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青山因武鋼而興,上世紀50年代,來自全國各地的十萬工人云集,他們說著一口武漢彎管子普通話,最終成為了武鋼人。

他們不怕艱苦,住進簡易工棚,時光如梭,這些簡陋的房屋和主人一樣漸漸老去,質量差、面積小、破敗、無綠化,還存在居民出行難、防火難等問題。

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棚戶區老照片

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都說青山一半都是武鋼人,說不定,你的父輩就住過這棚戶

2016年,青山棚戶區居民全部搬遷新居,一步跨越整整60年。昔日低矮破舊、面積狹小的棚戶變成寬敞明亮、視野開闊的高樓大廈。

曾經的棚戶區灰塵漫天,人們吐槽麻雀都不願停留。如今,新小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生態轉型,綠色生態逐漸成為青山的新名片,十里鋼城現在是青山綠水紅鋼城。

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低矮棚戶區蝶變棟棟高樓

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青和居20號樓屋頂花園

走進棚戶區改造後建成的青和居20號樓屋頂花園,紅色防滑路面、灰色瀝青路面、綠色佛甲草草坪巧妙銜接。粉色的映山紅,火紅的一串紅,橙黃色的凌霄......色彩鮮豔的各種植物相互搭配,營造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生態景觀。女兒牆上掛著的彩色輪胎,帶有木質紋理的圓形拱門,實木製作的花箱與休閒椅,設計簡潔兼具實用性。沿環形園路漫步,步移景異,每一步都是不同的風景。

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屋頂花園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人們的多維感覺,草本植物佛甲草與花鏡植物相互搭配,透水鋪裝園路兩側點綴著一些景石,女兒牆上掛著的彩色輪胎與月季間隔搭配,廊架上種植紫藤,共同營造一份綠色視覺盛宴。

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在建設花園過程中,工作人員還充分考慮建築承重能力。做好防水、防穿刺兩道工序,種植佛甲草,防止植物生長穿透建築。十餘個80公分高的花箱佈置在建築承重點上,保證房屋建築的合理的負荷量。

同時,工作人員注意樹木花草高矮疏密錯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諧合理,形成景觀的層次感。

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據悉,青和居屋頂花園正在提檔升級過程中,日後這裡將會成為居民乘涼、賞花、聊天和健身的好去處,這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見證。

“屋頂綠化”

武漢青山的蝶變,曾經的髒亂差,如今屋頂上建花園,處處鳥語花香

屋頂被稱為城市建築的“第五面”,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間提高綠地率最有效的方式。隨著武漢城市高層建築的興建,更多的人們將工作與生活在城市高空,不可避免地經常俯視窗外的景物。青和居屋頂花園代替了不受人視覺歡迎的灰色混凝土、黑色瀝青平臺,對於周邊居民,遠眺之時,如同置身於鮮花綠植環抱的自然美景中。

更為重要的是,屋頂綠化能陶冶情操,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推動社會進步。由於多層住宅是獨門獨戶,居民與鄰居交往很少。屋頂花園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彼此交流以及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