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台拉開2018京津冀展演序幕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臺 , “2018年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拉開序幕。蔚縣秧歌,又稱蔚劇、蔚州梆子,產生於明末清初時期的河北省蔚縣。從田間小調、民歌俚曲發展而來,在大量吸收早期流傳於北方地區的古老戲曲聲腔後,至康熙年間形成了具有自己的劇目、音樂、表演、唱腔等內容的北方梆子腔劇種。並以其“方言白話”、板式唱腔與“訓調”曲目唱腔巧妙結合的形式突出了自身的特色。是當地勞動人民最為喜愛的戲曲活動之一。 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河北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的2018年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在京舉辦。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臺拉開2018京津冀展演序幕

此次展演片單中,7月7日—8日兩天晚上19:30在北京市民族文化宮大劇院,上演由河北省蔚縣秧歌演藝有限責任公司創作演出的蔚縣秧歌劇《魏象樞》,作為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2018年“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的11臺劇目之一,是蔚縣晉劇團繼1998年《代國情》晉京展演20年之後再次進京彙報演出,這也是蔚縣秧歌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次登上首都戲劇舞臺。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臺拉開2018京津冀展演序幕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臺拉開2018京津冀展演序幕

魏象樞(1617—1687),今河北省蔚縣人。為官二十五載,歷經順治、康熙兩朝,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書。一生恪守“清、慎、勤”之道,直言諫君,激濁揚清,舉賢薦能,政績卓著,被史學家譽為“清初直臣之冠”。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臺拉開2018京津冀展演序幕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臺拉開2018京津冀展演序幕

作為言官,他敢講真話,且以整肅綱紀為已任,作為能臣,他在平定三番之亂、整頓貪官汙吏等方面立下大功;作為廉吏,他誓絕一錢,甘願清貧;作為學者,他崇尚教育,注重真才實學。他曾力薦于成龍、陸隴其等清官廉吏,他也曾參劾索額圖、明珠等貪官權貴。一生所上奏疏100多章,全都言之有據、行之有效,在當時已被奉為典範,直到乾隆稱帝時還下令群臣:“言官奏事,當如魏象樞奏疏”。後人以“好人、清官、學者”六字,對他的一生進行了概括。魏象樞整飭吏治的思想和剛直不阿的作風對形成清初吏治清明、廉吏踵起的可喜局面以至於清史彪炳的“康乾盛世”,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臺拉開2018京津冀展演序幕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臺拉開2018京津冀展演序幕

1684年魏象樞告病還鄉,康熙皇帝御書親賜“寒松堂”。2000年,魏象樞這位直臣、學者、清官的名字,被鐫刻在中華世紀壇清銅甬道上,其突出的歷史功績可見一斑。 這部戲講述了清朝初年,順治皇帝頒旨,命京師五城滿漢百姓分居而治,富家大戶藉機強佔民宅,京師混亂。七品言官魏象樞冒死為民請命,上疏奏本,引起權臣的憎恨,皇上的震怒,孝莊太后的震驚。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臺拉開2018京津冀展演序幕

魏象樞由生向死,由死向生,譜寫了一曲中華民族清官廉吏的壯歌。

蔚縣秧歌劇《魏象樞》首登北京大舞臺拉開2018京津冀展演序幕

蔚縣古稱蔚州,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張家口市最南端。燕雲十六州,蔚縣是一州,是個大州。蔚縣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剪紙藝術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最佳民俗文化旅遊城市、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蔚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被譽為京西第一州。 蔚縣秧歌,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戲曲從民歌體轉入板腔體的活化石,是北方梆子腔進入中原地區的承接載體,對我國北方戲曲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對研究北方戲曲的生成發展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