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網:如何成爲一名站在金字塔尖的收藏家?

藏品行業現在越來越成為一個受人矚目,吸引廣大群眾的行業。但其中真正能夠

懂藏知藏玩藏的人少之又少。


許多涉足收藏圈的人僅是看中了藏品的投資價值,過於關注藏品所帶來的金錢效應,最後往往事與願違,以失望和懊惱而止。

如果收藏只是為了投資,那藏品就會成為一件具有就變現能力和市場價值的商品。而藏家之所以是藏家,是因為他們關注的不僅是藏品本身,更多的是將精力放在研究藏品背後的歷史、風俗、文化、藝術等知識。

藏品也是因為被賦予了這些而更有價值,是優秀的藏品本身產生了價值,而不是價高就一定有價值,甚至說珍貴的藏品是不可簡簡單單的只用金錢衡量的。對真正的藏家來說,鑑定藏品的主要標準是該藏品所含的歷史、藝術、人文等價值

藏品網:如何成為一名站在金字塔尖的收藏家?

鑑定藏品的主要標準

以前,在英國大維德爵士尚未對中國元青花作出專門論述之前,明、清到民國五六百年的漫長曆史階段,收藏界很少有人看重它的價值,常以“元大粗”譏之。即使到了解放後,除了“文革”的影響外,在鬼谷下山拍出天價前,很多收藏人士均不看好它。

由此可見,其實真正的稱之為藝術的、歷史價值高的寶物,它被人們接受都會有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懷著“立即變現”或以是否能立即變現來衡量藏品的真偽,這不是收藏,也找不到收藏的樂趣,急功近利式的“收藏”一定會帶來事與願違的煩惱。

藏品網:如何成為一名站在金字塔尖的收藏家?

(元)鬼谷下山青花瓷罐

而藏品的真正價值是在藏家的收藏和品玩中漸漸呈現出的,香港大藏家張宗先在1985年以一百多萬元港幣拍得的乾隆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他並沒有隔年就急於出手,而是深入瞭解這個碗背後的文化歷史背景,直到1999年才再次送拍,竟然拍到高達1.5億港幣的天文數字。

藏品網:如何成為一名站在金字塔尖的收藏家?

(清)乾隆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

收藏確實會給藏家帶來豐厚的收穫,除了精神的享受外,也會得到經濟上的高額回報,但這都是建立在一個“藏”字基礎上,何謂“藏”?藏即有個時間的流逝過程,而不是今天買明天賣,或者尋求最快的速度出手,這不叫收藏,只能稱為商品的買賣。

收藏的過程是對藏品研究、認識、玩味的過程,藏品也在這個過程中被日益認知,在時間的量變中逐漸得到更深層次的發現,所謂“慧眼識珠”,只有懂的人才能看到珍貴的收藏品所帶來的價值。

仇焱之發現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是民國時期,只花了1000港元撿得,在他手裡收藏了近半個世紀,才在今年的佳士得春拍中創下2.5億高價。

藏品網:如何成為一名站在金字塔尖的收藏家?

仇焱之與他的舊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我們假設,仇焱之不是收藏家,而是一個商人,當時他用1000港幣買下,急著拋出變現,即使有人接手,也賺不了幾個錢,因為在地攤上一定已經擺了好長時間,無人問津,碰到了眼力獨到的“伯樂”才出1000港幣購下。寶物在“伯樂”手裡被充分認知有個過程,想出手變現更有個時間、機遇的問題,也就是在何時能登上何平臺。

藏品網:如何成為一名站在金字塔尖的收藏家?

明清彩瓷鬥彩雞缸杯


真正的收藏家是能從收藏中獲得樂趣的人,因為真正的喜歡藏品本身才能明白藏品的無限價值。一件藏品只有被賦予文化歷史的積澱才能稱之為金字塔尖的珍品,而自是隻有懂得何為藏品真正價值的人才能站上收藏這個行業的塔尖,成為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