賬話,贏得了寶玉的心,卻徹底堵死了與寶玉的姻緣

黛玉出身於書香世家的林家,林如海高中探花,這都是“從小酷愛讀書”的賈政最看重的,所以賈政對外甥女林黛玉也是非常欣賞的。但是,賈政最終還是放棄了黛玉,默認了寶釵做自己的兒媳婦,逍遙子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受元春“賜婚”的影響。關於元春的禮物,讀者說法不一,有人認為這是元春明確表態支持“金玉良緣”,也有人說其實元春選中的是黛玉,是王夫人私自調換了。但無論是哪種情況,賈政看到的都是寶玉和寶釵的禮物是一樣的。他沒有機會也不可能去核實這件事,只能默認禮物表達的就是元春的意思。元春貴為貴妃,既然已經給寶玉指婚了,他願意不願意也只能接受。

林妹妹從不說混賬話,贏得了寶玉的心,卻徹底堵死了與寶玉的姻緣

第二,黛玉“關心則亂”,犯了賈政的大忌。賈政“從小酷愛讀書”,但因為聖上體恤功臣,老父親臨終遺本一上,賈政就被額外賞了官,不用參加科考,這對賈政來說,其實也是一大遺憾。賈政最看中的就是林如海、賈雨村這樣的讀書人,自然也希望寶玉可以好好讀書。但是,偏偏寶玉在這方面不用心。那個時代的女人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相夫教子,所以規勸寶玉走上“正途”這是“寶二奶奶”必須要做的事。可是黛玉不但不勸,反而是縱容,更“過分”的是幫助寶玉弄虛作假,在賈政“問書”的時候矇混過關。元妃省親的時候,有意測試一下寶玉,黛玉“越俎代庖”,替寶玉作詩,怕賈政外出回來要檢查寶玉的功課,黛玉模仿寶玉的筆跡,臨摹了許多幅字,讓寶玉拿去應付父親的檢查。這些事情,賈政自然是不樂意看到的。而寶釵能時不時的規勸寶玉好好讀書,留心仕途經濟,這無疑是最合賈政的心意的。

寶玉的婚事,就算王夫人選定了寶釵,但最終的決定權在賈政手裡,本來賈政還是很喜歡黛玉這個外甥女的,可就因為黛玉“自幼不曾勸寶玉去立身揚名”,讓賈政最終選擇了更合自己心意的寶釵做兒媳。黛玉“從不說混賬話”,贏得了寶玉的心,卻徹底堵死了她與寶玉的姻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